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呼喚新型師生關系
在學校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學過程 中教師與學生的關 系,師生之間的關系決定著學校的面貌。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 ,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較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傳統的教學中,主張“師道尊嚴”,教師至高無上,對于求知的學生來說,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的獨立性喪失了,實際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個性的摧殘。發展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走改革創新之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既是素質教育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
作為教師來說,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作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擁有學生的愛,是為師享受不盡的財富。只有擁有學生的愛,才能笑得燦爛,才能自信,才能感受幸福。美國的卡內基工業大學曾分析過一萬名在事業上卓有成就者的檔案,結論是:知識和專門技術在這些人的成功因素中只占百分之十五,而百分之八十五的成功因素取決于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個人的事業成敗與否,人際關系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傳統觀念,無形之中疏遠了師生關系,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才能實現雙贏,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既要在學生中有威信,又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平等、發展的精神。
在師生共同建立的人際關系的過程中,必然受到來自各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姑從以下方面作些探 討。
(1 )樹立威信
“人不可貌相”這一古訓雖為古今中外東西方人士所普遍接受并認可,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不 由自主的“背道而馳”。人們不得不承認,天生麗質者無論在家庭或社會上確實具有一種令常人自嘆弗如的魅 力。 “美貌的心理效應 ”是客觀存在的,“以貌取人”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不足為奇,只不過是表現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有經驗的教師都會十分注重個人的儀表形象。
其次,更要注重加強自身文化修養,提高文化素質,塑造美的氣質 ,表現出優雅的舉止、風度。再次 ,教師要注重上好第一次課,組織好第一次活動。隨著師生雙方熟識成度增強,感情加深,雙方的相互認知又 進一步趨向深刻和穩定,師生交往的態度變得更加堅定,因此易建立穩固良好的師生關系。
(2)注意完善個性
要襟懷坦蕩。“教室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對學生所犯錯誤要有寬容之心。要耐心教導,幫助他認識自身的錯誤之所在,并且有的學生可能會再犯,不要一味指責批評,而要給他多一些的機會去改正。只有這樣才會最終贏得學生的信服。就象諸葛亮七擒孟獲,一次又一次的原諒孟獲的來犯,終于感動了孟獲,使其俯首稱臣。諸葛亮的做法是理智的,值得老師們借鑒。
要熱情開朗,樂于助人。對學生的愛,有的教師很含蓄的埋在心里,這樣學生也許并不知道,誤以為老師不愛他們,當然也不會領情。而只有大膽地表現出他們的愛,在細節中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如綿綿春雨一樣滋潤他們的心田,他們一定會以愛來回報你。美國著名教育家約弗夫調查表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成正比。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越高,越喜歡這位教師,他們對相應的學科興趣越大。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主動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加深情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既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充分自由的表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3)采取民主的方法進行領導、管理、教學
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要求教師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每個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師生應該是思想上互相交流,心靈互通的同志和朋友。陶行知“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輕松、積極、民主平等的環境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人,主動的地位中,學生才樂于、敢于突破常規,勇于異想天開,進行創新。
(4)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一定要注意增加與學生主動交流的次數。“僅僅以書本知識為目的的應試教育遺忘了師生交往中以成人為目的的真正學習,造成師生交往意義的失落。素質教育把教育過程看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的“教學”是假教學。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是對教學過程 的正本清源。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增加與學生交 往的時間次數,通過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倫理道德的教育感染來影響學生,但同時也從學生的言 談及目光交流中了解到學生對教師信任與欽佩,從而激發教師更加熱愛教育事業關心愛護學生,業務上更加精 益求精。同理學生從教師那兒體驗到關心、愛護、幫助、信任也就更加激發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學習,也就更 關心自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發展,達到自我實現。教師另一方面要減小與學生交往的空間,可采取一些 必要的措施,如在課堂上來回走動巡視,減小與教室后邊學生交往的空間,定期讓學生交換座位,改善因座位 在后邊的學生與教師交往頻度低的負面影響。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及全面發展,是教師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作為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要慎重處理好教學過程 中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共同創造一個民主、和諧、活躍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使“教者樂其教,學者樂其學”,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