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首先有一個蘋果》
小結:因為獵人有4個,小鳥有3只,所以4個獵人比三只小鳥多1。
師:這是,誰又來了?一共有幾只?
師:獵狗看見獵人抓到了三只小鳥,就連忙奔過去叼小鳥,猜猜看這五只獵狗都能叼到嗎?為什么?
師:看看有幾只獵狗叼到了小鳥?獵狗和小鳥誰多誰少?
(評析:有了上面一個環節的鋪墊,孩子們在比較數量時就會想到“誰多?誰少?誰比誰多”從而進一步感受了故事中人和物之間的數量關系。)
(3)仔細觀察畫面,講述畫面內容。
師: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獵人獵狗在干什么?什么事情會讓他們這么害怕呀?(幼兒猜測)
師:原來誰來了?有幾只熊?
小結:獵人和狗看到了可怕的熊,所以害怕得拼命地往前逃!
師:逃啊逃,它們發現了什么?有幾個?一起數數。
講述:獵人和獵狗為了阻止被熊追上,他們就把7只蜂窩全扔向了熊。
師:可是誰也沒想到,里面竟然飛出來了什么?多少只?數不清可以怎么說?
講述:許許多多的蜜蜂把所有人都蟄了,哇。整個場面變得很混亂。
師:現在你還能數得清他們分別有幾個嗎?那怎么辦呢,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他們數清楚?(幼兒討論:分一分、排排隊)
(評析:數、形結合,能讓幼兒感受到故事中事物之間的聯系,同時也鞏固了對數字6、7的認識,從而體會到從1到7甚至“數不清”的數量概念。)
3.演示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教師示范排成階梯性:
師:該怎么排呢?誒,故事里首先出來的是(手勢提醒)——一個蘋果,把它排在哪里,好就聽你們的,讓它站在這條黑線上,那一個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嗯把1貼在蘋果后面的小方框里。
師:接著是~(兩條蟲子)排在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然后呢(三只鳥)再接下來呢?那你們能不能像我這樣按照故事里出現的順序一個一個往下排?然后在旁邊貼上相應的數字。
(2)交代操作要求:曹老師給你們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等會就請你們按照故事里順利來給他們分一分、排排隊,然后在旁邊貼上相應的數字。
(3)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邊回憶故事邊按順序排隊。)
(4)檢驗幼兒排序的結果。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排的?(引導下面的幼兒要安靜傾聽同伴發言,引導大家一起說說)
小結:都是這么排的嗎?舉起來讓我看看。是呀,原來再亂的東西,只要把它們分一分、排排隊,就會變得很清楚。
(5)了解階梯排序中的秘密。
師:從這些排列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秘密?
小結:他們的排列就像走樓梯一樣!從上往下數一個比一個多幾(1),2條毛毛蟲比1只蘋果多(1),2比1多(1);3只小鳥比2條毛毛蟲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6比5、7比6。
從下往上數,一個比一個少一!看6只熊就比7只蜂窩少(1),6比7(少1)5比6、1比2少1。
(評析:回憶故事中的人和物,是對孩子記憶能力的一種考驗,而階梯式的排列方式,能幫助幼兒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序規律。)
4.游戲:
(1)誰的反應快?
師:真厲害,都知道了。(點擊課件)小熊也想來考考大家了,敢不敢試試?仔細聽,小熊會考大家什么呢。點擊課件小熊出題:(4比3多幾? 6比5多幾? 4比5多幾? 3比4少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