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精選8篇)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四至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聯系生活、結合語境或通過查工具書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及重點詞語,如:秩序井然、頻頻、欣喜若狂、洗刷恥辱、偎依、愛撫等。會用“秩序井然”、“滿面春風”造句。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通過讀與品,學會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本課是新增的一篇課文,帶有著一些政治色彩與意義,對信息暢通時代的孩子來說,這篇課文的表面理解并沒有太多的難度,難點在于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之后隱藏著太多的歷史與政治背景,值得點撥,引導理解,進而體會小作者的心情,從而從更深廣的角度讓學生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激發起對祖國之愛。在國慶長假前夕這一課教學無疑是有意義的。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通過讀與品,學會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引導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這個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時間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母案 子案
板塊一:聯系舊知,導入新文
1.同學們,還記得三年級時我們曾學過一篇課文《“東方之珠”》嗎,你們一定記得這“東方之珠”指哪兒嗎?(香港)
2.對于香港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回顧:香港著名風景點、曾經的歷史、回歸日,那你你知道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是誰?板書:“董建華”,教學生字“董”(猜謎語:千里草,三國謎語:千里草,十日卜,不得生)(現任是曾蔭權)
3.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領導來到香港和英方政府舉行交接儀式,在香港的啟德機場,中央代表團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隊員姜咪咪(板書:姜咪咪)
母案 子案
代表香港青少年給江主席獻花(板書:給江主席獻花),事后姜咪咪寫下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作文《我給江主席獻花》。(板書:我)
4.讀課題。(讓學生談談對本文預習后的了解)
板塊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學分段落
1.檢查預習情況,組織交流。
(1)檢查課文朗讀:共幾個小節?指名分節讀課文,學生互評及正音。
(2)檢查生字詞:
啟德機場、紅地毯、秩序井然、隊伍、頻頻、洗刷恥辱、愛撫、滿面春風、淅淅瀝瀝、臉頰、舷梯、踮起腳,多種形式讀生詞
(3)指導重點詞語的書寫:頻、毯
(4)再讀課文,思考課后第四題:按照下面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①“我”和歡迎隊伍在機場等待江主席;②“我”給江主席獻花;③“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可概括為“獻花前”——“(獻花)”——“(獻花后)”
2.再讀課文,把握整體。
3.寫作很多時候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情與感受,瀏覽課文,找一找:哪些詞語能表達小作者江咪咪與當時的人們的心情“激動萬分、無比興奮、欣喜若狂、熱淚盈眶、幸福”(結合板書),再讀,想想人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作業:抄寫并記憶課文中重點詞句,并熟讀課文,了解這篇文章的相關背景)
板塊三:品味悟情,深入探究
1.學習第一段(1—7)獻花前
(1)教師語言導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個世紀過去了,香港就像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動,讓我們和香港人民一起來體會。
(2)自讀一至七小節描寫獻花前的部分,思考:
①6月30日下午天氣怎樣?從哪兒看出?
②從“我”和董建華伯伯的交談中,你了解了獻花小姑娘的哪些情況?
③找出人們與我等待中央代表團的句子,細細讀讀,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母案 子案
(3)學生交流:
重點指導第三小題,引導學生體會當時人們興高采烈、秩序井然(結合用秩序井然造句),作者興奮、激動的心情。
出示重點句:“我捧著準備獻給江主席的鮮花,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竟顧不得擦一下臉上的雨水。”
指導方法:
誰來把“我”的心情讀出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又高興又激動呢?現在請你們拿起筆在書上畫出最能體現她這種心情的詞語。 “我”的心情為什么這樣興奮、激動?學生談感受。
過渡:人們僅僅是今天在等待嗎?長久等待了一個世紀,來了,來了,中央代表團的專機出現了,人們的心情更加激動,誰來讀。
2.學習第二段(8—11)獻花
(1)說說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當時人民的激動的心情?
“來了!來了!”是啊!簡單的四個字兩個感情號,卻蘊藏了深厚的感情,我們比比看誰讀得好。
“立刻沸騰起來”,什么叫“沸騰”?你們能想象一下這個沸騰的場景嗎?(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2)幻燈出示第9自然段內容。
①指名讀。這一自然段幾句話(四句話),寫了幾方面內容(三方面內容),按“這一自然段先寫……再寫……最后寫……的句式說主要內容。
②理解重點句子。請同學們把江主席一下飛機的動作劃出來?從這些動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相機理解詞語:頻頻、滿面春風、穩健)
③人們是怎樣歡迎江主席的?這又說明了什么?
