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好吃的橘子(精選3篇)
小班科學:好吃的橘子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和酸酸甜甜的味道。
2、學會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3、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樹、水果圖片。
2、橘子若干。
3、魔術盒一個。
4、音樂《水果歌》。
活動過程
一、摘水果。
1、瞧!秋天到啦!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請小朋友們來幫忙,把水果寶寶摘下來放進籃子里,你們愿意嗎?
2、幼兒摘水果。
3、剛才你摘到什么水果了?
4、你們喜歡吃什么水果?
二、感知橘子的特征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魔術盒,盒子里藏著一個可愛的水果寶寶,你們想知道天是誰嗎?
2、請幼兒摸水果,說出水果名稱與觸感:軟軟的。
3、請出橘子寶寶。橘子寶寶是什么樣子的?它是什么顏色?
4、師聞橘子:“怎樣才能吃到橘子呢?”
5、師剝橘子,剝好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
6、香香的橘子真好吃,誰想來嘗一嘗它的味道呀?橘子是什么味道?
7、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橘子,下面請你們動手試一試,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干,把橘子剝得又快又好。
三、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做橘子花。
小班科學:好吃的橘子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進一步了解1和許多的關系。
2、愿意自己動手,體驗自我服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認識橘子、吃過橘子
物質準備:
1、摸箱一個(裝有各種與橘子相似的物體以及橘子四個),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活動過程:
一、摸橘子
(價值取向: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和己有經驗進行判斷。)
1、重點提問:我們的客人長得什么樣子?這么多客人,它們一樣嗎?(比較大小)。
2、小結:桔子桔子圓圓的、桔子桔子綠綠的、桔子桔子黃黃的、桔子桔子軟。
二、剝橘子
(價值取向:幫助幼兒積累自我服務的經驗,并在操作中感知數量。)
1、那桔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樣子呢?請你們每人選一個橘子,比一比誰剝下來的橘子皮大。(整合生活教育:剝前擦毛巾)
2、橘子里面是什么?請你把它分分開,放在盤子里。(感知“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三、吃橘子
(價值取向:愿意自己動手,體驗自我服務的快樂。)
1、教師邊念兒歌邊與幼兒游戲:橘子橘子圓圓,剝開像只小船,小船小船彎彎,開到寶寶嘴里。
2、重點提問:你們的橘子像什么?小船還可以開到哪個好朋友的嘴巴里?
3、邊吃邊說說橘子的味道。(桔子桔子甜甜的、桔子桔子酸酸的。)
4、收拾橘子皮,聞聞橘子皮的味道。(引發幼兒對橘子進一步的關注。)
小班科學:好吃的橘子 篇3
活動目標: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明顯特征。2、愿意用簡單的語言與老師、同伴交流,表達自己的發現。活動準備:1、魔術箱3個,籃子一個2、多于幼兒人數的橘子;蘋果2個、剝好的橘子片2盤、紙巾。活動過程:一、情景引入:1、介紹米奇魔術師2、魔術師變出魔術盒。二、好玩的橘子1、請個別幼兒摸一摸,猜猜里面放的是什么?提問:說說摸上去什么感覺?你覺得它是什么形狀的?2、拿出橘子驗證。提問:說說橘子是什么樣子的?小結:橘子寶寶看上去圓圓的、黃黃的,摸上去是軟軟的,聞起來還有股香香的桔子味道呢。3、集體摸一摸、說一說米奇變出大魔術箱,幼兒在裝有橘子和蘋果的摸箱內摸出橘子。請你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捏一捏橘子,最后把你的橘子寶寶介紹給周圍的朋友,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三、會滾的橘子1、會滾的橘子。 圓圓的橘子還會骨碌碌滾呢,我們一起把橘子滾呀滾,骨碌碌滾到老師這里來。2、欣賞ppt (橘子滾到哪里去)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橘子樹上結了一個個圓圓的、黃黃的橘子寶寶。成熟的橘子寶寶在樹上待不住了,它從樹上掉了下來。圓圓的橘子滾呀滾,滾到馬路上,變成車輪子。圓圓的橘子滾呀滾,滾到草地上,變成小足球。圓圓的橘子滾呀滾,滾到屋檐下,變成大燈籠。圓圓的橘子滾呀滾,滾到手里面,變成小桔燈。提問:圓圓的橘子都滾到哪里去了呀?小結:原來圓圓的橘子滾到了許多地方變成了很多圓圓的東西。提問:小橘子問我們,我還能變成哪些圓圓的東西呢?小結:原來我們身邊有那么多東西都是圓圓的呀,謝謝小朋友。四、好吃的桔子1、剝桔子提問:圓圓的橘子我好想吃哦,要怎么吃呢?怎么剝才能把桔子剝得又快又好?小結:原來在橘子的中間有一個圓圓的小圓點,找到小圓點,嗯個小洞洞,再剝開橘子皮,這樣就能剝得又快又好啦!2、橘子一片片提問:橘子剝開來,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呀?小結:一個橘子里面住著許多小橘瓤,他們相親相愛圍在一起,圍成了一個圓圈圈。讓們掰開來看看吧。提問:看看一片片小橘瓤像什么?小結:小桔瓤像月亮,小月亮,掛天上,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寶寶嘴里面!我們一起來念兒歌讓小桔瓤搖到寶寶嘴巴里。提問:小桔瓤是什么味道?小結:酸酸甜甜的橘子真好吃。謝謝米奇今天給我們帶來的橘子。我們把好玩的橘子去介紹給我們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