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菊花要送給誰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空間大小的影響,正確判斷6以內數量的多少。 2、具有初步的觀察、比較、判斷等量的能力。 3、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幼兒認識過6以內的數,已經具備判斷5以內數量的能力幼兒認識菊花。 【活動過程】 一、菊花真美麗。 教師出示菊花,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顏色的?菊花好看嗎?菊花要送給誰呢? 二、誰要菊花。 幼兒目測并介紹自己的方法,引導幼兒用以前學習的目測方法,先看聚在一起的幾只小動物,再接著數完其他的動物。 1、教師:今天有許多小動物都想要菊花,看它們是誰? 2、教師:你能用很快的方法看出小動物有幾只嗎? 3、幼兒自由點數各種動物的數量,教室重點觀察幼兒的點數方式,發現不同的數數方法。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數的?比比誰的方法數得又快又正確。 師:原來小動物分成兩組排隊,我們在數的時候可以先目測上面或下面的一部分,然后再接著數完全部,這樣數起來就又快又準確了。 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各自不同數數方法的比較,了解先目測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方法既快又準確。 三、鞏固對6以內數量的正確感知。 師:菊花要和數量最多的動物一起玩。菊花應該送給誰呢? 請幼兒觀察畫面中每種動物的數量,找出最多的動物,并將菊花放在他們下面。 請個別幼兒送菊花,引導幼兒說出理由。并用語言講述:這種動物是幾只,他們是最多的。所以把菊花送給它們。 四、小組操作活動。 1、菊花送給誰。 請幼兒觀察畫面,用目測的方法數出每組物體的數量,并給數量最多的一組物體畫一朵菊花。 2、做卡片。 請幼兒根據卡片上一面實物的數量,在卡片的另一面印數字。 3、水果豐收。 請幼兒先將實物卡片按數量進行排列,擺放在分類盒中,然后再插上數字卡片。 五、評價幼兒操作活動。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重點評價操作“菊花送給誰”這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