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傘(精選8篇)
動物的傘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為小動物尋找雨傘,萌發關愛動物的情感。
2、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情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動物的傘》 幼兒用書《動物的傘》 [活動步驟] 一、談話引出 下雨了,你怎么樣才不會讓自己被雨淋濕呢? 二、為動物朋友找傘 1、激起幫助動物的愿望 師:我們都有自己的雨傘,可小動物們也想有一把傘,你們有辦法嗎?(出示各種小動物的貼絨) 2、引導幼兒說,為燕子找大樹做雨傘、為青蛙找荷葉當雨傘等。 三、學習兒歌 1、完整欣賞教師念詩歌一遍,請幼兒給詩歌起個好聽的名字。(根據幼兒的多種回答,選擇一較合適的名字為題目) 2、幼兒看圖學念詩歌一遍,重點能正確念好動詞。 3、幼兒邊學念詩歌邊表演動作一遍。 4、師生(教師做“雨傘”,幼兒做各種“動物”)邊表演邊學念詩歌,體驗主動學習的快樂感受(集體、分組等方式)。 5、我們一起幫助小動物們找到了傘,小動物真高興,謝謝大家! 附: 《動物的傘》 作者:陸蔚 嘩啦,嘩啦,下雨了;
燕子飛到樹枝上,大樹傘!
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
青蛙舉起了荷葉,荷葉傘!
小雞鉆進媽媽的翅膀,媽媽傘!
瓢蟲飛到花瓣下,花瓣傘!
小動物們有了傘,再也不怕被雨淋!
動物的傘 篇2
活動名稱:設計思路:一次玩雨中,一個孩子看見有一只小鳥在雨中飛過,不禁叫了起來:“唉呀,不好了,小鳥沒帶傘,這可怎么辦?它淋雨會生病的呀!”這一問題引起了班中孩子們的共鳴。所以我們抓住這一熱點,設計了此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幫助小動物找傘的過程中,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活動目標: 1、通過“找傘”的游戲,初步體會幫助小動物找到傘的 快樂。 2、樂意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貓的傘》 2、立體教具:樹葉、花、草等 3、頭飾:小兔、小貓、青蛙等活動設計:(一)、交流:1、雨的時候你怎么出去的?2、下雨的時候沒帶傘怎么辦? (二)、觀看《小貓的傘》 1、要下雨啦,小貓沒帶傘怎么辦? 2、下雨的時候小貓把什么當傘? (三)、游戲:《動物的傘》 1、你找到了什么傘? 2、情景:師扮小雞:“嗚……,我找不到傘了,怎么辦 呀?嗚……。” 3、小結:兒歌:大雨大雨嘩啦啦,小動物去找傘,蘑菇是小兔的傘,花兒是蝴蝶的傘,荷葉是青蛙的傘,樹葉是螞蟻的傘,小草是小雞的傘,我們都有傘。啊,天晴了,雨停了,小動物們回家了。
動物的傘 篇3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大膽地表述畫面內容。
2、學習兒歌,理解兒歌中的動詞。
3、嘗試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1、背景圖兩幅。
2、烏云、小猴、青蛙、螞蟻、烏龜、松鼠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1、(出示第一背景:小猴、青蛙、螞蟻、烏龜、松鼠)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圖,大家一起來看看,圖上有什么?(幼兒自由講述)原來是小動物們出來玩了。
2、(出示烏云遮住太陽)哎呀,天氣怎么了?(下雨了)小動物們會怎么辦呢?(請幼兒想想辦法)
3、小動物們到底想了什么辦法呢?小螞蟻會到哪里?它是怎么到蘑菇下的呢?(爬)哦,是爬到蘑菇下的,你會爬嗎?(一個幼兒爬)你們會爬嗎?噢,你們都會爬,那我們一起來爬一爬。(邊爬邊說)螞蟻爬到蘑菇下(兩遍)。這是一把什么傘呢?(蘑菇傘)
4、那小猴會到哪里?是怎么去的呢?(個別:小猴跑到大樹下)小朋友用了一個好聽的詞:跑,小猴跑(強調)到大樹下,我們也來說一說。(幼兒學說)小猴把大樹當成了什么?(大樹傘)
5、小猴和螞蟻都找到了傘,那小青蛙會找什么傘呢?(荷葉)(將青蛙放在荷葉下)你們真棒,小青蛙真的找了荷葉傘。那它是怎么去找荷葉傘的?誰能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個別幼兒說完整句子)我們來做做小青蛙去找荷葉傘。(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傘)
二、不同的傘
1、螞蟻、小猴和小青蛙都找到了傘,還有誰沒找到傘?(烏龜和松鼠)你們猜猜,它們會把什么當作傘呢?(個別幼兒回答,如回答得出可請幼兒做做縮的動作)(如回答不出,便出示龜殼)看它是怎么做的?(幼兒做:縮進去了)這叫縮,誰會縮的?到哪里了?(烏龜縮到龜殼里)這又是什么傘呀?(龜殼傘)總結:烏龜縮進龜殼里,龜殼傘。
2、(出示松鼠)那它呢?你們知道小松鼠又會怎樣來避雨呢?(松鼠翹起大尾巴,尾巴傘)
3、烏龜、松鼠是用什么當傘的?(龜殼、尾巴)小結:原來有的烏龜、松鼠可以利用自己的龜殼、尾巴當作傘,真的很特別。
三、兒歌朗誦
1、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圖片,說了小動物找傘的事情,我們來聽一聽吧!(教師指圖片,有表情地念兒歌)
2、你們一定也想來念念這首兒歌,那我們邊念邊用動作表演吧!(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四、創編兒歌
1、這些小動物都找到了避雨的傘,可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找到避雨的傘,(出示背景圖二)它們也要找傘了,想一想,誰去找傘,怎么去的,它是跑著去的,走著去的,還是飛著去、游著去、跳著去的呢?它到了哪里,找了一把什么傘?請你們象兒歌里一樣,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2、我們把自己編的兒歌《動物的傘》也來用好聽的聲音念一念吧!
