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閱讀活動:早期閱讀《變色蝸牛》(通用4篇)
中班閱讀活動:早期閱讀《變色蝸牛》 篇1
一、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上實物的顏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測想象故事情節。
2、能關注畫面中“第天”的數字,并嘗試根據“第天”的提示自制故事圖卡。
3、學習看圖格講述故事,并在講述過程中充分享受變化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師:課件《變色蝸牛》、故事記錄卡大的、圖片若干
幼:1、人手一份六行三列格子紙2、人手一個小筐(內裝各種顏色的蝸牛、水果、蔬菜貼紙)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以幼兒喜歡的猜謎活動進入活動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姚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則謎語,仔細聽。“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請猜一個動物。
(2)小朋友們真是聰明,那么姚老師還想請你們猜猜,小蝸牛喜歡吃什么?(分析:教師的提問具有開放性,幼兒的思維非常開闊,可以進行無限的想象。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的面很廣:“蝸牛喜歡吃泥巴”,“我覺得蝸牛喜歡吃葡萄,因為我喜歡吃葡萄”,“我想小蝸牛喜歡吃青菜”。)
(3)今天姚老師給小朋友們欣賞一個故事《變色蝸牛》,看看故事里面的小蝸牛吃了什么東西?
2、基本部分:
(1)幼兒邊看課件,教師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a.小蝸牛想去干什么?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b.小蝸牛第一次想吃什么?變成了什么?
c. 小蝸牛第二次想吃什么?變成了什么?
d. 小蝸牛第三次想吃什么?變成了什么?
(3)根據故事貼小圖卡。
a.今天姚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神奇的表格還有很多漂亮的圖片,姚老師要請小朋友將剛剛聽到的故事貼出來,小蝸牛第一次想吃的是什么啊?它變成了什么顏色?(當幼兒回答的時候,教師示范貼到黑板上)
b.這格子紙真好玩,可以把剛剛的故事記錄下來,第一次小蝸牛吃的是綠青菜,那么第二次、第三次想吃的又是什么?請小朋友輕輕搬椅凳選個空位子坐下來,自己去貼一貼,邊貼邊說一說,好不好?大家看發生了什么事?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幼兒互講故事。
3、結束部分:小蝸牛們都吃飽了吧,跟著蝸牛媽 媽到外面去散步吧!
中班閱讀活動:早期閱讀《變色蝸牛》 篇2
活動名稱
《變色蝸牛》
活動背景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前閱讀的技能。”幼兒進入中班后,個性特征有了更為明顯的發展與表現:他們的合作意識逐漸增強,閱讀興趣顯著提高,創造欲望比較強烈,擅用繪畫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想。因此,簡單的故事繪本非常適合、也特別吸引中班幼兒。《變色蝸牛》取材于托班的一個的小故事,主要描述了小蝸牛吃了不同顏色的食物會變色的過程,內容簡單有趣,語句具有典型的反復性,十分適合中班幼兒進行仿編。于是,我將這個故事用圖格的形式進行演變,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看圖格講述故事(重點),并初步嘗試用圖格的形式進行故事的仿編(難點)。
2、感知幾種不同的色彩,體驗自制故事圖卡的快樂和成功。
活動準備
師:大圖片(各種顏色的蝸牛、水果、蔬菜),方正奧思課件,電腦視頻
幼:人手一份七行三列格子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1、開始部分:以幼兒喜歡的猜謎活動進入活動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1)我來看看我們班小朋友聰不聰明,今天朱老師請你們猜個謎語,仔細聽。“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請猜一個動物。
(2)小朋友們真是聰明,那么朱老師還想請你們猜猜,小蝸牛喜歡吃什么?
(3)今天朱老師給小朋友們欣賞一個故事《變色蝸牛》,你們想想看故事里面的小蝸牛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幼兒討論,發言)讓我們來聽聽故事吧!
(1)幼兒對猜謎語很感興趣,幼兒的注意力被深深地吸引過來。
(2)幼兒的思維非常開闊,可以進行無限的想象。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的面很廣:“蝸牛喜歡吃泥巴”,“我覺得蝸牛喜歡吃葡萄,因為我喜歡吃葡萄”,“我想小蝸牛喜歡吃青菜”。
(3) 教師很自然的引入主題故事《變色蝸牛》,幼兒對故事內容進行初步猜測。
2、基本部分:
(1)幼兒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那么讓我們來仔細聽聽故事到底說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2)教師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a.小蝸牛想去干什么?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b.小蝸牛第一次想吃什么?變成了什么?
c. 小蝸牛第二次想吃什么?變成了什么?
d. 小蝸牛第三次想吃什么?變成了什么?
