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模板(精選16篇)
語文教案模板 篇1
教學內容:
《鴿血染紅的求救信》教科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18課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描寫的是6位軍人被困在北冰洋的海面上,面臨生命危險。兩只軍鴿——奧斯卡和維娜不畏困難,犧牲了性命將信送到了總部,挽救了6位軍人生命的故事,贊頌了兩只軍鴿舍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特別是要讀準外國作品中音譯過來的一些詞語。理解課文中“神勇、危難、白浪滔天、烏云漫卷”等詞語的意思。
2.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能通過具體的語句體會兩只軍鴿為救6位軍人舍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并滲透動物是人類朋友,動物同樣值得尊重的人文思想。并在此基礎上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升華情感。
3.體會作者襯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并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句子,體會兩只軍鴿舍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和感悟畫面,體會兩只軍鴿的內心世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手段:
閱讀法、討論法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1、在《悲愴奏鳴曲》中,出示墓碑的畫面,師飽含深情地敘述:“在加拿大空軍司令部的一個山坡上,靜靜地埋葬著兩位特殊的英雄,墓前莊嚴地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讀)此時,接著出示碑文:“神勇軍鴿奧斯卡和維娜之墓,它們曾于危難中救過六名軍人的性命。”
2、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塊墓碑前讀了這段碑文想深入了解些什么呢?我聽出來了,你們都是在圍繞“神勇和危難這兩個詞語發問的,(抓住關鍵詞提問)師梳理學生提出的重要問題板書并相機理解詞語
“神勇危難”。這節課,我們將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
3、問題是你們提的,說明你們動腦筋了。到哪里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呢?
這么多問題,按照故事的前因后果,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哪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第一段。六位軍人遇到了怎樣的危難?
2、讓我們來看看北極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出示圖片)
3、師:“在氣候惡劣的白熊島海域,飛機無法起飛,與外界能取得聯系的無線電也中斷了,這就意味著……,意味著……,還意味著……。”生命隨時會受到威脅,處于危難中的六位軍人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哪里?
4、師:兩只軍鴿將帶著重任飛向目的地,現在你就是羅伯特中將,即將和你朝夕相處的愛鴿分別,你會帶著怎樣的感情祝福它們呢?把你對兩只愛鴿的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像剛才一樣,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自讀、指明讀。師相機聽了的談感受。我聽出來了……(配上音樂:大屏幕出示第2段中的部分文字)師配上音樂全班讀。
5、誰說動物不懂人的語言,誰說只有人才懂感情,兩只軍鴿看看主人的臉,又看看機窗外的風雪,似乎明白了任重而道遠,但是它們卻毅然振翅沖向風雪漫卷的長空。一路上,他們是怎樣沖破暴風雪的?
板書:沖出 暴風雪
三、小組合作、細讀精讀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沖出暴風雪的句子,畫下來,注意把意思和句子要畫完整。
2、點出關鍵詞,你從這些關鍵詞中體會出什么?
學習方法:獨立解決第一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第二個問題。
四、展示評價
1、指名讀。(板書:讀)出示句子打分評價
2、比較讀:老師也想讀一讀,給我打打分,和你們比賽。師有意識漏讀關鍵詞。
3、你們可不能像我那么粗心哦,從這些關鍵詞中你體會出什么?(品)
抓住關鍵詞“不停、足足、三個多小時、才”指導全班再有感情朗讀。品讀課文、加深理解
五、學習要求
1、畫出能表現軍鴿神勇戰勝北極梟和鷂鷹的句子。
2、有感情的讀一讀這些句子。
3、圈出句中關鍵詞用心品味,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或者感受。
學習方法:獨立解決第1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第3個問題。
師巡視做相關引導。
展示評價:在學生進行匯報學習成果時,師相機出示幾個關鍵的句子引導讀好、體會好。
師帶領全班學習的句子和段落主要有以下三處
A、奧斯卡突然改變了方向,箭一樣斜著沖去。它拼命飛啊,飛啊,像流星,似閃電,終于擺脫了鷂鷹的攻擊。
B、它飛過大海,飛過群山,又足足飛了兩天,終于看見了一個桅桿林立的軍港。奧斯卡眼里淌出兩滴眼淚,帶著極度的饑餓和疲乏,一頭栽了下去。
C、對比讀兩只軍鴿勇斗北極梟的段落。學生分角色讀,從他們的朗讀中你體會出什么?(北極梟越是兇猛,就越能體現軍鴿的什么?)
師生分角色讀。(老師來當那只兇猛的北極梟,你們都是神勇的軍鴿,讓我們的搏斗通過讀表現出來吧,)
六、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在這樣的音樂中,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此時的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或怎樣的感情來讀?
七、達標檢測、課堂小結
說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鴿血染紅的求救信
沖出北極圈——奮勇
勇斗北極鸮——英勇 神勇
語文教案模板 篇2
師:默讀這首詩,然后說一說讀后你想到了什么?
(生默讀課文)
生:世上最關心孩子的人是媽媽。
生:母愛是最偉大的愛。
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時媽媽給我吃藥。
生:媽媽晚上給我蓋被。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你想怎樣學這首詩歌?
生:我想把詩的內容畫成一幅畫。
生:我想多讀幾遍。
生:我想通過感情朗讀詩歌來學習。
生:我想把詩中寫的事演出來。
生:我也想仿寫一首詩,寫出媽媽對我的愛。
師:你們說的這些方法都很新穎,就按你們說的這些方法來學習,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幾個人在一起學。
(生自學)
師:你最喜歡哪小節,為什么喜歡它?
生:我最喜歡第三小結。因為“我”生病了,媽媽都急哭了。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所以,我最喜歡這一小節。
生:我也喜歡這一小結。它寫出了媽媽愛“我”。
師:誰愿意把這小節讀給大家聽?(生讀)
師:“我生病了,媽媽為什么哭呢?
生:“我“生病了,媽媽很急,所以她哭了。
生:媽媽關心“我”,“愛“我”,所以才哭了。
師:每一句話應怎樣讀,才能充分表達出這種感情呢?聽老師讀這小結。(師范讀)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再讀一次?(生讀)
師:他讀得怎樣?
生:最后一句讀得不好,太快了。
師:你試試。(生讀)
“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作者為什么說媽媽的淚也是愛?