④我們為什么這樣興奮?結合歷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話。
出示資料:
1840年英國發動侵華的鴉片戰爭。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永久割占九龍半島以南。
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和新界,租期99年。
母案 子案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相機理解:洗刷、百年恥辱、元首、欣喜若狂)
⑤指導感情朗讀:在這一段中哪句話的感情最為強烈呢?誰能來讀一下,把人們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哪個詞語要重讀呢?(怎能)
(3)自讀第10自然段,要求:自由練讀,思考下面的問題,畫出有關詞語。
“我”給江主席獻花時有哪些動作?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江主席是怎樣對待“我”的?這感受到江主席是怎樣的人?
重點指導: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指名讀,討論: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誰?“母親”指的是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指導朗讀。
(4)師述:百年的恥辱被洗刷了,香港這個游子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江主席是一個國家元首,他能這樣對待獻花少年,課文里的“我”怎能不興奮?讓我們帶著高興、激動、自豪、幸福的心情練習朗讀這段課文。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情感價值觀:
朗讀,激發學生愛戴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知識能力: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能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3、過程方法:
學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地學習;學會查閱、搜集、整理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重點:
學生抓住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質疑問難
1、曾學過一篇課文《東方之珠》,同學們知道東方之珠指哪兒嗎?(香港)
2、你知道香港的知識嗎?
學生介紹:香港的風景、歷史、回歸日
3、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來到香港和英方舉行交接儀式,在香港的啟德機場,代表團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隊員姜咪咪(板書: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給江主席獻花(板書:給江主席獻花),事后姜咪咪寫下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作文《我給江主席獻花》。(板書:我)
4、讀課題,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愿組成學習,教師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請你冒雨等待、激動獻花、幸福忘不了給課文分段。
2、學生自學,教師置身,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組發表意見,主要說說內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解決,又了哪些新的問題,問題想解決嗎。
4、解決學生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愿選擇課文片斷讀,同學說說聽了全文有感想。
2、學生發言。
四、書寫
毯、頻、董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
2、查閱、搜集、整理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課時
教學內容:
自主探究,體情悟道
教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3、朗讀,激發學生愛戴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學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地學習;學會查閱、搜集、整理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
學生抓住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觀看錄像
1、讀題
2、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當時人們是姜咪咪的心情?(板書:激動萬分、無比興奮、欣喜若狂、熱淚盈眶、幸福)
3、觀看錄象,展現香港回歸的過程。
教師語言導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世紀了,香港就像失去母親的孩子,倍受欺凌。,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香港多么激動,讓和香港一起來體會。
4、觀看后,學生說說的感受。
二、自學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體會激動、高興的心情。把能香港激動興奮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線劃下來。
2、四人,交流,長總結。
三、師生對話,體會香港的思想感情。
1、學習等待一。
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人們激動、喜悅的心情?
(1)師生交流:
秩序井然興奮激動竟
(2)理解:我捧著獻給江主席的鮮花,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竟顧擦一下臉上的雨水。
a、誰來把我的心情讀。(有感情地朗讀)
b、想一想,此時我的心情為高興、激動?
c、人們僅僅是在等待嗎?
d、過渡:長久等待了世紀,來了,來了,代表團的專機了,人們的心情激動,誰來讀。
2學習獻花
過渡:人們站在紅地毯兩側,心情是一樣的,都在興奮而激動地等待著江主席的到來,竟顧擦去臉上的雨水。盼著,盼著,代表團乘坐的專機降落了,此時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1)說說從地方可以看出,當時的激動的心情?
(2)理解沸騰起來了:你仿佛看到?聽到?
