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語文教學活動
在學校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總結探索了10項語文教學的基本活動形式:一是讀。包括朗讀,默讀,瀏覽,還有課外閱讀。讀不只是理解文章的主要方法,更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是背。主要指背誦。背誦好的詞語,段落,古詩詞,名言警句等,它是教學的最有效方法,要加強對背誦方法的指導。
三是寫。片段仿寫,也包括摘錄好詞好句,還有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
四是思。包括對問題的思考,對文學內容的理解,想象力的培養和對問題的質疑。
五是講。包括教師的講解,學生的回答。
六是聽。主要聽教師講課,聽學生的回答。
七是劃(畫)。“劃”是指在書上圈劃重點詞句,“畫”是指畫出文中描繪的情景。
八是查。指利用工具書,查找相關資料,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九是辯。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和討論,培養反應能力和表達技巧。
十是演。再現文中情景,編演課本劇等。
以上列舉的十種實踐活動方式,我們在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靈活運用。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活動方式。十種活動方式也是按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排列的,讀、背、寫,是主要的方式,應多運用。其他方式可有選擇的運用。在完成教學目標時,也可以幾種方式綜合運用!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只有把人文素質的養成滲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中貫徹人文精神,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充滿崇高的理想情,充滿創造力、想象力的語文學科自會真正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