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闖關營救
設計意圖:
在設計這個數學活動時,我根據《綱要》所提出的:“教育的內容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庇谑俏也捎昧恕瓣J關營救”的游戲形式,讓孩子在生動活潑的游戲情境中獲得有關幾何圖形的知識,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理念。在活動材料的準備上,我結合本園實際,就地取材,利用身邊的廢舊紙箱制作成“闖關”所需的房子,充分體現了材料的本土性。在教學環節設置上由易到難,層層深入,讓幼兒自主探索,如何將幾何圖形正確地鑲嵌于房子的鏤空中,充分發揮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此過程中也兼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同時,將安全教育滲透其中,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幾何圖形,掌握兩種圖形的轉換關系。
2.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3.進一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大紙箱兩個和紙箱制作的房子一幢(四面都鏤刻不同形狀、大小的圖形)。
2、不同形狀、大小的幾何圖形若干。
3、師生均扮演解放軍。
4、磁帶:錄制通關提示音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接電話形式導入活動:一個小女孩聽信了陌生人的話被關了起來,需要我們去營救。
二、分析圖形密碼
(一)鞏固認識幾何圖形
1、教師逐一出示各圖形,幼兒說圖形的名稱及特征。
2、出示紙箱(1),幼兒操作,指導幼兒將幾何圖形塊狀鑲嵌在紙箱相應的鏤空中。
(二)掌握圖形轉換關系
1.引導幼兒了解兩種圖形的轉換關系(正方形與長方形、半圓形與圓形間的轉換關系)。如提問:兩個一樣的正方形能變成什么?
2、出示紙箱(2),幼兒操作,驗證圖形轉換是否正確。
三、游戲:闖關營救
我們已經了解了破解密碼的方法,趕快去營救吧!
出示房子,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檢查、糾正,全部鑲嵌正確后播放通關提示音“密碼破解,闖關成功”,密碼設置線自動散落,營救成功。
四、教育談話
1、討論:遇到陌生人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2、送孩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