生:媽媽流淚了,說明她對“我”很關心。
生:媽媽很愛“我”,所以“我”生病了,媽媽很著急。
師:媽媽這么愛你,那一定把這句讀好。讀的時候,“愛”、“滴落”、“淚”這幾個字要讀得重一些。大家齊讀這句話。(生讀)
師:哪些同學遇到過這樣的事?
生:我小的時候得了肺炎住了院,媽媽每天都護理我。我出院了,她都累瘦了。
生:有一次玩的時候,我不小心磕破了頭,媽媽知道后非常著急,打車帶我去了醫院。
生:去年,我的腳被熱水湯了,媽媽趕緊給我抹上大醬,又帶我去醫院。
師: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就用聲音來表達它吧。前后桌四人彝族一組,有感情的朗讀第三節,然后,選出最好的,讀給大家聽。(生讀課文)
師:剛才我看到有的同學在練習表演課文內容,誰愿意把這小結的內容表演給大家看?(生舉手)你想演誰?
生:我想演孩子。
生:我演媽媽。
生:我演醫生。
師:你們先商量一下,怎樣演,都說些什么?
(生商量后表演)
師:他們表演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演得挺好。
生:還行,就是醫生有點不嚴肅。
師:我們表演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進去,才能演得好,演得像。
師: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我”病好了,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生:我會對媽媽說:“您真是我的好媽媽。”
生:我會給媽媽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生唱)
生:我會親親媽媽,說一聲:“您辛苦了!”
生:我會幫媽媽做一些家務活。
生: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媽媽。
……
評析:《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花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力求體現這一理念,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要的前提下,讓他們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表達方式。在學習活動中主動發展,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使課文內容及所蘊涵的情感在學生心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語文教案模板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書信與人交流。
2、懂得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從多角度觀察事物。
3、學會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事情,記敘中能表達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學會用書信與人交流
教學難點:
拓展學生寫作思路,學會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記敘事情,記敘中能表達自己的見解。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拓展思路
1、談話引入:你曾經收到別人給你的信嗎?你高興嗎?請談談你收到后的感受。(老師做個有心人,提前給每一位學生寫封信,不僅僅是為了這次習作,讓學生感受寫信這一交流工具的獨特魅力。更重要的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
2、人類進行情感與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多樣的。你能說一說嗎?
重點引導學生:
交流的方式這么多,為什么還要寫信呢?(讓學生認識寫信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2、今天,我們要學習如何寫信。揭示課題(寫一封信)后出示本次習作的要求,明確習作任務。
3、?你最想給誰寫信?為什么?
4、出示幻燈片:(比爾.蓋茨香港總督澳門總督校長)
問:(1)想和他交流什么話題?你有什么想法?
5、除此之外,哪個是你最想和他交流的?(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個別交流)(同伴學習策略。同伴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6、出示課前的信:你對課前閱讀的幾封信有什么發現和收獲?哪一封信最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隨機板書:格式準確用語得體情感真實)
二、構思起草,完成習作
1、創設情境,激發構思起草的興趣
教師可創設這樣的情景:想想你怎么寫這封信?請把思路簡單地記錄下來。(目的是:指導學生理清學生的思路,寫作要有一定的順序。)
2、學生獨立構思,教師巡視,并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輔導。
3、全班交流。
4、自由寫文,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一、指導修改,完善習作(學生學會修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1、啟發談話:美玉是琢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你的習作初稿寫好以后,通過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習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嗎?
2、出示星級評價標準。讓學生對照自己的習作,你認為可以達到幾星級?為什么?
三星級:
(1)寫信格式欠規范;
(2)語句不大通順,有錯別字;
(3)情感真實,用語欠得體;
(4)基本把事情寫清楚。
四星級:
(1)寫信格式正確;
(2)語句較通順,不寫錯別字;
(3)情感真實,用語較得體;
(4)能按一定的順序寫。
五星級:
(1)寫信格式正確;
(2)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
(3)情感真實,用語得體;
(4)按一定的是順序寫。
3、鼓勵修改:你認為經過努力,你會達到幾星級?你準備從哪幾方面修改?
4、學生獨立修改習作。
5、課堂交流。指名交流時,學生按“原來是怎么寫的?-剛才從哪幾方面修改?-為什么要這樣修改”的順序說出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相機簡單復習書信的格式。
二、師生、生生合作評改
1、根據標準評改一個同學的習作,互評后交流評改意見。
2、根據交流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指導評賞,成就激勵
1、啟發自我評賞
(1啟發談話:你的習作通過自己多次的修改,一定有許多成功之處。請你將自己習作中成功之處,或寫得最精彩的部分讀給同學們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歡樂。如果你認為自己全文寫得好的,就讀全文。對評賞得好的同學,教師將授予“浪花獎”。
(2評賞交流。
2、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寄出去(相機指導信封格式的書寫)。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
板書設計:
寫一封信
格式準確 分清對象 內容具體 情感真實 用語得體
語文教案模板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寫動物的文章,課文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尤其是在寫貓的性格時,是將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貓的性格古怪鮮明生動。老舍先生對貓愛同兒女,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老舍先生是通過平實無雕琢的語言將貓的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對生活的熱愛,“人愛貓、貓親人”,為我們創造出一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課文中采用了總分式的構段方式,按貓的性格古怪和滿月小貓的特點可以把文章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為總起,第二部分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為全段總起,同時,也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為過渡句,將前后兩部分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
本組是小學階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較的方法來閱讀。本課課后就以“閱讀鏈接”的形式推薦了周而復和夏丏尊寫貓的片斷,意在引導學生與老舍先生的《貓》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不僅可以感受作家筆下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還可以了解課文在表達上的不同特點。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古怪、任憑、屏息凝視、變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繼續練習默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抓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大貓的性格古怪,小貓的淘氣可愛,體會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感受對生活的熱愛。
4、初步嘗試比較閱讀的方法,體會不同作家寫貓的異同。
5、激起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難點:
初步嘗試比較閱讀的方法,體會不同作家寫貓的異同。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了解老舍。
教師:查閱相關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程序:
一、借助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2、結合預習了解本課都有哪些作家寫的貓(老舍、周而復、夏丏尊),三篇各有特點,先一起來學習老舍筆下的這只貓。
二、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1、接讀課文,劃出兩個能概括課文內容的句子。
2、全班交流,(出示句子)說說各自的理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思考和認識,隨機引導、總結:
(1)老舍先生寫的兩個重點內容(板書:古怪淘氣)
(2)圍繞這兩句話,知道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3)通過這兩句話,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總結閱讀方法。
三、重點研讀,理解“古怪”。
(一)創設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讀第一自然段,發現貓的哪些性格?
