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活動:撲蝴蝶
活動目標:1、充分感受樂曲優美歡迎的特點,感受撲蝴蝶中歡快喜悅的情緒。
2、樂意模仿舞蹈表演,產生對舞蹈的興趣。
活動準備:錄音磁帶,幾只會飛動的紙蝴蝶。
活動過程:1、復習歌表演《蝴蝶花》,引出撲蝴蝶的話題:
教師彈唱歌曲前奏,幼兒說出歌名,集體唱歌。
教師示范并啟發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幫助幼兒分析歌詞所表現的不同表情,如:“為什么蝴蝶不害怕?”和“喲!原來是一朵美麗的蝴蝶花。”(疑問和驚喜的神態。)
教師演示教具:蝴蝶飛舞,討論如何撲蝴蝶:
——“怎樣才能捉住蝴蝶?”(豐富動詞:撲)
動作體驗,感受撲蝴蝶的快樂。(教師舞動蝴蝶,幼兒撲蝴蝶。)
2、欣賞舞蹈《撲蝴蝶》,產生學習舞蹈的愿望:
欣賞樂曲,熟悉樂曲旋律,想象撲蝴蝶的情景:
——“這首曲子聽上去有什么感覺?”
“蝴蝶在花叢中干什么?小朋友是怎么撲蝴蝶的?有沒有撲到蝴蝶?”
欣賞老師舞蹈表演,理解舞蹈動作、情緒:
——“剛才,我是怎樣撲蝴蝶的?”(示范并講解小跑步、跑跳步等動作的輕巧、優美。)
“你最喜歡哪個舞蹈動作?這個動作表示什么意思?”(教師分句示范動作,幼兒自主模仿。)
再次欣賞老師的舞蹈表演,鼓勵幼兒有興趣的模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