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經驗交流發言稿(精選3篇)
教師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們,上午好!
在今秋這收獲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自己的節日--第24個教師節,我榮幸地被評為市中區優秀教師,感謝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鼓勵。當杜校長安排我教師節會上發言時,我當時欣然答應了,但是,當我準備發言稿時,我又猶豫了,那是因為我的工作太平凡,我所做的各位都做到了,甚至比我做的還好。與各位領導相比,我的敬業精神還不夠強;漫長的暑假,值班老師總會看到幾位校長和張主任的身影,他們為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忘記了節假日,為了學校這個各位庭,丟棄了自己的小家庭,才有了我們今日這優美的育人環境;與各位班主任相比,我的工作沒有你們做的細致周到,特別是低年級的班主任就像孩子的“全職保姆”,經常是剛到辦公時喝口水想歇一歇,就有學生來報告情況;與常年帶病堅持上班的老姐姐相比,我的病痛比他們少;與離家遠的教師比,我方便得多;與帶孩子上班的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比,我比他們的困難少……是他們身上體現了我們建設路小學教師團隊的團結奮進和銳意進取精神,他們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先進!我所取得的點滴成績是微不足道的,今日我之所以有勇氣在這里,那是因為我愿意和各位交流近幾年來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收獲、失敗和感悟。
加強政治學習,提高個人修養。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務上強人一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平時工作中,嚴格按師德八條要求自己。向抗震救災中英雄的教師群體學習,增強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200年市中區教育局開展了“塑陽光心態,做幸福教師”活動,我及時調整心態,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不遲到、不早退,出滿勤,干滿點,甚至有時把工作帶回家里做,也要圓滿地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爭取“做好在職的每一天”。
躬耕不輟園丁路,以人為本育花朵。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作為一名富有經驗的教師,我沒有在過去的成績面前停滯不前,而是高標準嚴要求對待自己。從細節做起,在教學上認真備課、上課,及時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與他們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同學們都認為我是值得信賴的教師,又是親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長者。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總是喜歡上我的課,所以,我所帶班的學生在每次考試中均名列前茅,由于教學成績突出,我多次實績考核優秀,連年被評為建設路小學優秀教師,200和200年師德考評和年終量化均為優秀。同時,我所帶的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數學競賽榮獲集體一等獎。
積極開展教科研,改革學習謀發展。充分發揮教研組作用開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面對陌生的新教材,我們只有課前多交流備課心得和課后反思,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少走彎路。200年5月我參加了省的實驗課題《在小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積極投入到課改實驗中去;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面對新教材和新課標,作為學校一名老教師,我深感自己的知識匱乏。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閱讀報刊,轉變教育觀念,了解課改的新動向。幾年來,我持之以恒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閱讀了大量的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書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多篇教育教學論文獲獎。平時,我還喜歡從網絡上下載教學名家的錄像課,邊學習邊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在積累中收獲。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教師如能堅持在教后將自己的教學得失、教學機智、教學偶得和各種學習所悟,及時整理并記錄下來,天長日久,不僅能防止許多經驗和教訓流失,更能在聚沙成塔般的積累中,收獲喜悅。