(3)理解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a、你是香港的百姓,你會怎樣說?(展現情景)
b、將的感情宣泄表達,再有感情地朗讀。
c、讓看看當時歡迎的場面。(中間可以插入錄象)
d、有感情地朗讀。
(4)理解在回歸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恥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的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動萬分呢?
a、請看資料:
1840年英國侵華的鴉片戰爭。
1842年英國強迫清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強迫清簽訂《北京條約》,永久割占九龍半島以南。
1898年英國強迫清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b、看了,你有感觸?
c、朗讀
d、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體會到?(百年恥辱、的、怎能)
e、朗讀。讀出自豪的心情。
3、學習忘不了
(1)我代表二百萬青少年獻花,心情激動,從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體會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現在指?母親指?
b、有感情地朗讀。
c、僅僅是我感到幸福嗎?
讀:我、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錄象,體會香港的喜悅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總結:為忘不了天?(我激動香港回歸祖國)
5、延伸:xx大(圖片)、澳門、中國臺灣等。
四、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3
教學:
1、情感價值觀:
朗讀,激發學生愛戴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知識能力: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能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3、過程方法:
學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地學習;學會查閱、搜集、整理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
學生抓住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
課文配套錄音帶、香港回歸的錄像帶,投影儀、錄音機、明膠片若干張、生字卡等。
教學: 共兩課時
課時:自學質疑,體會
課時:自主探究,體情悟道
課時
教學內容:
自學質疑,體會
教學: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4、學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地學習。
教學:
讀通讀順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質疑問難
1、曾學過一篇課文《東方之珠》,同學們知道東方之珠指哪兒嗎?(香港)
2、你知道香港的知識嗎?
學生介紹:香港的風景、歷史、回歸日
3、你知道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是誰?學習生字董記住董建華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來到香港和英方舉行交接儀式,在香港的啟德機場,代表團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隊員姜咪咪(板書: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給江主席獻花(板書:給江主席獻花),事后姜咪咪寫下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作文《我給江主席獻花》。(板書:我)
5、讀課題,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愿組成學習,教師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請你冒雨 等待、激動 獻花、幸福 忘不了給課文 分段。
2、學生自學,教師置身,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組發表意見,主要說說內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解決,又了哪些新的問題,問題想解決嗎。
4、解決學生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愿選擇課文片斷讀,同學說說聽了全文有感想。
2、學生發言。
四、書寫
毯、頻、董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
2、查閱、搜集、整理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課時
教學內容:
自主探究,體情悟道
教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3、朗讀,激發學生愛戴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學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地學習;學會查閱、搜集、整理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
學生抓住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觀看錄像
1、讀題
2、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當時人們是姜咪咪的心情?(板書:激動萬分、無比興奮、欣喜若狂、熱淚盈眶、幸福)
3、觀看錄象,展現香港回歸的過程。
教師語言導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世紀了,香港就像失去母親的孩子,倍受欺凌。,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香港多么激動,讓和香港一起來體會。
4、觀看后,學生說說的感受。
二、自學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體會激動、高興的心情。把能香港激動興奮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線劃下來。
2、四人,交流,長總結。
三、師生對話,體會香港的思想感情。
1、學習等待一。
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人們激動、喜悅的心情?
(1)師生交流:
秩序井然 興奮 激動 竟
(2)理解:我捧著獻給江主席的鮮花,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竟顧擦一下臉上的雨水。
a、誰來把我的心情讀。(有感情地朗讀)
b、 想一想,此時我的心情為高興、激動?
c、人們僅僅是在等待嗎?
d、過渡:長久等待了世紀,來了,來了,代表團的專機了,人們的心情激動,誰來讀。
2學習獻花
過渡:人們站在紅地毯兩側,心情是一樣的,都在興奮而激動地等待著江主席的到來,竟顧擦去臉上的雨水。盼著,盼著,代表團乘坐的專機降落了,此時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1)說說從地方可以看出,當時的激動的心情?
(2)理解沸騰起來了:你仿佛看到?聽到?
(3)理解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a、你是香港的百姓,你會怎樣說?(展現情景)
b、將的感情宣泄表達,再有感情地朗讀。
c、讓看看當時歡迎的場面。(中間可以插入錄象)
d、有感情地朗讀。
(4)理解在回歸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恥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的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動萬分呢?
a、請看資料:
1840年英國侵華的鴉片戰爭。
1842年英國強迫清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強迫清簽訂《北京條約》,永久割占九龍半島以南。
1898年英國強迫清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b、看了,你有感觸?
c、朗讀
d、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體會到?(百年恥辱、的、怎能)
e、朗讀。讀出自豪的心情。
3、學習忘不了
(1)我代表二百萬青少年獻花,心情激動,從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體會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現在指?母親指?
b、有感情地朗讀。
c、僅僅是我感到幸福嗎?
