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反思
《我給江主席獻花》生動地記敘了“我”隨著歡迎隊伍在啟德機場等待江主席的到來,并給將主席獻花的情景,表達了“我”對國家領袖的衷心愛戴以及在回歸祖國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的無比激動和欣喜。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如:
在“回歸”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恥辱的香港人,首次歡迎自己的國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動萬分呢?
這個反問句高度概括了“我”和歡迎隊伍熱烈歡迎江主席的動人場面。“欣喜若狂”是形容非常高興的意思。理解這個句子要聯系香港百年來被英國人統治喪權辱國的歷史,知道了香港同胞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原因是洗刷了百年恥辱,香港又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香港人民備受欺凌的屈辱歷史將一去不復返了;香港同胞首次在這片土地上迎接自己的國家元首。
我走上前去,把一束鮮花獻給了江主席。他望著熱淚盈眶的我,微微地俯下身,愛撫地把我擁進他寬大溫暖的胸懷。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情不自禁地踮起腳尖,在他老人家的臉頰上吻了一下。江主席親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依偎在領袖身旁,久久不愿離去。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鏡頭,真切感人,作者生動地描述了“我”給江主席獻花時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獻”、“踮”、“吻”、“依偎”等動詞表達了“我”對江主席的愛戴。“望”、“俯”、“擁”、“拍”等動詞表達了江主席對我的“愛撫”。
句子“失散多年的孩子”暗指被英國人占領、統治百年的香港;“母親的懷抱”暗指祖國這個大家庭;“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隱喻香港回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句子洋溢著香港回歸祖國后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