(3)幼兒跟著老師復述故事。
小朋友回答的真好,現在請小朋友跟著我一起說說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4)根據圖格講故事。
a.我發現我們班小朋友記得還不是很好,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記住故事內容呢?(幼兒回答)剛才小朋友說的都沒有錯,但是我們還不會寫太多的字,有時候故事的內容太多,我們來不及把它們全都畫下來,怎么辦呢?今天我來告訴你們一個更好更快的方法,你們想不想知道?(轉黑板)問:你看到了什么?(圖)還有呢?對了,今天朱老師就是要用這個圖格的形式幫助小朋友更好的記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試試:故事《變色蝸牛》 b.幼兒自己手指著圖卡講故事。
朱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圖格,請小朋友轉過身輕輕拿一張圖格。好,小手指著圖,跟著老師說說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5)自由選擇顏色進行仿編
a.教師戴蝸牛頭飾,引導幼兒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散步的小蝸牛,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做相應的動作(爬行)。
我是大蝸牛,你們是小蝸牛,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你還想吃哪些沒有吃到的東西呢?你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讓我們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幼兒討論
提問:老師做舉手動作,星期四你想吃什么?會變成什么顏色?問四個人。
你們知道,如果我是只小蝸牛我想吃什么嗎?我呀想吃個牽牛花變成藍蝸牛!
現在請小朋友把我們剛才說的畫進圖格里,編成好聽的故事,說一說,好,輕輕轉小椅子
(人少時 自己講,人多時,互講)
b.幼兒互講故事。
(分析:充分體現了幼兒語言學習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此環節也使幼兒鞏固了仿編規律,幼兒已能比較完整、準確地進行講述。)
c.請個別幼兒講故事。
讓我們請個小朋友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說個我們聽聽
請第一個小朋友講4,5,6
第二個小朋友講1,2,3,4,5,6
(分析:鼓勵幼兒大膽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描述簡單的故事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1)教師將完整的聽故事變成幼兒與多媒體課件之間的互動,幼兒在感受小蝸牛散步經歷的同時,完整欣賞了故事,大大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2)問題a目的性強,引導幼兒思考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把握故事的梗概。分別問幼兒三次小蝸牛想吃什么?變成了什么顏色?從整體到局部的方式進行提問,幼兒很容易接受,并開始回憶了故事的內容。對《變色蝸牛》這個故事也更深一步的了解。
(3、4)有了剛剛看課件聽故事的環節做鋪墊以及后面的步步深入的提問,孩子們似乎都已經熟知故事的內容,由于動手操作是幼兒最喜歡的,因此大家的興趣度很高。
(5)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教師特別鼓勵幼兒創新。因此,孩子們發揮了極大的想象,使故事內容變得無盡豐富起來。而且,經過第一步到位準確的引導發現,幼兒對每一個圖格的意義都能準確把握。
3、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用圖格的方法講故事,講的真好,我們給自己鼓鼓掌,班里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聽過這個好聽的故事,現在讓我們帶上好看的圖格回教室講給他們聽吧。
中班閱讀活動:早期閱讀《變色蝸牛》 篇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兒歌。
2、愿意在游戲情景中仿編兒歌,感受變色的樂趣。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變色蝸牛》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肉色、紅色、紫色蝸牛圖片各一,草莓圖片3-4張,
2、青菜、菠蘿等大圖各一,白色小蝸牛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蝸牛圖片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啊(小蝸牛),跟小蝸牛打招呼。
小蝸牛是怎么來的呢?(爬呀爬)小蝸牛爬呀爬,去干什么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小蝸牛在說些什么?
二、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示范兒歌。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原來小蝸牛在高興的唱歌呢,你聽見它唱了些什么呀?根據幼兒回答邊作出回應,學學小蝸牛的樣子。(如爬,啊嗚吃的動作等)
(2)再次欣賞兒歌。
3、學念兒歌。
師:我們一起學小蝸牛唱歌吧
(1)完整跟念兒歌2遍。第一遍邊演示教具邊念,第二遍可以一起邊做動作邊念。
(2)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2遍。
師:我們一起學學小蝸牛的樣子,一邊唱歌一邊去找草莓吃,好嗎?