讀:我、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錄象,體會香港的喜悅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總結:為忘不了天?(我激動香港回歸祖國)
5、延伸:xx大(圖片)、澳門、中國臺灣等。
四、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4、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九自然段中的反問句和第十自然段中的打比方的句子是理解上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 錄象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能讀準字音、詞語,讀通課文。
2、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脈路。
3、學習第一段。
二、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1我給江主席獻花
2、交流:通過預習,你對課題了解了多少。
(如:課文里的“我”指的是誰?“我”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給江主席獻花?為什么給江主席獻花?)
三、初讀文章
1、同桌互相檢查預習的情況
2、老師檢查預習的情況。
(1)、檢查生字的預習。
a、抽讀詞語的卡片。
b、檢查對生字音的掌握情況。
瀝(li ni)頰(jia xia)踮(dian dian)吻(wen weng)
秩(zi zhi)頻(ping pin)恥(chi ci)
(2)、交流在朗讀中不理解的詞語,一起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進行解釋。
(3)、檢查長句子的朗讀情況。
a、香港特別行政區/ 首任行政長官/ 董建華伯伯/ 就站在我的身旁。
b、我/ 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 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 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指名朗讀,再一起朗讀)
四、再讀課文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組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讀錯字,基本流利,同桌互相評點。
五、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脈路。
1、出示段落大意,齊讀。
(1)“我”和歡迎隊伍在機場等待江主席。
(2)“我‘給江主席獻花,感到非常幸福。
(3)“我“忘不了這一天。
2、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改為:聽錄音,邊聽邊思考)
3、四人小組討論,按照段落大意劃分段落。
4、交流意見
第一段:第1~7自然段
第二段:第8~11自然段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六、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輕聲地朗讀文章的第一段
2、畫畫圈圈點點,在句子上做出相應的符號。
3、交流自學的收獲:
時間:
地點:
天氣:
人物:
人物的心情:
重點體會人物的心情,找出相應的詞語,內化成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先指名朗讀,再齊讀感受。
(興高采烈,秩序井然,興奮,激動,顧不得)
4、是呀!香港人民等待祖國的領導人物江主席的確是令人興奮激動的。小作者也不例外,并且今天他還遇到了他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下堂課繼續學習。)
5、細讀第3~7自然段
(1)、自由地練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指名說說你從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七、自主的以學習組為單位學習生字。
八、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2 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一、復習導入
1、讀題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板書:激動萬分、無比興奮、欣喜若狂、熱淚盈眶、幸福)
3、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我當時無比幸福的心情。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課文第一段,在等待江主席到來之際大伙兒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請你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有關句子。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過渡:人們站在紅地毯兩側,心情是一樣的,他們都在興奮而激動地等待著江主席的到來,竟顧不得擦去臉上的雨水。盼著,盼著,中央代表團乘坐的專機降落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1、輕讀第二段,你感受到每個人的心情是怎樣的?
2、交流
a第8小節,抓住“沸騰”,指導讀“來了!來了!”要讀出香港同胞等待中央代表團的急切之情。
b第9小節,重點指導讀江主席“滿面春風地走下舷梯,邁著穩健的的步伐向我們走來”,要讀出他心情的激動和興奮。
c第10小節,指導看圖
此時此刻,我有這樣的感受:
(出示: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你們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香港又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請看這些資料:
1840年英國發動侵華的鴉片戰爭。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永久割占九龍半島以南。
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和新界,租期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洗刷了百年恥辱,這說明祖國——
每一個中國人怎能不為之激動萬分、無比幸福呢!我們來看——(看圖:人們手拿——不斷地——)
歷史記下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幕,江主席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董建華相互擁抱、相互問候(看圖)
六、總結
七、作業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朗讀,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知識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3、過程方法:
學會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探索地學習方式;學會查閱、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小組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引導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這個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準備:
課文配套錄音帶、有關“香港回歸”的錄像帶,投影儀、錄音機、明膠片若干張、生字卡等。
教學時間:共兩課時
第一課時:自學質疑,初步體會
第二課時:自主探究,體情悟道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自學質疑,初步體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4、學會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探索地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讀通讀順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質疑問難
1、我們曾學過一篇課文《“東方之珠”》,同學們知道“東方之珠”指哪兒嗎?(香港)
2、你知道有關香港的知識嗎?