在困惑中思變,在挫折中成長。我們使用北師版教材的數學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教材知識的銜接方面有些欠缺,布局有些零亂,每個課題都像蜻蜓點水似的了結,沒有做到循序漸進;書中的作業量不足,尤其是計算題少,學生的計算技能難以提高。所以,我每學期都給學生設計“計算天天練(包括口算、筆算與簡便計算)”,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課改實驗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曾上演了一幕“東施效顰”的鬧劇。記得200年3月,我們去參觀了市中區小學的課堂教學,認為他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很成功,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自從紅旗學習回來,我們兩個班帥先拉開了桌子,8人一組或10人一群圍在一起,開始了小組合作探究。令我們意外的是:小組同學圍坐在一起,課堂紀律難以控制。由于大部分同學的眼神不與教師交流,僅憑聽覺,一些沒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學生很容易走神,精力不集中在學習上,甚至開小差做小動作;由于課堂秩序混亂,降低了教師引領的作用,學困生的收獲甚微,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在挫折面前,我們沒有氣餒,及時的總結經驗,認為沒有哪一個經驗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小組合作學習也有它的局限性,現在我們計算教學學生還是傳統的坐法,但學生依然經歷嘗試計算--訂正--再板演--再訂正的二次反思過程的新的教學模式;而統計教學和幾何教學則采取分組實驗教學。
不同的人對教師工作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貪圖享受的人說:教師工作風不打頭,雨不打臉,一年有兩個假期,還有休息日,工資也不低。而責任心強的人卻說:教師工作的特點是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是啊,在假期里我們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那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好動的群體,會發生一些突如其來的狀況。就在前兩天,開學剛一周,我班劉猛就丟了兩本作業,劉猛說本子發到位子上,一會工夫就不見了,難道本子真的長上翅膀飛了,我能夠相信他的話嗎?到底是班級出現了小偷,還是本人厭學故意把本子藏起來……不管走在放學的路上還是回到家里,我不停的在思考這些問題,這些孩子小小腦袋瓜里整天裝著什么呀?看來,教學工作必須從嚴、細、實、恒抓起。
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深感辛苦并快樂著。我欣慰,因為我付出了,努力了,也收獲了;我收獲了領導的支持,同事的幫助,家長的信任和學生的愛。在此,我要真誠地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感謝老師們給我的幫助;感謝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持;更應該感謝我的學生,是他們給了我耕耘與收獲的沃土,在那里我找到了實現我人生價值的坐標,我會把這些當作我人生的財富,化作我工作的動力和源泉。
最后,祝領導和老師們節日愉快,萬事如意!
教師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2
同志們,大家下午好:
在全公司上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之際,今天我們又在這里召開了班組經驗交流會,這是創先爭優活動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公司黨委把開展創建“工人先鋒號”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一個載體,就是要求我們的班組長在工作實踐中發揮榜樣激勵作用、推進先進團隊建設,在建設一流班組的基礎上,帶動我們的員工爭做金牌藍領。交流會上我們的班組長用樸實的話語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提煉出來和全公司的班組長進行交流,這樣做可以把好的經驗推廣開來,促進我們的班組工作取長補短,同時是對“白國周班組管理”的又一次深入的學習和借鑒。在這里我簡單講三點意見:
一、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班組建設。
班組建設不單單是班組科、班組長的事,班組作為公司最小的一個組成單元,擔負的責任卻是第一線、最基礎的責任,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作為基層管理的核心,我們要把班組建設納入企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建立健全班組建設的組織領導體系,明確職責,在我們內部形成行政主導、工會督導、職能部門協調的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班組建設工作格局。
二、加強協作,全員參與,形成合力。
全體黨員,要在創建活動中,嚴守自己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的承諾,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身份,我是共產黨員,就是要在安全、生產、經營中真正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工會組織要把學習“白國周班組管理法”同開展“安康杯”競賽、創建“工人先鋒號”等活動相結合,切實維護員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團組織要結合“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活動,號召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到班組建設中來。
三、把握關鍵,切實抓好班組長素質提升。
要以培養提高防范事故、保證安全生產的綜合能力為目標,結合班組長選聘任用、績效考評、激勵約束等工作,采取集中教育培訓、師傅帶徒弟、班組自主培訓等形式,堅持基本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提高并重,在加強安全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同時,注重思想政治、職業道德、企業文化、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切實提高班組長乃至每一個班組成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每位員工真正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實現班組安全生產,為我公司的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謝謝大家!
