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走過四季》教與學整體設計
活動目標 | 1、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2、體會個體對物候變化中四季的獨特感受。 3、學會觀察,能抓住四季的主要特征,在欣賞過程中與別人交流,要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對寫景抒情有所體會。 | ||
活動重點 | 1、體會個體對物候變化中四季的獨特感受。 2、體悟自然的生命和靈性,認識并探究自然,讓學生對寫景抒情有所體會。 | ||
活動難點 | 1、在欣賞過程中與別人交流,要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點撥引導,激發學生創造潛能,用不同形式再現四季圖。 | ||
活動課時 | 一課時 | ||
課前準備 | 將學生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小組,準備與本組主題相關的內容,要求每人至少記住自己喜歡的有關四季的詩句3—5句。 | ||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一、導入 莽莽蒼穹的萬生萬物,都是可現的情態,唯有時光那晝夜平分的歲月、四時更迭的季節,卻無形的運行著,猶如流云逝水,去而不歸。但時光的無形妙手卻在大自然這塊有形的巨大畫幅上繪出了四季輪回,春夏秋冬多姿多彩的美景。 我們這一單元所學的那些文情并茂的優美篇章,使我們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美景。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都在同學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不知同學們是否仔細體味過這天地人間的動人杰作呢?今天這節活動課就讓我們共同用心靈去感受自然,走過四季。 |
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背景下,傾聽并想象著老師所描繪的美麗的四季。 |
教師的這段導入 配合著優美的樂曲,目的是為了放松學生的心情,引領學生很快地進入情境之中。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三、感受四季 1、四季感受 寒來暑往,四季更替,同學們,你們已經經歷了十幾個這種周而復始的變化,對于季節的獨特感受也一定給你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下面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地說出你對四季的獨特感受。 (其它組同學也可以談談自己與眾不同的感受) |
按分好的四季小組,學生積極發言,說出對本組所代表的季節的獨特感受。 對其它組所代表的季節也可暢所欲言。 |
獨特感受重在談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四季的獨特感受,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他們聯想和想象的思維,也可以防止他們泛泛而談。
| |
2、比一比四季知多少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一分鐘內說出與本組季節相關的詞語和詩句,比一比哪組說得多。(要求一組在說時,下面一組幫他們計時并計數,注意重復不算) |
學生不看資料,四小組的所有同學都活動起來,分別在本組被計時的一分鐘內,盡量多地說出自己所知道的與本組季節相關的詞語和詩句。 |
課前讓學生去找與本組季節相關的詞語和詩句,并要求熟記于心。在課堂上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準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增加對有關四季詞語和詩句的積累。通過競賽的形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 |
3、描繪四季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兩篇經典散文,語言秀雅清新,情景交融,描繪細致生動,讀后使人回味無窮。下面給同學們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寫一段描繪四季的語言,不限季節,看看誰寫得最能突出該季節的特征。(給5分鐘寫,然后四人小組交流討論,選一篇你們認為最好的在班級交流。) |
學生寫片段,寫完后四人小組成員之間交流一下,選出其中好的片段在全班交流。 交流之后同學們之間互相評價,說說哪一篇寫得最好,最能突出該季節的特征,并說出理由。
|
在了解四季,說出四季特征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寫出觀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內心感受、體驗。以達到讀、寫、聽、說全面地鍛煉。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活動,我們感受到同樣的景致可以使我們有不同的心境。比如:心情愉悅的人,秋天給他的感受是豐收和喜悅;而悲觀失望的人,秋天給他的感受是蕭瑟和傷感,景因情而變,情應景而生。每首動聽的樂曲,每篇雋永的詩文都表達著作者獨特的心情。沒有景與情的緊密結合,就沒有自己的真切感受,沒有真正被外景感動了的情,就無法把景寫好。希望同學們以后在自己寫作時也要學會借景抒情的寫法。(這段總結配以多媒體展示優美的四季圖片) |
