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綜合性學習教案 > 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精選2篇)

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發布時間:2023-08-05

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精選2篇)

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篇1

  一、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學會整理歸納文言知識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整理歸納“之”,“而”,“以”,“其”,“為”,“于”的用法

  三、            教學設備

  電腦,投影儀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            教學設想

  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較為復雜多變,是文言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也是中考的一個要點。學生在總復習的過程中,常常為其中的變化而困惑,頭疼。基于這一情況,同時結合本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特設計此課引導學生整理歸納其中最常用的、也是初中階段重點的虛詞的用法,讓他們學會自己歸納文言知識點,為他們今后的文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這堂課我們上一堂文言復習課,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據詞是否具有實在意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實詞,另一類是虛詞。這兩類詞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這樣說,如果說實詞是文言文的肉體,那么虛詞則是文言文的靈魂。虛詞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這是由它的靈活性決定的,它的意義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但也正因為這一點,加大了虛詞學習的難度。而虛詞又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不過大家不用怕,今天我們就一塊來歸納復習幾個常用文言虛詞的用法。

  (二)、之

  1、用作代詞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當于“他(她、它)們”、“它”、“這” 等。一般用在動詞后面,作賓語。

  ①問所從來,俱答之(《桃花源記》)——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當于“他們”

  ②操蛇之神聞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譯作“這件事”

  ③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狼》)——代物,指狼,相當于“它”。

  2、用作助詞

  ① 用于定語和名詞之間,相當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②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 如: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為學》)

  ③在句中表示動詞賓語提前,即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實在意義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④在句中補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可不譯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動詞 譯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點名詞,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去”

  練習

  1、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到,往)

  2、宋何罪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3、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主謂之間,無實義)

  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代詞,指學過的知識)

  (三)而

  用作連詞,連結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子與句子,表示前后兩部分的并列、承接、轉折、修飾等關系。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又,表并列關系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關系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卻,但是,表轉折關系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著,也可不譯,表修飾

  練習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而”字。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轉接)

  2、康肅笑而遣之。(著,表修飾)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表并列)

  4、溫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四)以

  1.用作介詞,表示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譯為“把”、“用”、“拿”等,或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譯為“靠”、“憑借”、“根據”等

  ①屠懼,投以骨(《狼》) ——把

  ②能以徑寸之木,為…(《核舟記》) —用

  ③何以戰?(《曹劌論戰》)——憑借

  2.作連詞,表示目的,可譯作“來”,“而”;或表示結果,可譯作“以致”;表原因,可譯作“由于”、“因為”。如:

  ①以告先帝之靈(《出師表》) ——用來

  ②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以致

  3.用作動詞,可譯作“認為”。如: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經。如: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五)其

  1.“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問等語氣,如: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第一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第二個“其”,表推測語氣,可譯作“恐怕”。

  2.可作代詞,指代人、事、物,相當于“他(她、它)們”或“他(她、它)們的”,有時也作指示代詞,相當于“這”、“那”、“其中的”。如: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敵(《狼》)——它們的

  ②余人各復延至其 家(《桃花源記》)——他們的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其中的

  ④父利其 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其,起指示作用,指鄉人花錢或請父親做客以求仲永題詩這種情況,相當于“這”。

  練習

  解釋下列黑色字。

  1、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因為)(這,指小石潭)

  2、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把)(作為)

  3、其如土石何?(加強反問語氣)

  4、以我酌油知之。(憑借)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的)

  6、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他,指陳康肅)

  (六)為

  1、作介詞時,除表被動外都讀作wèi,可譯作“被”、“對”、“給”、“替”、“當”,“為了”、“因為”等。如:

  ①為鄉里所患(《周處》)——wéi,被,表示被動關系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wèi “向”“對”

  ③為楚造云梯之械。(《公輸》)——wèi,"替"、"給"

  ④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wèi,“當”、“等到”

  ⑤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wèi,因為,由于

  2、當“為”作動詞時,讀wéi,可依據語境的不同,譯成各種相應的動詞,如 :“做”,“成為”,“雕刻”,“是”等,如:

  ①義興人謂為三橫(《周處》) ——是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成為

  ③為宮室、器皿。(《核舟記》)——做,這里指雕刻

  ④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記承天寺夜游》)——有

  ⑤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稱為,叫做

  (七)于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例如: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在……中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對

  舜發于畎畝之中(《(孟子)》二章)—— 從

  欲報之于陛下也(《出師表》) ——向

  2、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

  練習

  一、選出和“卒之為眾人”中“為”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

  A.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B.終為忠臣

  C.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  D.始之為人情所患

  二、下面“于”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B.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

  C.又留蚊于素帳中.