教師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3
曾有詩人說過:夢你所夢,思你所思,做你所做,因為寶貴的生命你只有一次。十七歲那年,我正是這樣,帶著青春的夢想,踏上了三尺講臺,如今,兩千多個日夜的平凡歲月,已隨著嘩啦啦的作業紙悄然而逝。
打開記憶的閘門,純真年代對老師的那份崇拜依然清晰可見。當我從懵懂中走來,蹣跚地沿著知識的階梯拾級而上的時候,總有雙溫暖的手在身邊牽引著我,撥開我眼前迷茫的霧紗,在心靈上打開一扇綠色的窗子,我知道,那就是您,我親愛的老師,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您總是那么站著,從不管那歲月的車輪正勾勒自己額上的皺紋,染白您的雙鬢。
常聽人說,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師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為我在童年時代就遇到了許多好老師。老師你對我的關心和撫愛使我在童年時代就萌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長大后,我也要做一個像我的老師那樣的好老師,讓我的學生也能像我一樣幸福。當我捧著畢業證書和一本本鮮紅的榮譽證書走出師范大門時,曾信誓旦旦地想:終于到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當時的我豈知:理論誠可貴,實踐價更高。
從學生到老師,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很想讓我的生活像交響樂一樣雄渾有力,很想讓我的生活像詩歌散文一樣浪漫抒情。可是,當我將生活進行零碎的整理,卻發現:生活一如既往的平凡、繁雜、瑣碎。我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生活嗎?這就是我一直期待的生活嗎?這就是我寶貴青春的體現嗎?學生時代的激情在現實面前一敗涂地,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了一絲退卻。
與此同時,來自學生的熱情與純真,也在一點點地感染著我。忘本了那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笑臉,忘不了夾在教案本里那老師您辛苦了的字條,[蓮山~課件]忘不了節日里那一句句盈滿祝福的問候。清楚地記得那年冬天,一名學生在課間玩耍時不小心摔倒了,頭撞在花池的棱角上,頓時鮮血直流,我聞訊后急忙把學生送到醫院。看著醫生為那個孩子清洗傷口、縫針、上藥、包扎,我的手心也直冒冷汗,可我還要強忍著內心的緊張去安慰那個受傷的孩子。由于學生離家較遠,家長來學校不方便,所以,以后的換藥、拆線,都由我這個年輕的班主任領著孩子一趟趟的往醫院跑。當時,正趕上學校組織大規模的考試,課堂上,我還要領著學生進行緊張的復習,并且,班里的正常工作一項都不能落下。一個多星期下來,我有些吃不消了,當我帶著嘶啞的嗓音講完了當天的課程,晚上放學后,又拖著疲憊的身體去檢查學生寢室。原以為孩子們已經睡著,可眼前卻突然出現一排小腦袋,一個個帶著詭異的笑容。正在詫異的我一轉身,看到身后一個小家伙兒,手里提著一個裝滿了潤喉片、蘋果、餅干的方便袋兒,直往我手里塞。其他學生也跟著隨聲附和:“老師,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好可愛的謊言。我清點完學生人數,出門前把那兜東西放到一個學生床上,對他們說:“謝謝大家對老師的體諒和理解,把這兜東西物歸原主。”誰知,我剛走出寢室沒多遠,身后傳來一個熟悉的叫老師的聲音。在那個寒意襲人的冬夜,一個小家伙兒穿著單薄的衣服,光著小腳丫,“啪啪啪啪”向我跑來,把那兜東西往我手里一塞“老師,給您。”扭頭就跑。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全部化為烏有,溢滿心頭的只有甜蜜的幸福和滿足。
于丹教授的學生曾經這樣為老師定義:老師是為學生縫補翅膀的人。乍一聽,我很詫異;再一想,我很慚愧。原來我一直都沒發現,圍繞在我身邊的竟是一群天使。從此,我不再徘徊,不再抱怨,我要讓平淡的日子醞釀出香濃的詩意,我要讓平凡的事業幻化成美麗的風景。
20xx年8月8日,29場28號,伴隨著這些既普通又特殊的數字,我順利通過了南樂縣招聘教師的考試。在象征著勝利的光環漸漸退去后,我清醒地明白:我的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迎接我的是更多的挑戰和考驗。只有不斷地充實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把教師這個職業詮釋得更加美麗。
上海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認為:講課就是生命在歌唱。是啊,三尺講臺,有春的絢麗,秋的斑斕;有世界的奧妙,人生的真諦;有五千年的文明,八萬里的境界。講臺就是老師們的人生舞臺,在這里,我們用知識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讓我們伸出雙手,高舉希望的火炬,憑著歲月賜予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縱情歌唱,舞步飛揚,讓我們的青春在教育這片熱土上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