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凈化
--思路:
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分析討論、實驗探究、調查報告等方法,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掌握凈化水的幾種方法。對于過濾操作的訓練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學生課前合作預習,課堂實際操作,學生互評,教師總評的教學方法。對于自來水凈化過程的難點突破,采用課堂啟發講解,課后小組合作制造 “自來水生產模型”的方式,加深認識。硬水和軟水知識較為抽象,通過生活生產中的實例介紹,促使對其形成感性認識,知道硬水和軟水的區別,以及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軟化的方法。課文安排的演示實驗3-4(蒸餾水的制作),由于其直觀性不強、講解費時,故改用多媒體教學法,組織學生觀看“蒸餾水制作”的教學短片,使學生可以在有限時間內,直觀地獲得大量信息。在本節課結束前安排一場“當地飲用水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交流會,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鄉情、民情,培養學生“憂國”、“憂民”之心,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建設家鄉的美好愿望。
教學目標
1、知道沉淀、吸附、過濾、蒸餾等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能述說自來水的凈化過程。初步學會過濾的操作。
2、懂得純凈水和自來水的區別,學會用肥皂水鑒別硬水與軟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軟化的方法。
3、通過對水凈化方法的學習,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4、通過過濾操作的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觀察、協作等能力。
5、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要從衛生、健康的角度,正確選擇飲用水,感受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建設家鄉的美好愿望。
重 點
1、水凈化的方法。
2、過濾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軟水的區別以及硬水軟化的方法。
難 點
1、自來水的凈化過程。
2、過濾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軟化方法。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實驗法、啟發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
儀器藥品 明礬、濾紙、鐵架臺(帶鐵圈)、漏斗、燒杯、玻璃棒、投影儀。
學生準備
1、分小組合作預習過濾操作。
2、分小組調查本地飲用水使用的情況。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導課
1、陳述:洪災過后,有些災區自來水還沒來得及恢復供應,面對污濁的河水,這些水可否飲用?為什么?
1、回答:不能,因為水中有雜質、細菌,飲用后會生病。
從解決生活問題入手,聯系學生生活舊經驗,引入新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提問:你有什么簡單的辦法能使渾濁的水變得清澈嗎?
2、回答:可以把水靜置一段時間。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紗布來過濾水。(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答案)
3、肯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問,這樣得到的水就純凈了嗎?
3、思考、回答:不純凈,細菌、病毒,還有一些物質可能溶解在水中。
4、陳述:由于種種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種雜質、細菌和病毒,僅用靜置、沉淀的方法,還不能將全部雜質去除,我們要選擇衛生、健康、安全的飲用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更好地將水凈化。
4、聽課
明確本課題的教學內容。
二、水的凈化
1、引導觀察:同學們,請注意觀察,在你們帶來的那杯污濁的水,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你們看到了什么變化?
1、回答:燒杯底有些固體顆粒。上層水更清澈,下層水較污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