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學會拒絕孩子
現代社會的許多孩子都經常發脾氣,在公共場所有的孩子也會大哭大鬧。因此許多家長非常頭疼,多數這樣的孩子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大聲吵鬧,直到父母投降為止。雖然父母擔心這樣會寵壞孩子,但有不知道應該如何拒絕孩子。
一般的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時不一樣的,有這種哭鬧習慣的孩子在幼兒園我就會事先和孩子約定好。比如:美術活動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很多,但是又要尊重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沫沫小朋友就會說:“老師我想選擇材料。”但是有幾個小朋友也會去選擇相同的材料,沫沫就會抹著眼淚跑過來說:“老師老師,我要選擇材料,可是被他們搶走了。”從此刻開始,小家伙就會不停地哭鬧,重復這句話,好像老師不幫忙就不行。其實沫沫得到了材料后也不是都會用到,有的也會浪費掉。這就是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很珍惜。而我呢,了解她的這一性格后,就提前約定:“沫沫,如果今天你遇到了很多和你選擇一樣材料的小朋友,你要耐心地和小朋友商量,不許有任何爭執。如果不同意、做不到,這次活動你就不能參加。”經過幾次,沫沫就會同意并做的很好。當沫沫真正做到了沒有爭執、順利完成這項小人物,我就會給她一些表揚和鼓勵。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學會“等待”不是想要什么就能立即到手,又學會了處理問題的方法。提高了處理問題的能力,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來解釋其中的道理,體會經過努力爭取、等待,最終得到后那種興奮地心情。
剛開始采取這種教育方式的時候,沫沫也不能配合,總覺得老師就應該幫助她,應該從其他小朋友哪里要一些材料給她。所以用對待爸爸媽媽那種哭鬧的方式來對我,經過幾次,她發現這種哭鬧的招數對老師并不起作用,于是就向我妥協,答應了我提出的要求。
其實,家長剛開始對孩子進行類似的訓練,可能有些困難。孩子的哭鬧往往令人非常不耐煩,但父母要硬起心腸。過分滿足孩子的要求百害而無一利,暫時“委屈”一下孩子是必要的,無論什么方式教育孩子,最最重要的就是大人的態度,不許要十分明確、一致,孩子漸漸明白不能改變父母時,也就會轉變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