2、理解“貪玩”:通過朗讀展現貓的貪玩。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品讀老舍先生對貪玩的貓的寬容與喜愛。創設情境,通過朗讀品味老舍先生的語言,升華情感。
3、理解“盡職”:理解詞語“屏息凝視”。親身體驗“屏息凝視”,體會貓等老鼠的決心,感受貓的盡職。指導朗讀,感受貓的盡職。
4、小結:透過對立、矛盾的性格,體會貓的性格的古怪。
(二)進一步理解貓的性格“古怪”。
1、自主發現:自讀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體會古怪。
2、匯報交流:重點理解“印”等重點詞句,體會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讀中感悟,體會“更可愛”。
1、初步理解“更可愛”,自讀感受滿月小貓的更可愛。
2、欣賞滿月小貓的圖片,激趣感受小貓的更可愛。
3、創設情境朗讀,升華情感。
五、深入比較閱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1、默讀“閱讀鏈接”,了解周而復、夏丏尊寫的貓的片斷。
2、借助圖示,比較老舍的《貓》與周而復的貓片斷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3、總結:學習作者描寫動物時不同的表達方法,為學生寫好動物打下基礎。
六、練習。
1、引導學生繼續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比較老舍的《貓》與夏丏尊的貓片斷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2、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閱讀其他作家筆下的動物。
語文教案模板 篇5
教材分析: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是從云彩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本課內容淺顯,情節性強,文中第五小節給我們留下了研究空間,有利于學生在閱讀時根據自己的審美體驗加以探究。
學生分析:
班內學生通過四個月的拼音、識字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大多數學生識字速度較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是受他們的歡迎,但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是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起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語中主動探究中識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秘產生興趣。
教學流程:
㈠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春天來了,小雨就沙沙地下起來了,你們想想看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學生各抒已見,引入正題)
想知道書上定的小雨發生怎樣的故事嗎?(板課題,指導讀準兒化音)
(齊讀課題《雨點兒》)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前幾天剛好下過雨,雖然是冬雨,但也和課文有的內容有關,因而以此為切入點,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兒化音是我們南方人學普通話的難點,應重點指導、有助于先入為主,正確說好普通話。
㈡讀文、識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數、清、彩、飄落、半、問回答方(反饋時,學生選擇讀,讀對了,其他學生跟讀3遍)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對的小組能得到5顆星)
4、認讀本課的生詞,教師使用激勵、期待性的語言:誰會讀?誰讀得最好?誰有辦法記住這些生字?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學生先獨立認讀,然后再給大家讀自己想讀的那個詞,最后集體邊擊掌邊認讀所有的字記2遍)
5、這篇課文共有多少自然段?(讓學生用手勢表示)
6、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是自由練習讀,然后指自由選自然段讀。其中著重讀第一、三、五自然段)
7、感悟第一小節:讀了第一小節,你們知道了什么?
(先以4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交流和討論的結果。)重點學習三、五段
8、讀了課文,誰來問一問,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不作具體的答復。結合課文語境,學習理解:數不清、飄落、問、回答等詞的意思,并用數不清、飄落等練習說話。)
9、同桌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并相互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
(圖片或課件展示,讓學生看畫面內容,感悟朗讀第五小節,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
10、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點兒的滋潤,會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語文教案模板 篇6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練習。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抓物點按照順序介紹名勝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學生知道介紹時內容適當,儀態大方。
2、難點:要按游覽的順序講,講出特點。
〖教學過程〗
找出事先搜集好的有關風景名勝的材料。
1、作為導游,要介紹風景名勝,你應該先確定什么?(游覽路線)你確定時應注意什么呢?(這條路線最好既便于介紹又便于游覽)
2、請各位小導游想一想應介紹什么風景,介紹的內容可以列在紙上,做個提綱,或者給同組同學說一說。給大家一段時間進行準備。
3、請同學說之前,問問大家當別人介紹時你應該做什么?(引導他們說學會傾聽并記下自已想多了解的內容繼續提問)
4、進行交際,要求人人參與。
語文教案模板 篇7
學習目標:
1、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了解科學小品的文體特征
2、運用概括提要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3、理解本文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4、探究自然無盡的奧秘,接受自然無窮的啟示。
學習重點:本文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前置學習:
1、了解作者:[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2、文體介紹:科學小品文,它用小品文的筆調,即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示出來。
3、朗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4、給加點字注音:
媲美膨脹挑釁迷惘澎湃滑稽
歧途嚙齒苔蘚遷徙繁衍篤信
5、根據詞語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或成語
(1)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2)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3)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4)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5)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6)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7)在緊急中想出好的應付辦法。
展示交流教師點撥:
6、通讀課文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7、本文的表達方式有哪些?
8、記下有疑問的地方,以便和老師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
合作探究:
1、將課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作者對旅鼠之謎有幾種猜測,請大家速讀課文18—27段,看看作者作了幾種猜測?
3、這幾種猜測都被丹尼斯先生否定了,那作者還有什么疑問呢?
