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活動《米奇的禮物》
一、設計意圖:
襪子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物,幾乎每天都能看見,孩子接觸的也比較多。襪子的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款式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使他們備受喜歡,生活中孩子們經常會對襪子上不同的花紋、圖案感興趣,有的家長也會為孩子穿錯襪子而煩惱,抓住小班幼兒愛探索、好奇的心理,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節小班數學活動《襪子配對》,根據我班的子課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介入》,本活動運用了多種形式進行介入,例如:引導性的提問、追問;語言的鼓勵與贊揚;材料的多樣性,方便幼兒自由的選擇,需要添加時及時的添加材料;提供線索讓幼兒自己發現等形式。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考慮幼兒對于枯燥的教學方式興趣不大,因此我們借助“米奇”這個大家熟悉的卡通形象,設計了以《米奇的禮物》為題的數學活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學習按襪子的顏色、大小等特征配對。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白板課件、電腦、電視機。
2.幼兒操作材料:配對的實物襪子若干、小操作紙制襪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課件,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看,誰來了?
2.米奇說話:hi,大家好,我是米奇,我的生日快到了,我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啊,大風來了,把禮物吹走了,怎么辦?禮物不見了,請誰幫忙找找呢?
3.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說咒語:哦,土豆。妙妙工具箱上里出現了放大鏡。我們一起用放大鏡找找禮物在哪里吧!
4. 教師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三個禮物盒
教師:找到禮物了嗎?是什么呀?(禮物盒)有幾個禮物盒?一起來數一數,他們是什么顏色的?
(環節評析:該環節借助多媒體課件,運用人見人愛的米奇為主人翁引出米奇的禮物,通過傾聽米奇的談話知道禮物不見了,為活動增加難度,增添了神秘色彩。借助小朋友們經常看的“米奇妙妙屋”知道禮物不見可以請工具箱不幫忙,并能大膽的說出“哦,土豆”,為活動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在認識禮物盒的同時引導幼兒認識顏色“紅、黃、藍”,鞏固數字3。)
二、教師組織幼兒集體游戲,學習按顏色、大小進行配對。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學說咒語。
教師:米奇的禮物全跑到禮物盒里去了,想要打開禮物盒就要學會一句神奇咒語,聽聽米奇是怎么說的?(密斯卡、穆斯卡、米老鼠)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襪子區分大小與顏色上的特征
(1)教師:米奇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看了這些襪子你有什么發現?
(2)教師:你們知道哪兩只襪子是一雙嗎?為什么?
3.教師請幼兒個別操作。
提問:為什么它們是一雙?
4.教師小結:原來兩只大小一樣,顏色一樣的襪子是一雙。
(環節評析:本環節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開始打開第一個禮物盒,發現“襪子”少了一只,引出尋找襪子,通過幼兒的探索活動,知道兩只大小一樣,顏色一樣的襪子是一雙。突出“一雙”的概念,這樣一來使抽象的“雙”變得具體、形象化了。)
三、教師組織幼兒分組游戲“找一找”。
1.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襪子實物進行匹配。
教師:米奇禮物盒里的襪子全跑到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我們拿出來看看有幾只?(一只)仔細看看你的襪子是怎么樣的?可以和你邊上的小朋友說一說,現在請小朋友幫忙找到另外一只。后面的桌子上也有很多襪子,請你去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