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孩子,快樂地成長吧!
引導孩子成長,這里面的藝術太有意思了。我深感“拿捏”角色中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意境。然大道至簡,道法自然。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而美好童年的標志就是快樂、自由!
在快樂的前提下,孩子會積極地廣泛思考,主動了解世界,會更容易接收訊息與知識。今天的幾項活動讓我發現了并證實了這個秘密。
談話不離開心話題。在接孩子放學時,我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好玩嗎?有什么有趣的事?女兒牽著我的手一蹦一跳地,非常驚喜地說:媽媽,小學的數學果然簡單!(幼兒園時,老師曾多次善意地當著孩子的面對家長說她數學不太好,給她心理產生了很大的陰影。今天終于釋然!)還有今天我當值日生了,我擦了欄桿和墻壁,很好玩!還有我們學了保健操了,我覺得我做得最認真……聽到這樣的回答,何止是女兒開心?
陪孩子去玩是件重要工作。晚餐過后,按計劃,孩子要寫好日記和計劃才能出去玩。在此,我強調了玩的重要性:寶貝兒,快點把計劃和日記寫好吧,簡單一點好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多玩一會兒了!
能多玩,誰不喜歡?她速度確實快了,但絕對是簡單而不草率。我想這也許有兩個原因:一是她目標明確,所以思路就清晰;二是她完全認識到寫計劃和日記是她自己的事不能草率。
認識大自然是件快樂的事。傍晚女兒在戶外玩滑輪,遇到一堆沙土,我鼓勵她把鞋脫了,好好去玩。女兒高興壞了,用小手又是畫又是抓,又是堆又是砌,又是挖又是拍。在抓的過程她發現兩處沙子的感覺不一樣,一種是顆粒狀的,抓得越緊越要漏下來;而另一種是綿綿的。孩子從中了解到了沙子與水泥的感官區別,以及各自的用途。
讓快樂自始至終。晚上入睡前我用滑稽搞笑的方式編輯故事,把“sweater、boots、hat、scarf、sunglasses、cape、mask”等單詞串聯起來,女兒聽得很有趣,不僅完全明白這些詞所指的意思還調動了她的學習興趣。為了保持她的學習興趣,在她央求我繼續講一遍時我拒絕了,讓她期待明天再聽吧。
比賽。孩子總是喜歡比賽中獲勝的快樂。于是我在讀書時間和她“比賽”睡最先能將一段國學經典背下來,猜出一段英文視頻所表達的正確意思;意在提高她動手能力與做事效率時,比賽誰最先把衣服洗好、把房間整理得最干凈整齊,最先洗漱好,最先吃好飯等等,整個過程快樂有趣。女兒總在“獲勝”中建立自信,增強了時間觀念。
孩子的童年何其短,給孩子一個快樂、自由、有趣的童年太有必要,而這挑戰的是父母的智慧。與孩子一起成長,真的,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