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看月亮
活動目標:1、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發現月亮盈缺變化的規律。2、能夠完整的背誦兒歌,體驗詩歌美。 活動準備:圖片(初一——一條線、初二——眉毛、初五六——銀鐮、初七八——小船、初九十——半圓、十五六——玉盤)、兒歌音樂(已找到) 活動過程:一、 引題師:老師要給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請小朋友們仔細聽,猜一樣東西。初一看,一條線;初二看,眉毛彎;初五六,掛銀鐮;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圓;十五六,像玉盤。小朋友們這是什么?請舉手回答。二、兒歌講述,理解大意師:那老師再來念一遍兒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聽月亮像什么?——教師完整講述兒歌。師:月亮想什么啊?(出示圖片,說到一個關鍵詞,貼出相應圖片)師:月亮真會變。那么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幼:。。。。。。師:那圓圓的月亮除了像圓盤還像什么? 幼:。。。。。。。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棒,那你們知道月亮從一條線變成變成圓盤再變回一條線,需要多少時間呀? 幼:。。。。。。師: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先增肥再減肥。現在呀,老師要播放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跟我一起來學做動作。(播放音樂)師:現在要提高難度了,小朋友們你們可不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念這首兒歌呀?我們一起來試試。(多種形式,一起念,分開念等)幼:。。。。。。師:小朋友們都很棒!今天我們本領就學到這里。 兒歌內容:《看月亮》初一看,一條線初二看,眉毛彎初五六,掛銀鐮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圓十五六,像玉盤 反思:由于是第一次上兒歌類型的語言活動,在讓幼兒理解、并記住兒歌上存在很多問題。雖然在開放性問題的設置上增多,但還是有些著急???有些問題的答案直接或半直接的告訴幼兒。同時也發現一個問題,在請幼兒回答問題時,回答問題的幼兒一直集中在舉手的幼兒中,對沒有舉手的幼兒較忽視,發現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還要再改進:1、對于幼兒已有經驗要加強梳理,加深幼兒記憶;2、提問的角度還要再有所改進;3、在一個幼兒進行排序等行為時,不可以只關注于一個幼兒;4、有圖示的時候不需要再加上動作,以免給幼兒造成學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