學生用心體會老師的小結。 |
讓學生學會借景抒情的寫法。 | |
四、布置作業 自然是美好的,我們就生活在這美好的大自然的懷抱,不過,有時我們卻像條化石里的魚,感受不到海水;像化石里的葉片,感受不到清風的吹拂……,單調的生活需要調整,密閉的窗紙需要捅破,——讓我們放飛心情,融入自然,抒寫自然吧! 請同學們自擬題目,寫一篇感受自然的作文,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間。 要求:語言通順,字數不少于450字。 |
|
在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的基礎上,布置學生寫作練習,鞏固課堂知識,深化活動目標。 |
課后反思:
鑒于本節課活動課教育的對象為初一學生,他們的文字感悟能力不強,所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圖像和音樂,盡快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營造一種合適的氣氛,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配以教師適當的引導,達到活動目標。
在設計安排本課時,開始我只注重活動課上對學生活動的安排是否熱鬧、有趣,于是在“聽聽四季”的環節中安排了聽音樂,看畫面,猜四季的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班的學生都動起來,但轉念一想,這樣能達到什么目的呢?除了表面的熱鬧之外,學生到底能學到什么呢?因此我認識到活動課不能僅僅滿足于課堂表面的熱熱鬧鬧,也要落實到實處,讓學生能在這堂課上學到知識。于是我把這一環節縮短了,重點放在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四季的獨特感受,并學會借景抒情的寫法。通過課堂上師生的交流,學生們對四季的感觸加深了,對描繪四季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學會了借景抒情的寫法,通過后面的寫作練習的反饋,了解到學生基本達到我的教學目標 。現舉一個學生寫作的片斷為例:
“美麗的秋,身著金黃色的衣衫,出現在舞臺的中央。它用細細的手一指,大地立即變得金黃一片。秋從身邊拿出一只小口袋,變戲法似地取出一只只豐碩的果實,向臺下拋去。那口袋里像有無窮無盡的果實,拿也拿不盡,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實飛向大地,綴滿金黃的枝頭,好一派碩果累累的金秋景象啊!”
這里描寫的秋天賦予秋以人的生命力,讀起來清新自然,除了語言生動形象之外,還讓人領略到了秋天碩果累累的特征,在不經意之間表露著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不過,在上完這節課之后,我發現還有一些遺憾與不足。有的活動的時間過緊,沒能讓學生充分地活動開來,如學生對片斷的互評,因為時間的關系,課上只能讓幾個有代表性的同學發言,沒能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也不能當堂較全面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這一項活動能充分展開,它既能培養學生鑒賞作文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真是好處多多。
總之一句話,之所以這樣安排活動課的教學,還是為了讓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獲得能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走過四季》教學片段
師:選取四首能代表四季的樂曲片斷,并配以畫面,讓學生對四季的景象有初步的感受。
師:寒來暑往,四季更替,同學們你們已經經歷了十幾個這種周而復始的變化,對于季節的獨特感受也一定給你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下面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地說出你對四季的獨特感受。
生1:我喜歡冬季,因為冬季可以打雪仗。
生2:我也喜歡冬季,因為冬季到了就意味著春節的臨近,一到春節,作為我們孩子們既有吃的又玩的,還有壓歲錢可以拿。(全班大笑,鼓掌)
師:的確是這樣,冬天一到外面的一切都是孩子們的世界,況且還有一個人人都想過的春節。還有喜歡別的季節的嗎?
生3:我喜歡夏天,因為我出生在夏季,媽媽說我剛生下來時就生病,是夏天的太陽把我曬好的,所以我的名字叫夏炎,為了感謝夏天的炎炎烈日。
生4: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小草發芽了,花兒開放了,一個個爭相斗妍,整個大地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你說的不錯,春天美麗的景色是大家有目共睹,但除了春天本身的優美景色之外,你個人對春天這個季節的獨特感受是什么?