五、結束部分
還有很多小動物在下雨的時候都需要傘,它們會把什么當作傘呢?我們回去可以問問爸爸媽媽、或者看看書,然后把它編進兒歌里。
附詩歌:
動物的傘
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
小猴跑到大樹下,大樹傘;
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傘;
烏龜縮進龜殼里,龜殼傘;
松鼠翹起大尾巴,尾巴傘。
動物的傘 篇4
活動目標:1、理解詩歌內容,掌握詩歌結構。2、大膽想象、表達,嘗試仿編詩歌。活動準備:1、課件。2、圖片:大樹、小鳥、蘑菇、螞蟻、花、荷葉、青蛙、松鼠、烏龜、瓢蟲、雞媽媽、小雞活動過程:1、(課件)小朋友,今天老師讓你們欣賞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你們想不想看? 2、觀察課件提問: (1)這么美麗的地方吸引了一些小動物,都有誰?(幼兒回答)誒呀,下雨了,你們看,小鳥都淋濕了,該怎么辦呢?小朋友們來幫幫它吧。(幼兒回答)那什么是小鳥的傘呢?什么樣的大樹呢?(高高的大樹是小鳥的傘)3、通過各種小動物找傘,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并學會用一句話講述。(1) 師:我們給小鳥找到了傘,可是還有小動物沒有傘,在淋雨呢,我們接著看,還有哪些小動物,他們都拿什么當作了傘呢?(幼兒觀看課件)(2) 師:你們看到了有哪些小動物?他們拿什么當作傘呢?(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講述。如:綠綠的荷葉是青蛙的傘,可愛的蘑菇是螞蟻的傘。)4、完整播放課件,欣賞詩歌,體驗“傘”的含義。(1)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幫你們把這些好聽的句子編成了一首優美的詩歌,你們想聽嗎?(2)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3) 師:這首詩歌叫什么名字呀?你聽到詩歌里有哪些好聽的句子?(4) 教師操作課件,幼兒再次欣賞詩歌。師:請小朋友們邊看課件邊聽老師說這首好聽的詩歌,好嗎?(5) 這首詩歌好聽嗎?請你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6) 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5、提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1) 師:詩歌里說可愛的蘑菇是螞蟻的傘,那可愛的蘑菇除了是螞蟻的傘,還可以是哪些小動物的傘呢?(幼兒回答)(2) 師:那綠綠的荷葉、香香的花兒還可以是那些小動物的傘呢?請小朋友們先開動腦筋想一想,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待會再告訴大家,好嗎?(3) 個別幼兒講述。6、結束:師:小朋友,你們把你們編的詩歌“小動物的傘”說給爸爸媽媽聽,好嗎?詩歌《小動物的傘》嘩啦,嘩啦,下雨了,下雨了高高的大樹是小鳥的傘可愛的蘑菇是螞蟻的傘綠綠的荷葉是青蛙的傘香香的花兒是瓢蟲的傘媽媽的翅膀是小雞的傘烏龜躲進了自己的殼里小松鼠藏在了自己的尾巴下小動物們有了傘,再也不怕淋雨了!
動物的傘 篇5
活動目標:
1. 能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欣賞詩歌,體驗詩歌美好的意境。
2. 理解詩歌內容,會有感情的朗誦和表演詩歌。
3. 能發揮想象,按照句型,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falsh動畫、背景音樂、自制4把小動物的傘、每桌提供現成的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和詩歌相關的雨景動畫,用言語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
1.下雨了,你看到小雨下到了哪里?
2.看到了這么美的雨天的景色,說說你的心情怎么樣?
二、回憶傘的樣子和用途,建立新舊經驗的聯系。
1.在雨中,我們需要用到什么呢?
2.鼓勵幼兒猜測:下雨了,我們用傘來擋雨,那小動物有傘嗎?它們的傘是什么呢?
三、視聽結合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
1.讓我們來看一看,在雨中發生了什么事吧。(播放falsh(二))
2.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呢?
3. 放falsh(二)教師配樂完整朗誦詩歌。
提問:
1、你從詩歌里發現了什么呢?