語文教案模板 篇8
一、學習要求會寫的生字。
(一)、學習書寫生字“木”
1.課件出示“木”字。
2. 引導生說出“木”的讀音。
3.我們用先學本義識字法來學習“木”這個字。
4.【本義】樹木,樹類植物的通稱。
5.指導書寫“木”字。
①指導、示范書寫生字。②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二)用相似的方法學習書寫生字:lín【部件】①“木”表示樹木。②“木”表示樹木。【本義】連成片的樹。
引申義長在土地上的很多樹或竹子:獨木不成林。
(三)學習書寫生字“土”。
1.課件出示“土”字。
2.引導生說出“土”的讀音。
3.我們用先學本義識字法來學習“土”這個字。
4.師小結:地面上的土塊。
5.指導書寫“土”字。
①指導、示范書寫生字。②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四)用相似的方法學習書寫生字:。
lì 金誼【字形】金文像古代翻土工具之形。【本義】古代翻土工具。【引申義】力量,力氣。
(五)學習書寫生字“心”。
1.課件出示“心”字。
2.引導生說出“心”的讀音。
3.我們用先學本義識字法來學習“心”這個字。
4.師小結:心臟。
5.指導書寫“心”字。
強調“心”的新筆畫臥鉤。
①指導、示范書寫生字。②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六)、1.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生字進行組詞、口頭造句。2.課件出示詞語。
二、學習我會認的生字。
課件出示認讀生字“明、力、塵、從、眾、雙、木、林、森、條、心11個字”
1.指名認讀,糾正字音。
2.多種形式朗讀識記字形
3.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三、課堂小結。鞏固練習 作業布置
語文教案模板 篇9
教材分析:
《長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長城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第三自然段是由長城展開的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可以說,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的文章,更像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贊美詩。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擬訂“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長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課前應多加以交流。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重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
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搜集長城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展示資料,導入課題
1、導入:同學們,提起長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過長城嗎?你對長城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依據搜集的資料或見解感受,自由交流。)
2、引題: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征,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一同來感受這偉大的長城。(齊讀課題)
3、提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不懂的字詞,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3)要求學生結合文中的背景圖或插圖再讀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從激發學生當解說員入手,引發學生與課文形成真情互動。
【資料交流,了解長城】
二、感知課文,識寫生字
(1)結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圖再讀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課文景奇文美情濃的特點,從激發學生當解說員入手,學生與課文形成真情互動。
(2)引入識字
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以是字詞、朗讀、心得等)
【設計意圖:圖文對照,使學生不僅學習了課文,還了解到只有平時仔細觀察才能寫出好文章。】
三、展示學習成果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
要求:
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讀生字。(小組成員輪流讀,相互糾正。)
(2)我會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有的讀,有的到小黑板上書寫展示)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
長城建造的那個年代,一時間學生思緒萬千……
【設計意圖:掌握了字詞,激發了學生要學習課文的主動性,為下面環節的開展掃清了障礙。】
課內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pán xuán bǎo lěi zhì huì
2、比一比,再組詞:婉( ) 凝 杖 魄 峭
蜿( ) 疑 仗 魂 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板題:長城以它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中外游客贊譽,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它的偉大吧。
2、創設情境,放開品讀
(1)由學生交流怎樣進一步讀書。教師圍繞解說引導激發。
第一段:讀文看圖,看圖讀文。
讀中一觀山勢――崇山峻嶺;
二看長城――蜿蜒盤旋;
三想畫面――氣勢飛揚雄偉壯觀。
問:讀了這段,你們有話想說嗎?
第二段:讀文解圖,認識長城。
從這段中你們讀出了什么?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的結構,二是了解長城的歷史作用,三是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三段:走上長城,體驗偉大
相機抓住學生的第一句朗讀:在品味“站”“踏”“扶”中。
問:你是怎樣走上長城的?你腦海里出現了什么?
讀第二句:問:你面對的是什么?讓學生走入情景,體會腳下陡峭的山嶺,肩上沉重的條石。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讀第三句,想象:你們從多少這個詞想到了什么?從才上體會到什么?
【設計意圖:勞動人民建造長城的不易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如“多少、才、智慧、血汗、凝結、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等詞語,但具體付出了多少辛苦才建造成了這一世界奇跡卻得學生透過文字去體會,所以這一環節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想象的平臺,“想象勞動人民建造長城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這樣,學生仿佛回到了最初】
第四段:讀出無比自豪
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設計意圖: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步融進作者的思緒與情感。】
二、知識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進行交流。
2、搜集我國的文化遺產資料,了解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豐富自己的知識。
三、練習:
讀句子填空:
1、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錢不到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 ”寫出了長城的長;“多少”和“長”說明 。
2、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來到長城腳下。
“不過幾十公里”表示路程 ;“不過兩三小時”表示時間 ;“不過是些篇作文嘛!”表示說話者認為寫作文 。
你能用“不過”說一句話嗎?
語文教案模板 篇10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欣賞活動是一種再創造”的理論意義和作者所闡發的詩歌欣賞的方法;
2、學習作者以“詩歌特點”“欣賞訣竅”為兩個相關系統,研究、闡釋詩歌欣賞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目的之2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和安排
一、閱讀課文,領略內容
1、簡介:
本文是一篇關于詩歌欣賞的通信。詩歌欣賞活動是由詩歌特點決定的。作者根據詩歌的特點給我們談了詩歌欣賞的要求及方法,并且舉了許多例子詳加闡釋。
2、根據練習第一題的要求,閱讀課文,完成練習。
二、精讀理解課文闡述的觀點
1、“詩歌欣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動”怎樣理解?用哪些例子闡明的?
明確:詩人通過想象創造出了詩的形象,讀者就要通過想象正確地把握住詩人的藝術構思,并且豐富地再現詩人創造的形象。課文舉了《我愛這土地》、《長干曲》、《沙揚娜拉一首》三個例子闡述的。
2、“詩歌欣賞要善于尋找并判斷詩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和韻味”是怎么回事?如何尋找判斷?舉了哪些例子說明?
概括:詩歌的特點在抒情。一般來說,優秀的詩篇總是避開了直說,詩人只是含蓄地點撥,給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語言又極精練,以少量字詞包孕著豐富的含義。詩需要咀嚼再三,尋求真味。方法是四個字:“泡”、找、進、“猜”,說明例子分別是《老馬》、《祖國啊,祖國》、《楓橋夜泊》、“問君能有幾多愁”、《口供》。
3、“詩歌欣賞時,要對不連貫的詩句進行‘加工’填補,以利于‘綜合性思考’”為什么?好處在哪?例說是什么?
明確:詩歌的語言就是不連貫,跳躍性大,這也是詩歌的特點之一。詩中跳躍的奧妙被我們理解關連起來時,我們因創造性的藝術欣賞所獲得的愉悅是難以形容的。例說有《啟明星》、《夜雨寄北》。
板書設計:
重新創造的藝術天地——詩歌欣賞
觀點方式詩歌特點詩歌欣賞例子
讀者把握構思〈我愛這土地〉
詩人創造豐富再現詩人《長干曲》
藝術形象創造的形象《沙揚娜拉一首》
詩歌
欣賞善于尋找判斷詩歌背后孕含的情思、韻味是一想象泡〈老馬〉
種再詩歌抒情咀嚼找〈祖國啊,祖國〉
創造含蓄凝練再三進“問君能有幾多愁”
猜〈口供〉
語文教案模板 篇11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內容。
2、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衛星的種類、特點和作用。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觀察自己喜歡的衛星,說說你對它的認識與了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衛星的種類、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通過學習,你知道了幾種衛星?
