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學習詩歌《春雨》3篇
評課:
《下春雨了》這首詩歌的內(nèi)容主要以動物在春雨中的不同的活動分為兩段,小兔、小雞、小螞蟻怕淋雨,它們需要傘,小鴨、小青蛙、小魚兒本身就生活在水里,所以喜歡雨水,不怕淋雨,。作者通過動物形象,形象地簡單地描述讓孩子們感受春雨所帶來的快樂氣氛。
我之所以選擇《下春雨了》作為本次活動的教材,主要考慮到現(xiàn)在的季節(jié)正好是春天,近期經(jīng)常下春雨,孩子們有一定的感受,而且,孩子的天性喜歡下雨,他們喜歡在雨中嬉戲,感受雨水帶給他們的快樂。
活動流程:主要分成三步:理解——欣賞——遷移
一、根據(jù)動物不同的特點,了解它們在春雨中不同的表現(xiàn)。這里教師主要采用活動式的教具,將詩歌的內(nèi)容分解化了,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孩子的操作,以及教師用兒歌的語言進行小結,帶給孩子初步的感受。
二、運用投影儀,讓孩子完整地欣賞兒歌,感受春雨帶來的快樂氣氛。
使用投影儀操作減少了教師口手并用,能讓孩子結合圖片欣賞到完整的詩歌內(nèi)容。這里教師結合實際注重了對幼兒自我保護的教育。
師:“你們喜歡春雨嗎?那你們到春雨中去玩的時候,該學哪些小動物?為什么?”提醒幼兒要學會保護自己。
三討論:讓孩子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長也離不開春雨。教師可以現(xiàn)場將幼兒選擇的圖片用詩歌的語言來表述。
我對這個活動設計的思考:
1、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能結合現(xiàn)在的主題活動與季節(jié),有一定的適宜性。
2、采用圖示分解法能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同時又注重給孩子完整的欣賞,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
3、能借助動物的形象適時地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的教育以及互相幫助的情感引導。
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初步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育種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生機。
2、借助詩歌圖文以及教師的語言線索,建構詩歌。
3、體驗建構活動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活動準備:
詩歌圖文。
活動過程:
一、采用提問的形式,引出主題。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你覺得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2、春天到了,你們聽:滴答,滴答,怎么啦?(下小雨啦。┐禾斓挠晡覀儼阉Q為《春雨》。
(出示圖文)誰會用動作表演一下下小雨的樣子?
二、老師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詩歌,請你們聽,春雨落到了哪里?
1、朗誦詩歌《春雨》。
提問:詩歌中說春雨落到了哪里?(根據(jù)回答,出示圖文。)
種子說什么?梨樹說什么 ?麥苗說什么?說什么?
2、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演詩歌中的話。
3、引導幼兒看圖,教師念詩歌的前半句,幼兒說詩歌的后半句。
(1)看看圖上有什么?
(2)“我們來玩?zhèn)游戲,老師做春雨,我來問,你們來答!
4、“春雨落到種子、梨樹、麥苗身上,他們心里會感覺怎樣?”鼓勵幼兒輕松地、有表情地跟著老師朗誦詩歌,表演詩歌。
三、師幼扮演角色,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建議根據(jù)種子、梨樹、麥苗等標記自愿選擇角色表演詩歌。
四、啟發(fā)想一想:春雨還會落到哪里,他們會說什么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