4、創設情境,嘗試仿遍兒歌。
(1)師:小蝸牛吃了紅草莓,變成了紅蝸牛,真好玩,可小蝸牛還沒有吃飽,它還想吃,它爬呀爬呀,爬到了哪里呢?出示茄子,茄子是什么顏色的?蝸牛吃了會變成什么蝸牛呢?小蝸牛吃了茄子也唱起了好聽的歌,它怎么唱的呢,我們幫它一起來唱唱吧:(我是一直小蝸牛……)
(2)小蝸牛真好玩,它還會邊顏色呢,我們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做一只小蝸牛啊
(貼上胸飾)小蝸牛們看,我們這里還有許多好吃的,有什么呢?(青菜、菠蘿),你想吃什么呢?那我們一起唱歌一邊去吃吧。(請老師幫忙粘貼變色)
(3)個別幼兒念兒歌。
師:小蝸牛真有趣,是一只什么樣的蝸牛啊,會變顏色的蝸牛,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就叫變色蝸牛。
三、結束活動。
師:變色蝸牛吃了紅草莓變成了紅色、吃了青菜變成了綠色、吃了菠蘿變成了黃色、那變色蝸牛還會吃到什么東西,變成了什么顏色的蝸牛呢?變色蝸牛,你們吃飽了嗎?那我們到外面繼續去找東西吧?
活動反思:
通過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顏色鮮艷的圖片給幼兒以感官上的刺激,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認真傾聽故事的積極性。其次選擇的故事內容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故事內容中的短句的重復有助于教育目標的落實。最后是每一個環節的展開與實施比較自然、緊湊,體現遞進的關系,有助于突破重難點。
中班閱讀活動:早期閱讀《變色蝸牛》 篇4
活動目標
1、能注意傾聽講述,并在講述過程中充分享受變化帶來的樂趣。
2、學會根據畫面上事物的顏色,猜測想象故事情節。
3、能均勻涂色,并保持畫面整潔。
活動準備
課件、大圖書一本、作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蝸牛圖片: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小蝸牛告訴老師前幾天它去旅行了,在旅行的時候玩的很開心,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蝸牛旅行的故事吧。
2、逐幅欣賞
師:小蝸牛出去旅行了,它慢吞吞的爬起來,爬呀爬呀,第一天,爬到了樹林里,肚子餓的咕咕叫,這時它看到了什么?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小蝸牛看著綠油油的樹葉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它就啊嗚啊嗚把一片樹葉很快吃完了,哎呀,蝸牛變了,變成一只什么顏色的蝸牛?
第二天,它爬呀爬,爬累了休息一會吧,咦,這個圓圓的橙色的東西是什么呀?橘子真好可以解解渴呢,它就啊嗚啊嗚一下子把橘子吃了,小蝸牛會變色嗎?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蝸牛變成了一只什么顏色的蝸牛?呀原來變成了一只橙色的蝸牛。
第三天,它爬呀爬,咦,什么東西這么香?小朋友你們能告訴蝸牛是什么嗎?讓我也來嘗一嘗,呀挺好吃呢。它就啊嗚啊嗚一下子吃掉了。哎呀小蝸牛又變色了,變成了一只什么顏色的蝸牛呢?
第三天過去了,接下來是第幾天?(第四天)第四天,它爬呀爬看到了什么?草莓是什么顏色的?小蝸牛就啊嗚啊嗚的把草莓吃完了,這時又會變成一只什么顏色的蝸牛?
第五天,它爬呀爬,看到了一大把的香蕉,它又啊嗚啊嗚的把香蕉吃完了,這時它又變成了一只什么顏色的蝸牛?
第六天,它爬呀爬,爬到了葡萄園看到了許多的葡萄,葡萄是什么顏色的?蝸牛很快的啊嗚啊嗚把一串葡萄吃完了,這回又變成一只什么顏色的蝸牛?
二、完整欣賞課件
小蝸牛旅行的很開心,在旅行的路上吃了好多的東西,那我們一起來欣賞小蝸牛旅行的故事。
三、想象遷移
六天過去了(指著漢字)這是第幾天?(第七天)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小蝸牛再去旅行它還會吃什么?又會變成什么顏色的蝸牛?
恩,小3班小朋友真聰明,幫小蝸牛想出了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小蝸牛讓老師謝謝你們。
三、美術活動:五彩的蝸牛
1、“小朋友,你們替小蝸牛想出了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又變成了好多好看的顏色,下面我們就把它畫下來吧!”
2、師提出作畫要求:朝一個方向涂色,并且顏色要均勻,保持畫面整潔。
3、幼兒作畫,師巡回指導。
4、評價活動:說說你的小蝸牛吃了什么?變成了什么顏色的小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