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凈化教案(精選5篇)
水的凈化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軟水的區別;
(2)· 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課題3 水的凈化。
2、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對農村及自來水廠對水的凈化方法的討論與探究,了解凈化水的方法,初步學會過濾這種凈化水的方法;
。2)· 通過對硬水危害的探討 ,讓學生了解硬水軟化的必要性,并學會區分硬水和軟水。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增強學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學的欲望;
(2)· 在課堂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中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硬水、軟水的區別,初步學會過濾和蒸餾的實驗操作技能
教學準備
1、準備好一杯渾濁的河水;
2、準備過濾、蒸餾所用的儀器、藥品以及過濾實驗 中代用品;
1、 準備肥皂水、硬水和軟水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趣導入
出示一杯混濁的河水,一瓶礦泉水
從 物質的分類上,這兩種水屬于哪一類物質?里面有哪些物質?
海水呢?井水呢?自來水呢?
小結: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水,含有許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雜質。
在某些鄉村沒有自來水,只能飲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變成生活用水呢?
思考回答:屬于混合物
討論分析河水、礦泉礦泉水等的的組成成分
創設情境,從學生熟悉的物質、事實出發,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小組交流組織討論了解原理
同學們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凈化,化學教案《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課題3 水的凈化》。下面,我們來了解自來水廠是如何凈化水的。請到過自來水廠的同學介紹自來水廠的凈水設備(看圖)
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大體上是取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配水
學生介紹自來水廠的凈化設備、凈水的過程。
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在凈化水的過程中,沉淀、過濾、吸附分別除去什么雜質?
2、其中過濾這步操作是怎樣進行的?
沉淀:除去不溶性雜質;
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雜質;也能除去可溶性雜質;
活動探究鍛煉技能學會方法
讓我們在實驗過程中體驗水的凈化過程和過濾操作的要點
1、 向混濁的河水中加入明礬;
2、 制作過濾器
3、 過濾
觀察實驗現象,思考操作要點。
充分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動手。
思考
加入明礬后靜置,現象如何?
過濾過程中,應注意的要點是什么?
可以什么物質代替實驗中的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
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尋找代用品
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創新思維。
經過上述凈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較澄清了,但這水是純凈物嗎?
出示熱水瓶中的水垢
硬水軟水的概念。
硬水和軟水如何來區分呢?請你們設計方案
小結:檢驗硬水和軟水:用肥皂水,產生泡沫較多的是軟水,不易產生泡沫 的硬水。
思考水中的雜質,有沒有去除干凈;
思考 :水垢形成的原因,了解硬水和軟水的特點。
根據生活經驗提出各種方案,如可以把水煮沸,洗衣服看泡沫多少等
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樹立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的觀念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挖掘化學問題的探究欲望。
出示圖片了解硬水的危害。
有什么辦法可以除去水中的鈣、鎂化合物,使硬水變成軟水呢?
觀看圖片對硬水的危害有一定的認識
學生考慮并回答:生活中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剛才所用的軟水是蒸餾水,它是凈化程度較高的水,而蒸餾是重要的實驗操作,它不僅可以除去不溶性的雜質,不可以除去可溶性的雜質
通過實驗來制取蒸餾水
小結:凈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
了解蒸餾是凈化程度較高的一種操作
學會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方法
水的凈化教案 篇2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和軟水的區別;
2.了解沉淀、過濾、吸附和蒸餾等凈水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和實驗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學習運用比較、歸納、總結等方法對所獲取信息進行加工。
三、情感與價值觀
1.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用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縮短理論實踐間的差距;
3.樹立為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學重點
1.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和軟水的區別;
2.了解沉淀、過濾、吸附和蒸餾等凈水的方法。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
2.引導學生正確做好實驗。
教學方法
創設問題情景→實驗探究→得出結論→聯系實際→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決問題→發揮想象→提高興趣。
教學用品
儀器:燒杯、藥匙、漏斗、濾紙、玻璃棒、帶鐵圈的鐵架臺、平底燒瓶、石棉網、酒精燈、試管、碎瓷片、帶橡皮塞的雙直角導管。滴管
藥品:繡江河水、自來水、蒸餾水、明礬、肥皂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飛流直下三千尺……”
詩中描述的是哪一種物質?