學生介紹:香港的風景、歷史、回歸日
3、你知道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是誰?學習生字“董”記住“董建華”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領導來到香港和英方政府舉行交接儀式,在香港的啟德機場,中央代表團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隊員姜咪咪(板書: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給江主席獻花(板書:給江主席獻花),事后姜咪咪寫下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作文《我給江主席獻花》。(板書:我)
5、讀課題,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愿組成學習小組,教師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請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動獻花”、“幸福忘不了”給課文分段。
2、學生自學,教師置身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組發表意見,主要說說小組內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又發現了哪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想解決嗎。
4、繼續解決學生發現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愿選擇課文片斷讀,其他同學說說聽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學生發言。
四、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毯、頻、董”
五、布置作業
1、繼續朗讀課文,爭取做到有感情朗讀。
2、查閱、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小組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自主探究,體情悟道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3、通過朗讀,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學會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合作、探索地學習方式;學會查閱、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小組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引導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這個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觀看錄像
1、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當時人們特別是姜咪咪的心情?(板書:激動萬分、無比興奮、欣喜若狂、熱淚盈眶、幸福)
3、觀看錄象,展現香港回歸的過程。
教師語言導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個世紀過去了,香港就像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動,讓我們和香港人民一起來體會。
4、觀看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自學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體會激動、高興的心情。把能表現香港人民激動興奮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線劃下來。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小組長進行總結。
三、師生對話,深入體會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學習“等待”一部分。
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人們激動、喜悅的心情?
(1)師生交流:
秩序井然興奮激動竟
(2)理解:我捧著準備獻給江主席的鮮花,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竟顧不得擦一下臉上的雨水。
a、誰來把“我”的心情讀出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b、想一想,此時“我”的心情為什么這樣高興、激動?
c、人們僅僅是今天在等待嗎?
d、過渡:長久等待了一個世紀,來了,來了,中央代表團的專機出現了,人們的心情更加激動,誰來讀。
2、學習“獻花”部分
過渡:人們站在紅地毯兩側,心情是一樣的,他們都在興奮而激動地等待著江主席的到來,竟顧不得擦去臉上的雨水。盼著,盼著,中央代表團乘坐的專機降落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1)說說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當時人民的激動的心情?
(2)理解“沸騰起來了”: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3)理解“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會怎樣說?(展現情景)
b、將自己的感情宣泄表達出來,再有感情地朗讀。
c、讓我們看看當時歡迎的場面。(中間可以插入錄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讀。
(4)理解“在回歸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恥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國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動萬分呢?”
a、請看這些資料:
1840年英國發動侵華的鴉片戰爭。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永久割占九龍半島以南。
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b、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感觸?
c、指導朗讀
d、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什么?(百年恥辱、自己國家的、怎能)
e、指導朗讀。讀出自豪的心情。
3、學習“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萬青少年獻花,心情更加激動,從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體會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現在指什么?“母親”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讀。
c、僅僅是“我”感到幸福嗎?
讀:我、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錄象,體會香港人民的喜悅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總結: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我激動香港回歸祖國)
5、延伸:xx大(圖片)、澳門、中國臺灣等。
四、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1、總結課文。
2、布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圍繞“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報,或開一個主題班會。
板書:
我給江主席獻花
等待 興奮激動
獻花 激動萬分
幸福 永生難忘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4)通過朗讀,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引導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這個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準備:課件
學會查閱、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小組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時間:共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基礎性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提高性目標] 查閱、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了解“前進中的香港”,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準備: 1.課件
2.預習課文,了解香港回歸。
教學重點:讀通讀順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質疑問難。
1.我們曾學過一篇課文《“東方之珠”》,同學們知道“東方之珠”指哪兒嗎?(香港)
2.你知道有關香港的知識嗎?
