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課堂教改100條
62、學校工作以教學工作為主,教學工作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為主,提高效率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主。
63、講練關系:所謂精講精練,就是講難點、講聯系、講規律、講遷移;練思維、練方法、練基本功、練能力。所謂寓講于練,就是能以練代講的,就只練不講,必須講的也盡量在講中寓練。練的目的是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練的內容要序列化,練的方式要多樣化,練的方法要科學化。練的題目要活,數量要少,質量要高。
64、課堂教學要注重“三講清”、“三著眼”。
三個講清:(1)講清概念;(2)講清聯系;(3)講清作用。
三個著眼:(1)著眼于雙基;(2)著眼于當堂消化;(3)著眼于中差生。
65、過去在教學上有一個比喻,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這個比喻側重從知識多少來說,實際上先進的教學應該引導學生找到水源。老教法是教師抱著學生走,新教法是教師指路,學生走路,而最先進的教法應該是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66、課前預習找難點,上課聽講抓關鍵,課后復習摸規律,典型習題反復練。
67、抽象概念形象化,零亂知識系統化,系統知識規律化,枯燥知識趣味化,易記知識歌訣化,相似知識對比化。把培養學習興趣作為學習入門的向導。
68、培養學生記憶的幾種方法:(1)重復記憶法;(2)分類記憶法;(3)對比記憶法;(4)規律記憶法;(5)歌訣記憶法;(6)圖表記憶法。
69、指導學生復習必須讓學生牢牢把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一環節。學生要想取得優異成績。必須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礎知識要連成線,穿成串,結成網,形成體。同時還要讓學生注意掌握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訓練點、教育點、忽略點、空白點,如果要應考,還必須準確地判斷考點,牢固地掌握考點。
70、復習乃學習之母,通過復習使基礎知識連成線,穿成串,結成網,形成體。防止不熟不牢不活不鞏固。防止失之過快,食而不化,欲速不達;防止失之過慢,沒有緊迫感。防止失之過多,防止失之過少。
71、指導學生復習應該達到:分散知識系統化、系統知識規律化、基本技能綜合化,基本方法效率化。
72、中學生學習十法:(1)比較法;(2)列表法;(3)(歸納法;(4)命題法;(5)規律法;(6)賞析法;(7)圈點法;(8)評點法;(9)梳理法;(10)創新法。
73、中學生復習十法:(1)學生命題法;(2)知識分類法;(3)發現疑難法;(4)強化訓練法;(5)掌握規律法;(6)舉辦講座法;(7)交流經驗法;(8)整體系統法;(9)逐漸提高法;(10)組織競賽法。
74、現代教學目標管理要求;教材目標化、目標問題化,問題要點化,要點練習化,練習應用化。
75、《禮記》上記載:“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莫同也”。意思是學習的人常犯四種過失,有的缺點在于學得過多,有的缺點在于學得過少,有的缺點在于把學習看得太容易,有的缺點在于停止不前。這是人們心理各有不同。當老師的要“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今天我們更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規律的研究。
76、指導學生學習,必須從非智力因素入手,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思想動向。要引起動機,激發興趣,堅定信心,培養意志,使學生智力水平得到正常發揮。在學習過程中非智力因素起著調節和主導作用。
77、不論采用什么學習方法,都要體現以下學習原則:(1)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目標計劃原則;(2)溫故知新,熟能生巧的發展遷移原則;(3)專心致志,鍥而不舍的持之以恒原則;(4)博學多聞,知識在于積累的原則;(5)獨立思考,刻苦自學,工夫不負有心人原則;(6)不恥下問,學而不厭的虛心求教原則;(7)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理論聯系實際原則;(8)系統掌握,探求規律的提高效率原則。
78、教學藝術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學效果的根本條件。中小學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注意教育,不要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以外的事物上。
79、要鼓勵學生提問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是學生創造性想象力的標志。
80、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去探求新的知識。溫故而知新;這是教學的基本規律及最高技巧。
81、幼兒教育,以游戲教育為主。小學教育以愉快教育為主。愉快教育要求在愉快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得到愉快。愉快教育,以愛為前提,以愉快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以發展為目標。中學教育以和諧教育為主,溝通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創造教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探索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的正確途徑。
82、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動力,是指導教學發展的指揮棒,是調動教書育人積極性的基本手段,是深化教學改革強有力的措施。
83、教學評價不是為了單純判斷教學的好壞優劣,排個名次,而是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目標導向作用、鼓勵奮進作用、反饋矯正作用和區別分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