  D.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

  每個虛詞的復習都先由幻燈片顯示例句,再由學生完成例句,并且通過例句引導學生歸納其中虛詞用法的規律,再由幻燈片總結學生所歸納的方法,最后做練習,進一步鞏固強化。

  每個虛詞的復習都先由幻燈片顯示例句,再由學生完成例句,并且通過例句引導學生歸納其中虛詞用法的規律,再用幻燈片總結學生所歸納的用法,最后做練習,進一步鞏固強化。

  (八)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收集典型例句,分析虛詞在句中的意義,從而進一步分析歸納出它的用法,這是我們常用的整理歸納詞類用法的一種方法,大家可將這種方法運用起來,那就不必為虛詞的靈活多變而苦惱了,而且對今后的文言學習也有很大幫助。

  (九)布置作業 

  1、  復習掌握本課內容

  2、  整理歸納其它虛詞,如:“諸”“焉”“乎”“若”“且”“所”等字的用法。

  今天我們通過收集典型例句,分析虛詞在句中的意義,從而進一步分析歸納出它的用法。這是我們常用的整理歸納詞類用法的一種方法,大家可將這種方法運用起來,就不必為虛詞的靈活多變而苦惱了,而且對今后的文言學習也會很有幫助。

  (九)布置作業 

  1、復習掌握本堂課內容

  2、整理歸納其他虛詞,如:“諸”,“焉”,“乎”,“若”,“且”,“所”等字的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篇2

  而

  (一)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4. 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與中心語。相當于“著”、“地”等,可不譯。

  (二)作代詞。同“爾”,譯為“你的”。

  之

  (一)作代詞

  1.指代人、事物,可譯“他”“她”“它”等。 2.第一人稱,譯“我”

  (二)作動詞,可譯“往”“到......去”

  (三)作助詞

  1.譯“的”。 2作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 3.調整(湊足)音節,無實義。

  4.用在主謂結構中,消句子獨立性。5.作定語后置的標志。

  為

  (一)作動詞 1.譯“做”、“成為”等。 2.作判斷詞“是”用。

  (二)作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為著”“為了”。

  2.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

  3.表示被動關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

  (三)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

  以

  (一)作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把”“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什么身份”等。

  2.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

  3.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

  4. 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

  (二)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于轉折關系。

  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3.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與中心語。相當于“著”、“地”等,可不譯。

  4.表示目的關系,譯作“來”、“用來”

  其

  (一)作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2.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二) 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

  (三)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也

  (一)作助詞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肯定、疑問、感嘆、祁使等語氣。譯“了”“啊”要視具體情況定,或不譯。

  2.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不譯。

  (二)作副詞,表示反復。

  于

  作介詞

  1.引進動作的對象,譯“對”“對于”“給”“與”“跟”。

  2.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時間、地點,譯“在”“ 在……方面”“到”“從”“自”。

  3.說明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譯“由于”“因為”。 4.表示比較,譯“比”。5.表示被動,譯“被”。

  乎

  (一)作語氣助詞,用在句末

  1.表疑問。可譯為“嗎”“呢”。2.表測度,可譯為“吧”。3.表感嘆,譯“啊”。

  (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具體用法見“于”。

  (三)作助詞,用在句中,表停頓。

  (四)作詞尾,相當于“……的樣子”。

  焉

  (一)作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詞

  1疑問代詞,譯“哪里”“怎么”。2.指示代詞,譯“此”“這”。3.人稱代詞,譯“他”“它”。

  (三)助詞

  1.語氣助詞,用于句末。 2.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

  (四)作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

  者

  (一)代詞,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于“......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

