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禮物重要還是禮物重要?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抵御不了“禮物的誘惑”,這也成了很多人的招生手段。“禮物的誘惑”破壞了孩子們天然的好奇心和興趣,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改變了學習的動機。“禮物的誘惑”讓孩子們單純的需要變的復雜;孩子與老師之間建立的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而不是深厚的感情;不是相互信任和接納,而是屈服于老師屈服于禮品的誘惑;美好的情感得不到傳達,心靈也得不到滋養(yǎng)。禮物、貼紙表面上能促進孩子們的進步,實際上那種進步是孩子為了討好老師,為了得到獎品而放棄了自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者故意約束了自己,可想而知孩子的成長會受到多么大的阻礙。
有一定素質的教育者是不會用這樣的手段去拉攏孩子的,更不會以此來表示愛孩子。相反這不是真正的愛,也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是老師永遠寬大的胸懷,甜美的笑容,是老師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和接納。老師本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也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部分因素之一。孩子不僅需要與老師一起快樂的學習,還需要從老師感受到老師身上煥發(fā)的美好人格。這樣孩子才能從老師的身上吸取營養(yǎng),得到澆灌。
所以,老師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還是傳播愛與平等的使者。
我有一個小侄女,以前我去看她時出于禮貌我會帶上禮物去看她。有時會空手去,孩子就問:“姑姑,你怎么沒給我?guī)ФY物呀,你記得下次要帶禮物給我啊!”我想這樣下次去不行,于是有一天我故意沒帶禮物,孩子問姑姑你帶禮物了嗎,我說我?guī)Я,你閉上眼睛,把手展開等我說睜開眼睛你就可以看到了。小侄女很聽話按我說的去做了,于是我蹲下來用我的手緊緊的抱著孩子,在孩子的臉上親了一下,我說這就是姑姑給你帶的一個大大的禮物!你也給姑姑這樣的禮物吧!我和孩子緊緊的擁抱在一起,開心的笑了!接著小侄女用同樣的方法擁抱了奶奶、媽 媽和爸爸。
從此后這個方式成了我們的見面禮和表示喜歡對方的方式。當我們開心的時候,感動的時候我們都會說:“來,我想給你一份大大的禮物,閉上你的眼睛,展開你的手臂讓我抱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