3、誰來說一說課文如何介紹衛星的?
二、學習新課。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說說這一段講了什么。
3、同學們自由讀第4自然段,畫出表示衛星特點和功能的句子。
4、出示表格。
5、歸納學法:
讀課文——找詞語——填表格——談體會
6、按照這種方法自學5-9自然段。
7、展示交流。[鼓勵其他同學如果有不同答案,可以給同學提意見,看看如何進行改善。]
8、學生交流、展示后,師出示自己的表格。
9、師生共同看表格,進行鞏固。
三、感悟、品讀。
1、把自己在課文中體會比較深的詞語、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讓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2、老師也有幾句體會比較深的句子,下面請大家來和我共同體會。師出示:
(1)垂直上升的火箭開始拐彎,宛如一條白龍在長空飛行。
①宛如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它能換成什么詞?(好像、仿佛)②這個句子運用什么修
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2)它十分得意地說:“我能看到士兵在營房里走動,人們在樹蔭下歇息;還能從汽車的輪跡、戰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隊轉移的情況和指揮部所在的位置。”
①它指誰呢?②它說話的語氣怎樣呢?[十分得意]③為什么十分得意?④它有幾種功能?⑤這一句話中運用了一個什么關聯詞?[還]表示更進一步⑥誰能用它來造句?
(3)它像一只懸掛在天上的宮燈,有節奏地擺來擺去,還不斷地發出銀鈴般的叫聲。
①這一句采用什么說明方法?[打比方]
為了說明這種導航衛星的導航功能,作者采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來說明。
(4)它身上貼滿了太陽能電池,頭上有一個喇叭形的天線裝置,在三萬六千米的高空,跟地球同步運行。
①找出這一句話中的數詞。說明性的文章經常用到舉例子、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
四、活動鞏固。
1、創設活動情境。
如果你是一顆衛星,你會如何讓更多的人們了解你的特點和功能,讓衛星成為家喻戶曉的東西,好好運用你所學的知識和你所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里說說向大家介紹一下你這顆“衛星”,看誰能成為最耀眼的“衛星”。
2、生小組交流,學生可以結合事先收集到的材料。
[師提示要求:要注意講清衛星的特點和功能,并且要注意推銷過程中的禮貌用語。]
3、讓學生展示交流、介紹衛星。
[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如用自身實例,很有說服力,善于說服力,把特點和作用說得很清楚,用了很多廣告詞。]
五、齊讀課文第9、10自然段。
它們的外形千姿百態,有的是球體,有的是長方體,有的是圓柱體,有的是多面棱柱體……真是琳瑯滿目,使人目不暇接。
①千姿百態、琳瑯滿目、目不暇接各是什么意思?②這一句話采用什么手法來描寫。(排比)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嗎?
1、師展示收集到的各種各樣美麗的衛星。
2、師結合實例進行解說。
六、課外實踐活動。
多拉A夢想讓大家寫寫生活中還需要些什么人造衛星來為人類服務?
師贈言:做個熱愛科學的人吧,那會產生許多奇跡的。
語文教案模板 篇12
教學要求
1.積累名言名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閱讀短文,了解三顧茅廬成語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誠懇謙虛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話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4能認真寫不限題裁的作文,學會修改作文。
重難點、關鍵
1.理解名句含義,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 閱讀短文,了解成語典故,受到教育。
3.學會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積累名言名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閱讀短文,了解三顧茅蘆成語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誠懇謙虛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l. 指名背本期學過的名言名句或古詩、成語。
2.指名說說你所知道的愛國人物或愛國格言。
二、揭示本節課學習內容。
完成讀讀背背和閱讀方面的內容。
三、學習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 自由讀格言,讀準字音,讀得較連貫。
3.指名起立讀,正音。
4.全班齊該。
5.開火車讀。
6.分成學習小組討論格言意思。
7.小組派代表試說格言意思,師生共同理順。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國土都比金子還珍貴。
位卑未敢忘憂國:雖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從來不敢忘記
國家的憂愁。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起與滅亡、每個人都有責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春蠶吐絲一直吐到死,才把絲
吐完,蠟燭直到燒成灰以后眼淚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人本來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時,擔心生命有危險,而一見到小便宜,便沒命地去搶,不是英雄好漢啊。
點撥:前三句告訴我們應以國家為重,處處為國家著想。后三句告訴我們做人要做怎樣的人才是有意義的人。
8.通過舉例來進一步掌握格言。
如:誰是春蠶?誰是蠟燭?
誰的死比泰山還重?誰的死比鴻毛還輕?
9.指導朗讀、背誦格言。
四、閱讀短文。
1.談話:請有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談談里面的情況。
2.引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其中一個小故事三顧茅蘆。(板題,讀題)
3.指名說說這一成語故事的梗概,激發學生興趣。
4.自由讀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不理解的地方聯系上下文或,也可討論解決。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國時代的蜀國,在四川省一帶。
鼎立:鼎,舊時青銅器,有三只腳,借以比喻魏、蜀、吳三國像鼎的三只腳一樣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薦:推舉。
隆中:地名,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讀短文,思考問題:
(1) 題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來解釋。
(2) 你喜歡文中的什么人物?為什么?
