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8的形成》說課稿
一、說教材《8的形成》是中班上學期的數學教育活動,是一節數的概念課。感知物體的數量、對應關系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礎,它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因此,數的形成在幼兒園中班的數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8的形成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活動,是在孩子們認識了7以內的數的形成,并了解了數與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對數的認識已經具備了初步的了解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活動時既鞏固了幼兒以前掌握的數的形成知識,也為學習今后9的形成、10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 說目標
中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它們是通過具體的聽覺、視覺感知周圍事物的,根據這一特點,結合《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要求:“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 樂于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2、 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認讀數字8。
3、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
三、 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是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為8的事物。
難點是理解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四、 說準備
《綱要》科學領域指導要點指出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根據這一要求,圍繞教學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教具:
1、小動物水果等磁性教具圖片各8張,數字1——8磁性教具圖片
2、教室里擺放一些數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
3、萬能棋若干,鈴鼓。
五、 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去動物演唱會”為主線的情境教學法貫穿活動始終,中間穿插運用了引導觀察法、賞識激勵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等教法,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樂于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幼兒作為了學習的主體,讓孩子們通過游戲法、操作法、觀察法等各種方法,調動各種感官的參與,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六、 說教學流程:
本活動的接受對象是中班的幼兒,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征,結合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我在活動中創設了游戲情景,并調動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讓幼兒在寬松、安全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活動主要分以下幾個程序:
(一)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聽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特別是有關動物的故事幼兒更是百聽不厭。活動開始時,為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我設計了動物故事導語:森林里最近非常熱鬧,為什么呢,因為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運用這種故事型的導語可以一下子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拍手歡迎小動物時也復習了7的形成)
(二) 創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
這是該活動的重點、難點,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8的形成,我依然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設計了小動物參加演出的情境。因為中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時我主要運用引導觀察法、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在情境中輕松自然地學習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