教育筆記:誰是冠軍
第三組和第五組最快作完,他們把題高舉起來大聲歡呼:“我們是第一名,我們是冠軍!”
全部做完后,我讓孩子們自己比較每組答案,發現自己的對、錯。他們發現第三組全對,第五組錯了一題。我就問孩子:“他們兩組都是最快做完,可是第三組全對,第五組錯了一題,那你們認為哪組是冠軍呢?”“第三組、第三組”孩子們一致認為。“那是不是只要最快就能得冠軍呢?怎樣才能當冠軍呢?“我又繼續問到。孩子們這次一致認為:“只有又快又對才能當冠軍。”
反思與啟發:
1、在這次小組合作作題的游戲中,幼兒對如何爭冠軍有了更多的經驗。為了求速度,他們用了不同的合作方式。合作好的先把題作完,從中體驗到小組比賽要會合作才能爭冠軍的情感體驗;從答案的對錯比較,進一步感受到光快是不行的,要又對又快才能當冠軍。
2、作為教師,我這次創設的小組游戲是比較合適的,有利于幼兒在已有經驗上進行新的自主建構。
四、“冠軍”故事給我的感受
從“冠軍”話題的產生,從個人冠軍到小組爭冠軍,孩子們逐步感受了冠軍的合理性、公正性,從中體驗到規則的必要性,小組合作的重要性。我想他們新經驗已在一次次問題的發生和討論解決中不斷地進行自主建構,對“冠軍”有了更深的體驗和理解。而我在“冠軍”這個故事中有了更多的啟發:
1、孩子們的學習常常發生在普通的生活中,生活瑣事中常常隱含著一種教育契機。作為教師,要注意對這些尋常事的反思,如對賽跑的活動的關注就較適宜。
2、教師在整個故事中給予了較長的等待,在適宜的機會引發幼兒對“冠軍”的一次次新的感受。讓幼兒在自己的活動中有了真實的體驗。這也讓我更明白了一點:不要急于灌輸給孩子,不要為了急于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而強行給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體驗中逐步深入的感受和理解,自主地建構自己的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