6. 匯報思考所得。
三顧茅廬:(劉備)三次到話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訪。
誰喜歡哪個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品質,如:張飛(直率)、關羽(忠勇)、劉備(誠懇、待人有禮貌)、諸葛亮(多才多藝、顧大局識大體)。(結合指導看圖)
7.想想文中主要講的是哪個人從這個人的所做所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講劉備。從他做為一國之君三次親自到諸葛亮家中去請諸葛亮這件事中看出他足 個誠懇愛才的人。文章告訴我們做事要誠
心誠意才能得人心。
8. 課后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材料。
五、小結。
六、作業。
1. 補充格言.讀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興亡, 有責。
(4) ,蠟炬成灰淚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據意思寫格言。
(1)國家的興盛與衰敗,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2)人本來就會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3. 再寫二句你收集到的有關愛國與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顧茅廬》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用普通話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2.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1. 指名背上節課所學的格言。
2.簡要說說《三顧茅廬》的主要內容。
二、揭示教學內容。
同學們,剛才大家談的《三顧茅廬》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書,
它iL我們懂得了歷史,還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這節課,我們口語交際
的內容就是(板書)推薦一本好書。
三、進行口語交際。
1. 釋題:推薦是向別人推舉介紹的意思。
2.討論: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3.匯報:一本好書應該語言優美,內容豐富。
4.回憶你自己讀過的書,想想介紹哪本給同學。
5.在小組內交流介紹你讀過的好書。
(1)可以說說書的主要內容。
(2)也可以談談你對這本書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
(4)與看過這本書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組推舉一個代表到班上匯報。
7.評評誰說很好。
四、同學之間交換看別人推薦的好書。看后說說自己的意見。
五、向家人介紹你今天在班上聽來、看到的好書內容。
六、小結。
好書是人類的好朋友,它讓我們增長知識,懂得道理。我們應該不
斷地多讀好書。
七、作業。
l. 利用課外時間每周讀一本好書。
2.好生可試著用一段簡短的話寫寫書的內容、你對書的看法和書給你帶來的幫助。
3.建議每周讀一本好書,并摘錄好詞句。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 能認真寫不限題栽的作文。
2. 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教學內容。
完成習作部分內容。
二、齊讀習作要求,明確要求。
1.不出題目,不規定內容,自由寫。
2. 可寫景,寫事,寫入,寫心里話,寫想象作文
3.動筆前要先認真思考,把最想告訴別人的話寫出來。
4.作文要具體、清楚。
5.不寫錯別字。
6.自己定題目。
7.修改不滿意的地方。
三、寫前談話,拓展思路。
1. 同學們,每一天我們都會遇到快樂和傷心的事,你們還記得嗎?
說給同桌聽一聽,注意把這件事講清楚.要讓別人聽得懂。
2.每人忍考三分鐘,發言三一五分鐘。同桌可互相提醒、補充。
3.師聽取后可邀請一、二個口齒較清楚,發言較流利的同學上來試說說,全班幫他補充。
4.試著像這兩位同學一樣.再把剛才所說的事補充修改一下。
四、動手把剛才說的事寫下來。可以邊寫邊修改,也可以寫好后讀一讀,邊讀邊改。
五、作業。
繼續寫作。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欣賞別人的好作文。
2. 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過程
一、師就批改情況簡要回顧一下本單元寫作情況。
二、欣賞好文。 (一、三篇)
1. 投影佳作。
2 .指名讀。
3.說說該習作好在哪(字詞、句、布局謀篇、內容)。
4.指名讀讀自己習作中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
三、修改病文。
1.出示病文(投影)。
2.自由讀病文,指出病文毛病所在。
3.說說如何修改。適當教給學生一些常見的修改符號,如:
改錯字:在字的四周畫 ,同時在錯字上面寫上正確的。
刪除字:在余字的周圍畫 。
添加字:在需要添加文字處畫 ,引到空白處畫一個方框,框中寫上要添加的字。
換順序:用 劃過來。
4.再話修改后的習作,比較。
5.動手修改自己或同桌的習作,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
繼續修改自己的習作,并抄正。
教學后記:
年 月 日
語文教案模板 篇1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本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2、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體味本詩的韻味。
3、培養新詩鑒賞能力
二、預習:
1、 強記字音:
灰燼( ) 依偎( ) 搖曳( ) 睫( )毛 瞳( )孔 惆悵( ) 輕蔑( ) 脊( )骨 給( )予 不屈不撓( )
2、 辨音辨形:
搖曳( )—拽( )拉 睫( )毛—捷( )報 給( )予—給( )以 瞳( )孔—潼( )關 撞( )擊—經幢( ) 惆( )悵—稠( )密—未雨綢( )繆—鳥聲啁啾( )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要求:明確每節的主要意思結構脈絡
明確:課文基本結構:
1—2節:
第3節:
第4節:
第5節:
第6節:
第7節:
四、分析鑒賞,把握主旨
(一)揣摩語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 蜘蛛網—— 爐臺——
灰燼的余煙—— 美麗的雪花——
第2節: 紫葡萄—— 深秋的露水——
鮮花—— 凝露的枯藤——
第4節: 腐爛的皮肉——
第5節: 脊骨——
2.比喻的用法:
問題:分析第三節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二)表現形式
本詩在表現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確:
語文教案模板 篇14
《剝豆》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母愛的無微不至,獲得敢于挑戰、自強自立等樂觀積極的生活體驗。下面是《剝豆》的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讀理解詞語“瞻前顧后、執著”等。
2、品讀課文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的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說話練習,加強感受,積累語言,體會細節描寫的表達效果。
3、以讀悟寫,以寫促悟,讀寫結合,遷移運用文中細膩的心理描寫,展開想象,練習補寫“心生憐愛”。
設計意圖
科學解讀教材,首先必須正確解讀,實事求是解讀。本文內容貼近生活實際,理解并無大礙,但文章出現的幾個生字新詞卻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安排預習,只有學生自己查字典獲取的才是印象深刻的。科學解讀教材,還必須準確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此文結構清晰,由剝豆的小事表現了母親對孩子細膩的愛,更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自信、大氣,敢于挑戰,自強自立的少年形象。我們面對的好多學生不就是缺少這樣的品質嗎?于是,我們的情感目標果斷地定位于學生勇敢面對生活的體驗。另外,作為選讀課文,我們還應該透過課堂教學給學生以自主閱讀的方法。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程度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個。”他還說:“惟有特別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讀多寫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對于這個‘怎樣’如果不能切實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此課時教學,我們就是根據這些想法去設計實施的。
預習要求
借助字典讀通課文,嘗試理解新詞。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2、讀課題,正音剝(bāo)并板書,師解釋詞意:去皮,去殼時讀(bāo)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2、以“剝豆”為線索輻射全文,理順脈絡。
三、導讀重點,落實訓練
3、導讀母親“瞻前顧后”體會母愛細膩
(1)板書:慢—快—緩—緊齊讀
(2)按句式說話訓練,體會母親的想法
剝豆時我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
(3)補寫“心生憐愛”
“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想著,剝豆的動作不覺又緩了下來。
(4)說說“瞻前顧后”的意思。
(5)師:作者只用了四句話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場精彩的剝豆比賽,主要進行了細致的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板書)
(6)指讀母親賽前和賽后的表現(板書:抓和淡化結果)出示6句
4、導讀兒子的表現
(1)師:從兒子的表現中可以讀出這是個怎么樣的兒子?