學生介紹:香港的風景、歷史、回歸日
補充閱讀 補充習題p15《莊嚴的歷史時刻》
3.你知道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是誰?學習生字“董”記住“董建華”
4. 1997年6月30日 ,江主席等中央領導來到香港和英方政府舉行交接儀式,在香港的啟德機場,中央代表團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隊員姜咪咪(板書: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給江主席獻花(板書:給江主席獻花),事后姜咪咪寫下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作文《我給江主席獻花》。(板書:我)
5.讀課題,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習興趣。
二.投影儀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三.自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愿組成學習小組,教師投影出示
自學指導: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兩遍。達不到要求的再讀一遍。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能蓋住拼音很快地說出課文中組成的生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請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動獻花”、“幸福忘不了”給課文分段。
2.學生自學,教師置身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3.教師檢測
(1)詞語
注意讀音:臉頰 、 秩序井然、踮腳、頻頻點頭、恥辱、舷梯、興高采烈
說說詞意:秩序井然、滿面春風
補充習題“一”
(2)句子:
在“回歸”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恥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國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動萬分呢?
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3)書后習題4
4. 全班交流。各組發表意見,主要說說小組內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又發現了哪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想解決嗎。
5.繼續解決學生發現的問題。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愿選擇課文片斷讀,其他同學說說聽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學生發言。
五.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毯、頻、董”。
六.作業
a類
1.繼續朗讀課文,爭取做到有感情朗讀。
2.補充習題(一、三)。
3. 習字冊第二面。
b類
查閱、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小組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板書設計:
我給江主席獻花
冒雨 等待 (1^7)
激動 獻花 (8^11)
幸福 忘不了 (12)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基礎性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3 .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鮮花時的幸福感。
[提高性目標] 反復朗讀文中的反問句和打比方的句子,體會其意思及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引導學生體會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恥辱之后回到祖國懷抱的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的心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這個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并交待學習目標.(同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3 .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香港回歸之時的自豪感以及給江主席獻花時的幸福感。
二.“ 雨中等待”部分
自學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a 閱讀自學指導: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找出答案圈畫下來.
1. 6月30日 下午的天氣怎樣?
2. 人們是怎樣等待中央代表團的?“我”又是怎樣等待的?
3. 從“我”和董建華伯伯的交談中,你了解了獻花少年的哪些情況?
b 學生緊張地自學.
c 回答上面的問題,同事指導學生抓住“興高采烈”、“又是……又是……”、“顧不得……”等詞句,理解“我”和人們冒雨等待江主席的急切心情。
d 指導朗讀第一至第七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三. “獻花”部分
過渡:長久等待了一個世紀,來了,來了,中央代表團的專機出現了,人們的心情更加激動。誰來讀。
1. 閱讀“自學指導”
(1)默讀第九自然段,按“本自然段先寫……又寫……最后寫……”的句式說說本自然段內容。
(2)畫出第九自然段的反問句,把它改成陳述句再讀一讀,比較哪種句式好,為什么。
(3)用圓圈和三角形分別標出9、10兩個自然段中描寫我和江主席動作的詞語,并體會從這些動詞中體會到什么。
(4)用波浪線畫出第10自然段中“我就像……流遍全身”這個打比方的句子,想一想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喻。
2. 學生按自學要求自學,教師關注學情。
3. 交流
(1) “在回歸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恥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國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動萬分呢?”
a.請看這些資料:
1840年英國發動侵華的鴉片戰爭。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永久割占九龍半島以南。
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
b.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感觸?
c.指導朗讀
d.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什么?(百年恥辱、自己國家的、怎能)
e.指導朗讀。讀出自豪的心情。(反問句比陳述句語氣更強烈。欣喜若狂、激動萬分、熱愛偉大祖國)
(2)“我”(獻、踮、吻、依偎 我欣喜、幸福 對江主席的愛戴)和 江主席(望、俯、擁、拍 江主席和藹可親,對“我”的愛撫)
(3)理解“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體會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現在指什么?“母親”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讀。
c.僅僅是“我”感到幸福嗎?
讀:我、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
d.觀察書27、29頁插圖,體會香港人民的喜悅的心情。
(4)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萬萬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四. 總結:
1. 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我激動香港回歸祖國)
2. 首尾呼應.(畫出對應的句子,體會作用注意運用:文章結構完整,加深印象.)