[問題]
1.在生活中你們知道有哪些水?
2.這些水中哪些是混合物?它們含有哪些雜質?
[展示]
繡江河水、自來水、蒸餾水各一杯。
[小結導入]
海水、河水、湖水等都是天然水,跟純水相比,
朗誦
“……,疑是銀河落九天!”
回答:水
回答:海水、河水、湖水、礦泉水、蒸餾水……
思考、回答:海水、河水、湖水、礦泉水……
觀察
聽老師小結
創設熱烈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同時引入本課主題—水。
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溫故知新,同時也為新課的學習作鋪墊。
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對比能力。
天然水含有較多的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所以一般不宜直接飲用,需要經過凈化處理后才供生活使用。
水的凈化教案 篇3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
。2)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水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和實驗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學習運用比較,歸納,總結等方法對實驗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
3、情感與價值觀:
。1)保持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3)把學到的知識用以解決生活中一些問題,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
。3)樹立為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學習化學的志向。
重點:1、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
2、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水的方法
難點:1、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2、引導學生正確的做好實驗。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 多媒體
實驗準備:藥品:河水井水、雨水、自來水,純凈水,蒸餾水,明礬肥皂水,活性炭,
儀器:燒杯、漏斗,玻棒,濾紙、鐵架臺,鐵圈,燒瓶,酒精燈,冷凝管。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
展示:河水,井水、雨水、自來水,純凈水,蒸餾水
討論:它們的區別是什么?
回答:A:河水較渾濁,而其他水較澄清。
B:自來水與純凈水比較,純凈水更澄清。
說明:純凈水雖然比較澄清,但純凈水不等于純水。
過渡:自然水怎樣才能變成比較澄清的自來水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水的凈化。
2、講授新課
多媒體展示: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
講解:通過自來水廠凈化的過程,我們知道水中的雜質分為可溶性和不溶性兩大類。
一、除不溶性雜質的方法(板書)
1、靜置(板書)
[演示實驗1] 將一杯泥水靜置一段時間
現象:水中雜質沉到水杯底部,上層水較澄清。
提問:經靜置后,水中的雜質能全部沉到水杯底部而水特別澄清嗎?
回答:不一定,這與時間長短有關,與雜質種類有關。
[演示實驗2] 在泥水中加入明礬,攪拌后靜置。
現象:靜置的時間更短,上層水更澄清。
說明:明礬有吸附作用,明礬溶于水后產生的膠狀物對雜質進行吸附,使雜質沉降,從而達到凈化水的目的。
2、過濾(板書)
多媒體展示:過濾的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總結:過濾的注意事項是:一貼二低三靠。
學生活動:活動與探究 [多媒體展示探究內容]
教師活動:巡視學生活動情況,適時糾正學生操作中的一些錯誤,力爭使每個小組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學生活動:各組派代表陳述實驗結果。(略)
思考: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濾紙和漏斗?
第二課時:
二、除可溶性雜質(板書)
1、吸附(板書)
回憶:在自來水廠凈化過程中,曾說到“活性炭吸附池“,這個池是做什么的?它起到什么作用?
[演示實驗3] 往一杯帶有紅顏色的水中加入少量活性炭。
現象:紅顏色褪去。
講解:活性炭吸附池也起到除雜質的作用,因為活性炭有吸附性,它可以除去一些可溶性的雜質,如帶顏色的小顆粒、氣味等。
提問:經過靜置、過濾、吸附等凈化處理后的水變得相當澄清,所得的水是純水嗎?
講解:經過靜置、過濾、吸附等凈化處理后的水變得相當澄清但所得的水不是純水經過這些手段后只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和異味,但水中還有許多溶解的雜質。
介紹:硬水和軟水(板書)
定義: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提問:硬水和軟水有何區別?