用什么詞語概括?
賽前:自信、大氣板書:按
賽中:認真、執著板書:手不停歇
賽后:輕松、坦然板書:量笑
(2)朗讀感悟
四、提升明理
3、三次引讀明理
五、總結拓展
2、簡介畢淑敏:
畢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1年。1980年轉業回北京。從事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現在,為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
語文教案模板 篇15
教學目標
1.介紹一種風俗,或寫一寫你參加的一次風俗活動的經歷。
2.明確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挑選能夠突出風俗特點的材料來寫。
3.分清詳略,學會抓住特點介紹家鄉的風俗的方法。
教學重點:明確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挑選能夠突出風俗特點的材料來寫。
教學難點:分清詳略,學會抓住特點介紹家鄉的風俗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展示各民族民風民俗圖片)“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2.如果要讓你介紹一種家鄉的風俗,你會選擇介紹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
3.導入新課:現在,讓我們用文字來把家鄉特別的風俗介紹出來吧!(板書:家鄉的風俗)
二、啟發思路。
1.介紹之前,說一說你為什么選擇這種風俗。(學生自由討論)
2.匯報討論成果。
(1)要介紹的風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3)你將把哪一部分作為重點去寫?
3.根據你要介紹的風俗特點,你打算擬定什么題目?
(1)寫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稱作為作文題目。
(2)可供選擇的題目:《春節習俗》《家鄉的春節》《歡度 節》
三、習作指導。
1.整理思路:學生先打草稿,確定自己想寫哪一種風俗,想想它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2.回憶本單元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抓住重點課文,以《北京的春節》為例進行指導。
出示課文片段欣賞: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夜飯,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教師點撥:這一段采用“總—分”的結構寫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熱鬧”,后面的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從味、色、聲三個角度描寫老北京除夕的風俗習慣。“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氣味到色彩再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的描繪,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
3.寫作技巧點撥。
(1)要把風俗活動的各個環節寫清楚,重點描寫活動現場的情況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順序寫。一般先簡要地交代風俗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內容,然后詳寫參加活動的經過,最后寫活動的結果及感受。可以把風俗的特點或來歷自然地穿插在合適的地方。
(3)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可以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寫。風俗活動中發生的事情很多,寫時既要對群體活動的情景做總體描述,也要對其中的個體作具體的描述。對最能表現文章中心的內容要詳細描寫,其余部分可一筆帶過,這樣可以使文章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4.寫自己對風俗活動的看法,可以用夾敘夾議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注意要有理有據,論證充分。
5.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習作點評。
選出兩三篇比較優秀的作文,在全班進行點評。習作的重點在于講清楚所寫的是什么風俗,內容詳略得當、特點突出,語言通順恰當,等等。
五、小結。
學生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風俗,選取不同材料,運用抓住特點描寫風俗的方法,介紹出家鄉的風俗活動,詳略得當,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將你的習作與同桌交換,看看你們能不能根據對方的文字描寫,勾畫出對方習作中所刻畫的家鄉的風俗特點。(看看是否詳略得當)
板書設計
習作:家鄉的風俗
抓特點 詳略得當
1.本次習作,鑒于學生對家鄉的風俗知之甚少,沒有生活基礎,課前可先讓學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課堂上對于習作內容深入討論,也有助于拓展學生習作思路。
2.對于家鄉的風俗的介紹,學生還缺乏深刻的理解,對于一些場景的敘述過于簡略,學生對于習俗的來歷、一些節日的象征意義缺乏了解,缺乏實際體驗。
語文教案模板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0個字。能正確讀寫“流淌、秘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敘述課文中關于宇宙另一邊的秘密。
3、結合課文第8、第9自然段,仿寫創作,仔細體會想象的奇妙和有趣。
4、感悟作者豐富的想象力,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5、積累文中想象力豐富的語句。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種方法朗讀課文,抓住文中的重點句,體會課文的語言美和想象的奇妙。
2、根據課文的段落進行仿寫和創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中優美段落的反復朗讀,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激發學生觀察、思考生活,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交流宇宙另一邊的秘密,體會作者奇妙的想象力。
【教學難點】
1、仿照課文的描寫,和同學交流想象宇宙另一邊還有哪些秘密。
2、發揮想象力,模仿創作和編寫宇宙另一邊的故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提前收集關于宇宙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會用自己的話描述課文寫的宇宙另一邊的秘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板書:宇宙
同學們,誰能說說自己對宇宙的了解?宇宙里都有什么呢?(學生交流)
幻燈片出示:
宇宙:
①天地萬物的總稱。
②天文學的“宇宙”概念指總星系,是人類的觀測活動所涉及的最大物質體系。
我們所知道的所有事物都處于宇宙中,人類至今還無法確定宇宙的邊界。除地球之外的宇宙還沒發現生物的存在。這就很奇怪了,在宇宙的另一邊會有什么呢?請同學們開動大腦,好好想一想。(學生交流)
板書:宇宙的另一邊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6課,看看宇宙的另一邊到底有什么。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交流對宇宙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調動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師課件出示初讀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初讀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畫出要求會認的、會寫的字和詞語,多讀幾次,讀準確。畫出不懂的詞語,并猜猜這些詞語的意思。
(3)想一想,本文寫了什么內容?
(4)獨立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
2、考考大家剛才讀得怎么樣。瞧!詞語來了,快和它們打聲招呼吧!
課件出示會認字詞:
浩瀚汩汩氣喘吁吁紙鳶穿梭尷尬拜訪
(指生讀詞,一生領讀,其余生跟讀。)
師重點幫助學生識記易錯難記的字,如不要把“氣喘吁吁(xūxū)”讀成“氣喘吁吁(yūyū)”。
課件出示會寫詞語:
流淌秘密一棟樓梯鈴聲乘法思緒
一篇穿越
課件出示詞組:
浩瀚的星空汩汩流淌茫茫宇宙
課件出示古詩名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雨貴如油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師:讀了這些詞語和詩句,你的心情怎么樣?(美、奇妙)
設計意圖:
在詞語中認讀生字,給學生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和理解。通過朗讀本課優美的詞語和詩句,激發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
三、整體感知。
課文中不但有優美的短語,還有我們喜歡的詩句,看來宇宙的另一邊真的非常有趣。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宇宙的另一邊到底有哪些秘密。在文中畫出有關詞語或句子,看誰畫得又多又準確。
課件出示:自由朗讀課文,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全班交流:
1、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板書:秘密)
學生回答后小結:宇宙另一邊所做的事情和我們相反,發生的現象也和我們不一樣。
2、讀了課文,你覺得宇宙的另一邊怎么樣?用一個詞來描述一下。
示例:有趣奇妙好玩(板書:有趣)
3、接下來我們一起去有趣、好玩、奇妙的宇宙遨游吧。
(師讀)我趴在窗臺上,看著浩瀚的星空。
星光灑進我的眼睛,在我身體里汩汩流淌,告訴我一個秘密:(學生接讀第二自然段)。
4、同學們讀得真好,星光告訴我們的秘密是什么呢?