五. 作業
a類
1. 補充習題14頁第二題。
2. 造句:
秩序井然……
滿面春風……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b類
學會在自己的表達中運用反問句和陳述句,更好地表情達意。
板書設計:
5 我給江主席獻花
反問句 語氣強烈
打比方 欣喜幸福
首尾呼應
第三課時
語文實踐活動
課時目標
[基礎性目標] 1. 學會根據主題搜集整理資料
2. 了解香港的過去與今天,在小組、班級交流。
[提高性目標] 圍繞“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報。
教學準備: 課件
查找資料并整理。
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我了解的香港
出示學習目標:
延伸閱讀,了解香港.
二.出示 自學指導
1. 讀一讀自己搜集的資料,有所取舍.自己先練習發言準備.
2. 兩至三人一組交流,每個人都要說.要注意聽,提出修改意見.
三. 學生按要求自學,鼓勵每個孩子大膽交流.
四. 每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 并提示聽得同學進行點評,比如:講的內容、講時的聲音神態等
五. 作業
a類
再閱讀搜集到的不同的資料.
b類
圍繞“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報。
板書設計: 我了解的香港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理解生字詞及課文。
2、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教學準備:查閱資料,了解故事發生背景。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1 我給江主席獻花
2、質疑:
看了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
(可引導學生互相解疑或懸疑)
3、了解故事背景
討論:這個故事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
小結:1997年7月1日零時,我國政府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6月30日下午,、李鵬等中央領導人乘專機來到香港,參加與英方進行的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啟德機場,中央代表團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香港回歸,全國歡慶,舉世矚目。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⑴正確朗讀生字詞。
⑵讀通句子及課文。
2、檢測預習情況
⑴出示生字表,指名學生認讀,其他學生糾正。
強調讀音如下:
頻(pín)頰(jiǎ)踮(diān)秩(zhì)
⑵開火車讀詞語。
⑶同桌互相朗讀課文,隨機抽讀三節,對讀得“好、較好、一般、不熟”的同學分別以“☆☆☆☆、☆☆☆、☆☆、☆”表示。
⑷教師巡視,隨機抽讀。
⑸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⑹小結。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
2、通讀全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3、按照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⑴出示段落大意:
①“我”和歡迎隊伍在機場等待江主席。
②“我”給江主席獻花,感到非常幸福。
③“我”忘不了這一天。
⑵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方法。
⑶大組交流意見。
第一段:(1——7)
第二段:(8——11)
第三段:(12)
四、總結
1、我給江主席獻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秩序井然”、“愛撫”造句。
3、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錄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討論:你對香港回歸了解多少?
2、激情渲染,導語過渡。
二、學習新課
㈠、小組討論學習:
大家在“獻花前、獻花時、獻花后”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請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討論學習。)
㈡、檢測
1、提問:請問你想介紹什么時候的表現?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學習課文三部分。
2、細讀課文第一部分
⑴快讀課文,說說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地方,有什么人,當時天氣怎樣。
⑵提問:從“冒雨、興高采烈、秩序井然”這些詞可看出些什么?
指名回答
⑶從那些詞句還可以看出人們的心情很激動?
重點指導朗讀體會第二小節。
⑷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至7節,邊讀邊思考這幾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㈢細讀第二段
1、自由認真朗讀第二段,同桌討論:說說你能學到些什么?
2、觀看香港人民歡迎江主席的錄象片段,思考:
①江主席是個怎樣的人?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②怎樣理解“‘歡迎!……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動萬分呢?”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話。相機理解:洗刷、百年恥辱、元首、欣喜若狂)
3、提問:我和大家的心情怎樣?為什么這樣說?
⑴結合檢查自學情況,相機理解“問候”、“情不自禁”、“依偎”等詞語。
⑵理解打比方的句子。
①幻燈出示:
我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②自讀句子(多讀幾遍,直到弄懂為止),觀看香港回歸祖國交接儀式錄象,思考:
句中“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誰?“母親”指的是誰?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③相機板書:熱淚盈眶、情不自禁
④重點理解第10節并指導感情朗讀,師生共同評析。
㈣細讀第三段
1、出示第三段,齊讀。
2、討論:為什么“我”永遠忘不了1997年6月30日這一天?