[演示實驗4]:取兩只燒杯,分別盛有硬水和軟水,把肥皂水分別加入這兩只燒杯中,攪拌,觀察現象
現象及結論:盛軟水的燒杯出現了非常豐富的泡沫,而盛硬水的燒杯中則沒有泡沫出現,所以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檢驗硬水和軟水。
提問:硬水有哪些危害?
回答:略
提問:如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讓它變成可供我們使用的軟水呢?
講解: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這樣就可以使硬水變軟水。
思考:軟化水的方法有哪些呢?
講解:工業上和科學實驗中軟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可通過煮沸水也可降低水的硬度,達到軟化水的目的。
設問:有沒有一種方法,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又能夠降低水的硬度呢?
2、蒸餾 (板書)
[演示實驗5] 蒸餾硬水,并檢驗蒸餾后水的硬度。
現象:實驗后得到的蒸餾水硬度較低。
總結:可見通過蒸餾,,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又能夠降低水的硬度。
思考:通過學完本節以后,你想到了什么?請談談
回答:略
總結:略
練習:課后習題
作業:1、昌平練習冊
2、自制簡易凈水器
3、除去家里荼壺、熱水瓶、燒開水的壺等底部的水垢。
水的凈化教案 篇4
一課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積極參與本課題的活動與探究,進行實際操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自來水凈化的過程,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豐富性和重要性,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實驗準備
2燒杯(50毫升)3只,河水(渾濁)、明礬、玻璃棒;
3濾紙、漏斗、玻璃棒、燒杯(100毫升)1只、鐵圈;
4燒杯(100毫升)2只、肥皂水、硬水、軟水、玻璃棒;
5鐵架臺(2)、鐵圈、石棉網、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尾接管、錐形瓶、酒精燈、沸石;
6酒精燈、石棉網、單孔塞、試管、燒杯(100毫升)、鐵架臺(帶鐵夾)、沸石;
7品紅、活性炭、氨水、漏試管。
三課堂程序
1、思維聯想
、拍男┦翘烊凰?
⑵天然水是怎樣搖身一變,成為你隨時可以飲用的純凈水的呢?
2、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的方法
A、閱讀書上圖3-15,了解自來水廠凈水的過程。
B、做活動與探究
觀察現象,比較三杯水的清澈程度
現象
結論
自然水
加明礬靜置的水
加明礬又經過過濾的水
過濾時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
二低
三靠
討論: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
3、除去水中可溶性雜質的方法
A硬水與軟水,檢驗方法(做實驗3-3)
硬水:
軟水:
檢驗:
B硬水的壞處
a
b
c
C硬水的軟化處理方法
D自制蒸餾水(做實驗3-4)
1、對蒸餾瓶等儀器,不能直接加熱,要墊。
2、蒸餾瓶內體積為容器容積的之間。
3、溫度計的位置應在。
4、應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
5、冷凝管內冷水應是口進,口出,使。
6、開始蒸餾出的液體,應。
E蒸餾水與水蒸餾前的檢驗
F討論并比較蒸餾和過濾的異同
實驗操作
共同點
區別
蒸餾
過濾
四、課后完成書上55頁的自制簡易凈水器,試驗它的凈水效果。
水的凈化教案 篇5
課題名稱: §3~3 水的凈化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
能力目標:了解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節水意識。
重點、難點: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
教學方法:討論法
導課:自然界的水并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直接使用,這就需要凈化水。
新授:一、天然水的初步凈化:
1、自來水廠的凈化過程:
沉淀--過濾--吸附--消毒
2、主要凈化方法
沉淀、過濾、吸附
活動與探究:書p53過濾法凈化水
過濾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二、凈化水并不是純凈水
1、硬水和軟水:
硬水的特點:含可溶解的鈣鎂混合物
區分方法:用肥皂水
軟化方法:煮沸法、蒸餾法。
2、蒸餾法:
對蒸餾裝置和簡易裝置在溫度控制、能量控制、操作等方面進行比較。
課堂練習:略
作業: 1、課本p56 習題
2、目標p33達標訓練
課后記 凈化過程中各步的作用應明確。如: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卵石的作用是過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