課件出示:
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
(1)“倒影”是什么意思呢?(板書:倒影)
倒立的影子。
(2)同學們一般會在什么地方發現倒影呢?(水邊)
(3)同學們仔細地觀察過倒影嗎?它有趣嗎?倒影和現實什么是一樣的?什么是不一樣的?
5、宇宙的另一邊和這一邊一樣的是什么?不一樣的又是什么呢?學生再次齊讀第二自然段。
6、在宇宙的另一邊,具體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下一節課我們再一起細細品讀。
設計意圖:
在整體感知課文,理解宇宙另一邊的秘密的基礎上,品讀第二自然段,抓住本文想象的關鍵詞“倒影”,結合生活中實際觀察到的倒影現象,感受想象的奇妙。
四、指導寫字。
1、順勢指導“棟”“鈴”“越”的書寫,“棟”字的右半部分是“東”,“鈴”字的右半部分是“令”,不要寫成“今”,“越”字上面不要忘寫點。
2、學生練習書寫。
3、展評,糾錯。
設計意圖:
鞏固生字新詞。
五、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不但讀了本課的詞語,還了解到了宇宙另一邊的秘密,課后要多讀讀課文,品味宇宙另一邊的奇妙。
【板書設計】
16宇宙的另一邊
秘密倒影有趣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抓住在宇宙另一邊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引導學生仔細朗讀,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重點朗讀第8、第9自然段,調動學生模仿創作的欲望。
3、引導學生思考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填空:
浩瀚的(星空)汩汩(流淌)茫茫(宇宙)
課件出示古詩名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雨貴如油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課文寫的宇宙另一邊的一個秘密是什么?
課件出示: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板書:秘密倒影)
3、你覺得宇宙的另一邊怎么樣?用一個詞來描述一下。(板書:有趣)
設計意圖:
在復習優美短語和古詩名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走進課文;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學生朗讀課文的主動性。
二、欣賞有趣的事情。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你覺得哪些秘密有趣?畫下來,讀一讀,說說有趣在哪里。
2、交流有趣的段落。
(1)請同學們讀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每個人限讀一段,說說為什么喜歡。
引導學生交流讀后感受,體會作者想象力的豐富。(板書:奇妙)
(2)請同學們仔認真思考,課文第3~6自然段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朗讀比較有趣呢?
提示:分兩組,一組朗讀宇宙的這一邊;另一組朗讀宇宙的另一邊。
師生對讀或兩名(組)同學對讀。
(3)接下來,我們一起評價一下宇宙另一邊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交流后歸納:他們上的數學課。
(4)自由朗讀第8、第9自然段,說說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交流:再現情景,想象雪地里孩子們玩耍的場景,想象古詩句描繪的畫面。
(5)指名讀第8、第9自然段。
交流后歸納:數學課按照我們語文課的方式來上,豐富、有趣,孩子們學得很開心。作者的想象合情合理,而且富有哲理。
板書:富有哲理
(6)讀了這兩段,老師看到很多同學都躍躍欲試,你是不是也想到了很多古詩句?那么接下來根據課文第9自然段,選一個合適的季節,利用我們學過的古詩詞,創作一段文字。
交流后,課件出示:
乘法是這樣的:“孟夏四月”乘以“小荷才露尖尖角”,再乘以“水光瀲滟晴方好”,等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又等于“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數學課上得這么有趣,那宇宙另一邊的語文課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朗讀第11自然段。
交流:想象力越豐富,作文寫得就越好。
(7)全班齊讀。
課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邊,加法是這樣的:大地萬物加上一場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時,無數的孩子會從家里沖出來,打雪仗、堆雪人、滑雪……這樣,大地萬物加上一場大雪又等于無數孩子的節日。
乘法是這樣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兩枝”,再乘以“春雨貴如油”,等于“春風又綠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最后等于“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設計意圖:
讓學生反復誦讀喜歡的段落,感受想象力的神奇,進而激發學生模仿創作的欲望。
三、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1、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怎樣才能知道更多呢?
課件出示(齊讀):
趴在窗臺上,看著浩瀚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飛到那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再去拜訪宇宙另一邊的那個“我”。
2、接下來,給大家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閉上眼睛,想著浩瀚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飛到那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找到宇宙另一邊的那個自己,說出你的秘密。
課件出示:
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和同學交流,看誰的想象更奇妙。
提示:也可以從別的角度來編寫,比如根據自己讀過的童話,想象要合情合理。
3、同學們交流后,課件出示示例:
宇宙,如此浩大;宇宙,閃閃的銀河,渺茫無際。星星是小行星?還是隕石?在宇宙的另一邊可能存在著“童話星”。
在那里,住著白雪公主、王子、灰姑娘、睡美人、小紅帽……他們幸福地生活在那個五顏六色的星球上。早上,朝霞由紅變橙,新的一天來臨。大伙聚集在廣場上舉行大型舞會,大家都有自己的舞伴,盡管搭配有點不當,比如:小紅帽配大灰狼。是不是很好玩?但他們仍然很快樂。就這樣,從早到晚。夜幕降臨,童話星全城戒備。
童話星里的小伙伴們就這樣每天舉行活動,快樂地玩耍……
設計意圖:
設置情景,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積累,編寫宇宙另一邊的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遨游了宇宙的另一邊,感受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不得不感嘆:想象力真的很神奇。怪不得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課件出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
那么,怎樣才能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呢?首先,我們需要有豐厚的知識儲備。然后,我們要勤動腦、多思考。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利用我們的知識開發我們的頭腦,相信我們的奇思妙想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板書設計】
16宇宙的另一邊
秘密倒影
有趣奇妙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