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中班語言活動 獅王拔牙_
領域
語言
活動類型
故事
活動內容
獅王拔牙
活動來源
幼兒園課程指導p172
實施時間
教育價值分析
《獅王拔牙》故事幽默詼諧,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們懂得故事中的寓意。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知道故事名稱。
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境。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境。
難點剖析
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
活動過程
教學策略創意說明
一、簡短談話,引發:幼兒興趣。
二、教師講故事前面部分,幼兒傾聽。
三、幼兒猜想獅王見到刺猬醫生之后的故事。
師:刺猬醫生來了,獅王波波會怎么樣呢?(引導幼兒充份地想象和猜想)
四、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師:獅王波波的牙齒為什么會疼呢?
師:來了哪幾位醫生?它們看到獅王都怎么了?
師:后來誰來了?獅王看到它怎么想?怎么做?
師:最后獅王波波的牙齒怎么掉了?
五、教師出示圖片再次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六、幼兒一邊欣賞故事錄音,一邊自由表演。
活動中,引導幼兒用簡單的動作和表情嘗試自由表現,重在體驗角色,表現故事的情趣。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后續反思與調整策略
以前的語言活動,我們通常是讓孩子聽故事,然后通過幾個問題讓孩子理解內容,最后在進行一個故事的講述,通過反復的聽,強化幼兒的記憶,以此達到理解的目的。我們很少考慮這樣的方式孩子喜不喜歡,這樣的方式孩子是否從心底里真正的理解。本次活動改變了傳統的語言教學的方式,讓孩子主動參與,通過看一看、試一試、說一說、聽一聽、再講一講、說一說、畫一畫,讓孩子在多種感官、多層次參與下進行學習。語言活動容易讓幼兒感覺抽象和枯燥,反思這次活動,我感覺:1、如果配上形象的圖片,會增強具體形象性,易于幼兒理解; 2、欣賞的作品不宜過長,篇幅過長,影響欣賞的次數,而且幼兒的注意力也不能長時間保持,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