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選2篇)
s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浪花》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玩、步、丫、眼、淚、流、她、給、跑、貝、青、氣”十二個生字,會寫“下、不、氣、貝、見、出”這六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
3.通過讀課文,使學生體會到浪花帶來的變化,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對浪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浪花的聲音、生詞、課文的段落)、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放“浪花的聲音”的錄音。問:這是什么聲音?
2.師生談話:你見過浪花嗎?浪花是在哪里的?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不會讀的畫出來,多拼讀幾遍,或問問同學。
2.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清楚生字的讀音。
3.出示卡片,檢查會認字的讀音:
邁步 悄悄地 小腳丫
眼淚 流出來 跑回家
4、小朋友這么快就和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是用的什么好辦法呢?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學生再自由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邊讀邊想寫了什么,并標出是幾個自然段。
2.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反復(fù)讀,讀到你認為讀流利了為止。然后讀給你的朋友聽聽,看誰讀得最好。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或要問的?
4.小組討論:把你讀懂的和要問的問題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s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
《司馬光》教案
學習目標:
1.熟悉“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 仔細觀察課文插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3.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感悟到碰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重點:花園的環(huán)境和司馬光砸缸的詞句。
難點: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感悟到碰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方法:
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導(dǎo)語: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板書課題,請學生讀準“司”。告訴學生“司”是“司機”的“司”,在這里與“馬”組成復(fù)姓。再請學生讀準“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筆順。學生完整地讀課題。
)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出示司馬光圖片,學生簡介)。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借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詞,學生自由認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朗讀。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如換偏旁、猜字謎、組詞識字等。
4.指導(dǎo)學生看圖。
(1)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2)學生簡述畫面的內(nèi)容。
師小結(jié):觀察圖畫時我們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并且注重詳略得當。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讀課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相機學習詞語:
古時候(輕聲) 一口水缸 一不小心 舉起 使勁 砸破 得救 假山
對學生掌握不熟練的詞,多讀幾遍。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么?
(2)“古時候”是指什么時候?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