生4:我喜歡春天,因為一到春天我就可以脫掉厚重的棉衣,整個人都舒展開來,同時春天還可以放風箏。
生5:我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吃冷飲。(許多同學點頭贊同)
生6:我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在秋天里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水果。
生7:我也喜歡秋天,因為秋天里有中秋節,可以全家團圓,還可以吃到香甜的大月餅。
師:大家說的都非常好,都說出了對四季各自不同的感受。下面讓我們比一比四季知多少?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一分鐘內說出與本組代表季節相關的詞語和詩句,比一比哪組說的多?(要求一組在說時,下面一組幫他們計時并計數,注意重復不算)
第一組 春季:“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教師提示可以用詞語)
百花齊放、春回大地、春暖花開、蜂飛蝶舞、飛花點翠
百花爭艷、鳥語花香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第二組 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收時,”
驕陽似火、夏日炎炎、酷熱難耐、烈日當空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閥送青來。”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同學們大叫這不
是夏季,黃梅時節是春天。)
師:對,這不屬于夏季。
第三組 秋天:“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待到秋天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碩果累累、秋風瑟瑟、“天涼好個秋”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第四組 冬天 白雪皚皚、冰天雪地、鵝毛大雪、寒風凜冽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師:總結一下,春季組12個、夏季組8個、秋季組9個、冬季組7個。
我們的春季組獲得了這次比賽的第一名。讓我們一起鼓掌,對他們小組表示祝賀。(全班鼓掌)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兩篇經典散文,語言秀雅雋永,情景交融,描繪細致生動,讀后使人回味無窮。下面給同學們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寫一段描繪四季的語言,不限季節,看看誰寫的最能突出該季節的特征。(給5分鐘寫,然后四人小組交流討論,選一篇你們大家都認為最好的來展示)
生8:夏似一位生機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臺來。夏的眼睛灼灼發亮,環視著臺下的大地,大地上頓時出現一片火熱的陽光。大樹張開無數的臂膀,遮住了夏火熱的目光,灑下一片蔭蔽。夏的目光到達哪里,哪里就是一片酷熱,一片驕陽。
生9:瞧,翠綠的大幕拉開了。春姑娘穿著五彩的霓裳,輕盈地走上了舞臺。她把長袖一揮,大地上的草叢樹木都被染上了綠色。春姑娘又從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籃,用纖巧的手從里面拿出一束束五彩繽紛的鮮花,向臺下撒去。鮮花飛向綠色的大地,飛向綠色的樹木。立刻,嫩綠的翠葉間綴滿朵朵鮮花。鮮花在萬綠叢中開放,恰似在綠色的面緞中用五色相間的絲線繡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紅艷艷的面頰上,浮現出醉人的春天微笑。
生10:冬天來了!冬像一位愛干凈的小女孩兒,渾身雪白,連整個大地也由金黃而變得雪白了。冬戴著雪白的絨帽,渾身穿著白色的絨衣褲,腳上著一雙白皮靴,就像一個可愛的白絨球一般。
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揮著雪花向大地飛舞,去清除那里的垃圾。雪花們恭順地聽從冬的指揮,舞動著美麗的六角形的身體,飄落在大地上。不一會兒,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生11:美麗的秋,身著金黃色的衣衫,出現在舞臺的中央。秋用細細的手一指,大地立即變得金黃一片。秋從身邊拿出一只小口袋,變戲法似地取出一只只豐碩的果實,向臺下拋去。那口袋里像有無窮無盡的果實,拿也拿不盡,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實飛向大地,綴滿金黃的枝頭,好一派碩果累累的金秋景象啊!
師:下面請同學們評評哪一位同學寫的最好,最能突出該季節的特征?
生12:我認為冬寫的好,它形象的描寫出雪花漫天飛舞、籠罩大地的特點。
生13:我認為秋天寫的好,它除了語言生動形象之外,還寫出了秋天碩果累累的特征。
生14:我也認為秋天寫的好,這一段賦予秋以人的生命力讀起來清新自然,讓人不經意之間已經領略到了秋天的特征。
生15:我喜歡春天,這個片段描寫的景色十分的美。
生16:我喜歡夏天,夏天寫的很活潑。(許多同學躍試)
師:有許多的同學可能還有更好的評論,但由于時間關系,下面由我簡單的總結一下。這四篇文章寫的都很優美,而且也都突出了這個季節的特征。我宣布大家打了一個平手。
通過這節課的活動,我們感受到同樣的景致可以使我們有不同的心境。比如:心情愉快的人,秋天給他的感受是豐收和喜悅。而悲觀失望的人,秋天給他的感受是蕭瑟和傷感,景因情而變,情應景而生。每首動聽的樂曲,每篇雋永的詩文都表達著作者獨特的心情。沒有景與情的緊密結合,就沒有自己的真切感受,沒有真正被外景感動了的情,就無法把景寫好。希望同學們以后在自己寫作時也要學會借景抒情的寫法。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