3、小結
三、課后延伸
1、提問:在香港回歸后不久,什么時候誰又回歸了祖國?
2、述:
百年的恥辱被洗刷了,香港、澳門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可是中國還有一位游子在海外游蕩,他就是——中國臺灣,讓我們再聽聽這些海外游子的心聲。
3、欣賞歌曲《七子之歌》。
說說你心里的感受或希望。
4、作業:
課后請學生查閱、搜集有關資料,以“前進中的香港”為題先在小組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我給江主席獻花教學設計 篇8
5.我給江主席獻花
(上課時間:9月19、21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用“秩序井然”、“滿面春風”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給課文分段。
4.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課件
2.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預習要求
讀的要求:
1.把文章讀通順、流利。
思的要求:
1.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
2.思考,作為一名香港的中學生,在回歸祖國之際為什么如此激動。
查的要求: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清文章脈絡。
4.從相關語句中體會“我”獻花前激動興奮的心情。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
2.從相關語句中體會“我”獻花前激動興奮的心情。
教學難點:
1.理清文章脈絡。
2.從相關語句中體會“我”獻花前激動興奮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1.聽寫生字。
2.檢查朗讀。
3.交流關于香港回歸的資料。
(可讓學生談談他通過網絡或者家長,知道的一些清朝時中國的歷史現狀。)
二、理清文脈:
1.自讀課文,交流你知道的文章內容。
2.同桌合作完成課后第四題。
三、精讀課文:
總問題:找出描寫“我”和江主席的動作、語言、神態的詞句,說說你從中能夠讀懂什么?
第一段(1—7小節):
1.弄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讓學生用一句話把事件的幾個因素串起來。)
2.“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尤其讓學生抓住“我”的一些動作描寫來感受我的心情。)
3.分角色朗讀“我”和董伯伯的對話。
(讀對話時,注意任務的動作和神態。)
四、寫字訓練
董,草字頭約占整個字的四分之一。
秩、伍,都是左窄右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江主席的動作體會國家領袖的慈愛。
2、通過品詞析句,體會香港同胞回歸時的喜悅。
3、能用“秩序井然”“滿面春風”造句。
4、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1、通過江主席的動作體會國家領袖的慈愛。
2、通過品詞析句,體會香港同胞回歸時的喜悅。
教學難點:1、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精讀第二段(8—11小節):
1.畫出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談體會。
(1)在“回歸”的日子里……怎能不欣喜若狂?讀好這個反問句,感受人們激動萬分的心情。
2.反復朗讀體會,感受江主席對“我”的愛撫,以及“我”對江主席的愛戴。
3.指導學生理解“我就想……流遍全身”這個打比方的句子。
(1)生活中有過這種感覺嗎?
(2)為什么“我”會有這種感覺?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精讀第三段(12小節):
1.“我”為什么永遠忘不了這一天?
(與第一段首尾呼應。)
三、小練筆
1.假如你是一位香港同胞,請你寫一封信給江主席,表達你內心最想說的話。
四、板書設計:
5我給江主席獻花
愛戴愛撫
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本組編排了四篇課文《我給江主席獻花》《天安門廣場》《徐悲鴻勵志學畫》《虎門銷煙》。教師在教這四篇課文時,都應注意讓學生感受,體會并激發一種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我給江主席獻花》讓學生知道香港回歸的歷史,激發對國家領袖和祖國的熱愛之情。《天安門廣場》讓學生知道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徐悲鴻勵志學畫》讓學生體會徐悲鴻為祖國人民爭氣爭光,發憤努力,刻苦學畫的精神,教育他們要以徐悲鴻為榜樣,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虎門銷煙》讓學生認識虎門銷煙的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懂得天安門廣場凝聚著中國人民的血淚和智慧,她是新中國的象征,從而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初步了解課文的寫作結構,學習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5、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6、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激發學生愛戴國家領袖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懂得天安門廣場凝聚著中國人民的血淚和智慧,她是新中國的象征,從而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初步了解課文的寫作結構,學習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5、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時間:
5、我給江主席獻花2課時
6、天安門廣場2課時
7、徐悲鴻勵志學畫2課時
8、虎門銷煙2課時
習作22課時
練習2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