  (二)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詞組“若……者”,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于“......的樣子”、“......似的”

  (三)作助詞

  1.放在主語之后,表示提頓或判斷,常與“也”呼應。 2.放在主語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語這后,相當于“的”。 3.放在時間詞之后,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作用。

  所

  作助詞

  1.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2.“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二)作名詞,譯“處所”。

  (三)“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譯“……的原因”“用來……”。

  蓋

  1.用在句首,作副詞,表示推測,相當于現代漢語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2.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

  3.用作連詞。連接上文,起說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確定之意

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2019年中考語文常用文言虛詞解題復習

    XX年中考語文常用文言虛詞解題指津文言虛詞是指那些意義比較抽象,基本不能明確地表示意義,而只能組織實詞使句子結構完整的詞。文言虛詞數量遠不如實詞多,但它在古今漢語中差別比較大,而且在文言文中使用頻率高,語法作用大,用法復雜...

  • 推斷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學案

    一、近幾年高考文言虛詞的命題規律1、放在文言文閱讀的第二題中考,分值為3分,每年必考。2、題 型:四個選項,八個句子,形式是兩兩比較,考查異同,其中一個選自課本,另一個出自所供文段。3、在文言文翻譯中也涉及到重點虛詞的考察。...

  • 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分類復習六、常見文言虛詞

    六、常見文言虛詞 之 1、 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 文言虛詞復習學案

    學習要點:掌握 “而” “何”“乎”虛詞的用法學習過程一、考點闡釋《考試大綱》明確有18個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閱讀材料的上下文中確定某...

  • 文言虛詞復習學案(二)

    【4】復習文言虛詞:“乃”典型例題(一)用作副詞。 1.用法:①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②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④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

  • 常用文言虛詞

    之1.結構助詞 的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2.代詞 第三人稱 例:環而攻之而不勝 第一人稱 例:君將哀而生之乎 指示代詞 這 例:故為之文以志3.助詞 用在主謂之間 例:無絲竹之亂耳 湊足音節 例:公將鼓之 賓語前置的標志 例:何陋之有4.動詞...

  • 常見文言虛詞用法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 會考復習—文言虛詞.

    yanzi教學目標:掌握15個文言虛詞教學重難點:掌握15個文言虛詞教學時間:5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1、而一、第二人稱代詞,可譯成“你”“你的”。某所,而母立于茲。二、連詞。表并列、承接、轉折等關系。...

  • 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歸納

    而 (一)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4. 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5.表示假設關系。...

  • 2023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通用2篇)

    高三語文考點復習指導與練習:文言虛詞用法(下)【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學內容考點復習指導與練習:文言虛詞用法(下)二. 教學重、難點以 1. 用作介詞。...

  • 2023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精選3篇)

    文言詞語助讀一《燭之武退秦師》若①似乎,好像。《桃花源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 《燭之武退秦師》:“若舍鄭以為東道主。”③你,你的。 《鴻門宴》:“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④如此,這樣,這些。...

  • 2023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通用7篇)

    第二編 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第二節1.對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表順承,那么)b.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表假設,如果)c.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表并列,并且)d.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表轉...

  • 2023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言虛詞用法復習(精選5篇)

    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譚嗣同》)(二)“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 2022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言虛詞用法復習2

    (三)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例如: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四)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例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2022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言虛詞用法復習4

    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于”,“趁著”“憑借”,“經過”“通過”。例如: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

  • 綜合性學習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 |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 色婷婷99 | 中文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 | 国产成人精品777 | 成人黄网站片免费视频 |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 精品无人区一线二线三线区别 | 熟妇人妻引诱中文字幕 |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91麻豆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www久久久久久久 | 91热热|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 天天色人人爱 |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 精品视频区 | 久人久人久人久久久久人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ⅴ无码 991本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 免费行情网站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一区最新章节 | 国产免费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 91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不 | 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 欧美写真一区 | 91av视频免费观看 | 韩日视频在线 | 亚洲av片不卡无码av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足疗 | 亚洲乱码av中文一二区软件 | 国产中文字幕二区 | www黄色免费| 久草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