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不要用手揉眼睛
活動三:貓頭鷹 活動目標:1、認識動物的眼睛,了解不同動物眼睛的用途。2、了解認識貓頭鷹。活動形式:集體活動活動準備:有關貓頭鷹的圖片、圖書、vcd ,繪畫的筆和紙,《動物百科全書》,小小問號箱(根據幼兒的需要新添置的問題箱,是幼兒提出問題并和老師一起找尋答案,解答的信息箱)。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 教育反思 1、引出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2、通過觀察,了解貓頭鷹眼睛的特性。 3、解決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貓頭鷹怎么發現獵物并捕食! 4、通過繪畫,啟發幼兒進一步觀察,了解貓頭鷹的特征。 5、鼓勵幼兒主動探索未知的世界 1、活動區中,投放新的圖書《動物的眼睛》,啟發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眼睛的用途。 幼兒十分感興趣,邊看邊討論著,誰的眼睛最厲害。 2、出示貓頭鷹的圖片,啟發幼兒認識貓頭鷹,了解貓頭鷹的外型特征及生活習性。 幼兒能很快的理解,并模仿貓頭鷹睜一只眼睛閉一只眼睛睡覺的樣子。 3、播放貓頭鷹vcd,觀看貓頭鷹捕食的情景,了解貓頭鷹眼睛的用途。 幫助幼兒仔細觀察動態的貓頭鷹,幼兒看的十分仔細。 4、幼兒繪畫貓頭鷹。 幼兒繪畫時比較注意貓頭鷹眼睛的變化。 5、延伸活動:啟發幼兒主動收集有關貓頭鷹的其他資料,帶到幼兒園與小朋友分享。 幼兒十分積極,并請求父母幫忙,從網絡中查找有關貓頭鷹的知識。 利用對不同動物的了解啟發幼兒觀察是十分有效的。并且引導幼兒認識到眼睛不光對人非常重要,對動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動物眼睛的用途是不一樣的,世界是神奇的,還有許多自己未知的世界要探索。 家長也十分配合,把為幼兒買的《動物百科全書》帶到幼兒園,便與幼兒查找許多關于動物的知識,幼兒十分喜歡這本書。同時,幼兒還知道,有些動物的眼睛是不幫助捕食的,例如:蝙蝠,幼兒又對新的發現產生了興趣。
活動四:延伸活動---你知道怎么保護眼睛嗎?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如何保護自己的五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2、鼓勵幼兒認真觀看故事,積極回答問題。活動形式:集體活動活動準備:多媒體、vcd盤、常常的醫生媽媽的講解眼睛的重要。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利用媒體,放電影,便于幼兒理解,促進幼兒思維。引發幼兒的關注點。 2、提出問題,調動幼兒思維的發展。 3、解決目標的重點和難道。 4、豐富幼兒的感知,促進幼兒的進一步發展。 鼓勵幼兒分享經驗,邊學習和理解為自覺的行為。 4、進一步啟發幼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5、深入體會眼睛對我們的重要。 1、引導幼兒觀看電影《紅眼的滔滔》圖象生動鮮明,幼兒感興趣,很快理解故事內容。 2、提問:滔滔的眼睛為什么會疼?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了解了有關知識。 3、醫生來講解說明,如何保護我們的眼睛!為什么要保護我們的耳朵!幼兒對醫生的話,聽得很認真,能進入情境。 4、引導幼兒思考,五官對我們有什么作用?該如何保護它?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所反應的是成人所教給幼兒的一些衛生習慣知識。“不能用手揉眼睛!不能看太長時間電視!”“不能躺著看書!”“天黑了看書,眼睛就不好了。” 5、幼兒分組繪畫保護眼睛的宣傳小海報并張貼在幼兒園里,與幼兒所有的小朋友分享保護眼睛的知識經驗。 幼兒簡單的繪畫:《不要躺著看書》《不要趴著看書》《看電視的時間要在半個小時以內》《不揉眼睛》《眼睛生病了去看醫生》 6、活動的延伸:啟發幼兒在一日生活中講衛生,保護自己的五官。幼兒的衛生習慣的培養有明顯的進步。 7、鼓勵幼兒主動關心幫助眼睛有殘疾的人。啟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幼兒了解盲道的作用,家長告訴我,幼兒會主動攙扶老爺爺走路,熱心幫助別人。 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弱,開展這樣的活動是十分必要的,引導幼兒了解安全的重要,危險的后果,豐富幼兒自我保護知識,利用有效的資源,加深幼兒的理解和記憶,效果十分好。 活動后,幼兒刷牙、漱口都比原來自覺了,醫生的講解效果是非常好的,教師還有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促進幼兒知識經驗的豐富,還可以請蕭蕭小朋友講一講,在他生病時,難受的感覺,幫助幼兒理解,同時發展主題,啟發幼兒把自己知道的保護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與其他人分享,加深幼兒理解,變學習為自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