2、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把傘?如果在下雨的天氣里,你也能擁有這樣的一把傘,你的心里會有么感覺?
四、朗誦詩歌,進一步領會和熟悉詩歌內容。
1.引導根據畫面朗誦詩歌。2.伴著音樂再次集體朗誦詩歌。
五、大膽想象并表演小動物在傘下的情境。
六、能按照詩歌的句式仿編詩歌,并能用貼畫和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1.下雨了,還有什么小動物也會需要一把傘呢?他會把什么當成自己的傘呢?
2.幼兒借助圖片等幫助,想象小動物的傘并講述。
3.你會用好聽的話來介紹你的小動物和他的雨傘嗎?鼓勵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想象內容。
動物的傘 篇6
活動目的:
1、幼兒能理解詩歌內容,并能有表情的朗誦。
2、幼兒運用想象力仿編詩歌。
3、培養幼兒口語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森林背景圖、動物圖片每人一幅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2、觀察課件提問:
(1)上面有什么?它在什么地方?你還在哪里見過它?這么美麗的地方吸引了好多小動物,都有誰?你還知道什么小動物?
(2)這是什么季節?夏天的天氣怎么樣?
(3)下雨時,你是怎樣出去的?小動物怎么辦呢?誰是它的傘?
3、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4、欣賞課件《動物的傘》。
5、提問讓幼兒理解詩歌。
(1)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地上的大樹是誰的傘?山坡上的蘑菇是誰的傘?池塘里的荷葉是誰的傘?
6、請幼兒跟著課件加上動作完整的朗誦一遍。
7、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看課件仿編詩歌。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它們把誰當作傘?
8、游戲《幫動物找傘》。
小朋友表現的真好,老師獎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找一找,和你的同伴說一說是什么,我們做一個游戲:聽到雨聲,幫助小動物找到一個不會被雨淋到的地方當傘躲起來。送的時候要想好,什么是這個小動物的傘?然后把圖片貼在下面。并用詩歌語言編詩歌。
9、聽音樂到戶外玩耍。
小朋友們幫小動物們都找到了傘,你們真是熱心的孩子,老師非常喜歡你們,我們一起到外面跳個舞吧。
動物的傘 篇7
活動名稱:小動物的傘
設計思路:
一次玩雨中,一個孩子看見有一只小鳥在雨中飛過,不禁叫了起來:“唉呀,不好了,小鳥沒帶傘,這可怎么辦?它淋雨會生病的呀!”這一問題引起了班中孩子們的共鳴。所以我們抓住這一熱點,設計了此活動:《小動物的傘》。旨在讓孩子在幫助小動物找傘的過程中,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找傘”的游戲,初步體會幫助小動物找到傘的 快樂。
2、樂意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貓的傘》
2、立體教具:樹葉、花、草等
3、頭飾:小兔、小貓、青蛙等
活動設計:(一)、交流:
1、雨的時候你怎么出去的?
2、下雨的時候沒帶傘怎么辦?
(二)、觀看《小貓的傘》
1、要下雨啦,小貓沒帶傘怎么辦?
2、下雨的時候小貓把什么當傘?
(三)、游戲:《動物的傘》
1、你找到了什么傘?
2、情景:師扮小雞:“嗚……,我找不到傘了,怎么辦呀?嗚……。”
3、小結:
兒歌:大雨大雨嘩啦啦,小動物去找傘,蘑菇是小兔的傘,花兒是蝴蝶的傘,荷葉是青蛙的傘,樹葉是螞蟻的傘,小草是小雞的傘,我們都有傘。啊,天晴了,雨停了,小動物們回家了。
動物的傘 篇8
[活動目的]
1、幼兒能理解詩歌內容,并能有表情的朗誦。
2、幼兒運用想象力仿編詩歌。
3、培養幼兒口語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森林背景圖、動物圖片每人一幅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2、觀察課件提問:
(1)上面有什么?它在什么地方?你還在哪里見過它?這么美麗的地方吸引了好多小動物,都有誰?你還知道什么小動物?
(2)這是什么季節?夏天的天氣怎么樣?
(3)下雨時,你是怎樣出去的?小動物怎么辦呢?誰是它的傘?
3、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4、欣賞課件《動物的傘》。
5、提問讓幼兒理解詩歌。
(1)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地上的大樹是誰的傘?山坡上的蘑菇是誰的傘?池塘里的荷葉是誰的傘?
6、請幼兒跟著課件加上動作完整的朗誦一遍。
7、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看課件仿編詩歌。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它們把誰當作傘?
8、游戲《幫動物找傘》。
小朋友表現的真好,老師獎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找一找,和你的同伴說一說是什么,我們做一個游戲:聽到雨聲,幫助小動物找到一個不會被雨淋到的地方當傘躲起來。送的時候要想好,什么是這個小動物的傘?然后把圖片貼在下面。并用詩歌語言編詩歌。
9、聽音樂到戶外玩耍。
小朋友們幫小動物們都找到了傘,你們真是熱心的孩子,老師非常喜歡你們,我們一起到外面跳個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