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丑小鴨》
課剛開始,鄭敏老師就用她溫柔甜美的嗓音帶大家進入了美麗的童話世界,再加上豐富多彩的媒體演示,令孩子們情緒高漲,同時也給后面的教學提供了興趣基礎。整堂課教師的設計密度合理、條理清晰,四大板塊的學習令學生真正獲得收效。
一、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欣賞了豐富多彩的動畫后,教師通過“這是一個關于 變
成 的故事。”這個填空,不但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是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學習生字。新教材的識字量多,所以教師利用了各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如:開火拼讀、男女生比賽讀、小老師帶領讀,還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交流記字的方法。
三、學習課文。教師對第一、二自然段的教學很透徹,讀、劃、寫,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四、指導書寫。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在于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和訓練上有所欠缺,教學手法上還不夠新,造成后來的課堂氣氛有些沉悶。
對聽課后的思考:新教材配套媒體給教學帶來的弊端。
新教材課程有配套的媒體輔助教學,所以不可避免的教師就會按部就班,按照媒體演示進行教學,可能會使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漸漸淡薄,過多的依賴教案和媒體了,教師的特長也難以得到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