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美食》教案(精選14篇)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對家鄉的美食和風土人情的了解,體會美食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知道不同地區的人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美食也各不相同。培養學生對家
鄉的熱愛之情,更多地了解家鄉。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家鄉美食和家鄉的風土人情相關資料資料。
2、親自動手做家鄉特色小菜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游戲——“看圖猜謎”。
(多媒體課件示圖一)
請看,這是什么?(雙皮奶)
你們吃過雙皮奶嗎?什么味道呢?
這甜而不膩的雙皮奶可是我們佛山順德的特有美食。(課件介紹:雙皮奶,顧名思義,乃含雙皮之奶也。據說當年順德一位叫何十三的農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時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個花樣,不久有個識貨的老朋友買去了配方,開了間食檔,這順德雙皮奶便吃成了傳統,而雙皮奶也便由清末流傳至今。)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家鄉的美食。齊讀課題。
除了雙皮奶,你們還收集了哪些家鄉美食的資料? 4人小組交流一下吧。
二、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欣賞各種小吃圖片。
師:同學們真棒!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你們到佛山美食街去逛一逛?(出示佛山各種美食的圖片)。你們都看到了有什么? 看過后有什么感受呢?(每個地區的美食都不一樣,品種多)(板書:品種多)
二、家鄉美食
。ㄒ唬┘亦l美食
1、師: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玩在美國,吃在中國。中國地廣物博,食文化歷史悠久,各地都有自己的傳統美食。我們班里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來開展一次美味佳肴甲天下,家鄉特色美食展示活動。
首先,先讓老師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菜吧!
3、師:我是廣東省湛江人,有許多名菜,名小吃,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我湛江看看有什么美食。
4、課件展示湛江美食。
5、教師總結評價:海鮮是湛江最出名的美食了,中外游客來廣東湛江旅游,一般都會嘗嘗這些海鮮的!
(二)家鄉特色菜展示
1、師:老師展示完了自己家鄉的菜,那你們家鄉又有什么美食,什么特色菜呢?誰來說說看?
。ń處熝堃恍﹣碜圆煌》莸膶W生來說說自己家鄉的名菜,名小吃。)
(1)先介紹自己來哪個省的哪個城市?
。2)然后介紹自己家鄉的特色名菜或名小吃。(說菜名即可)
2、(老師3個省份分成3個小組廣東省、江蘇33、20號、廣西11、10)每一小組派一到二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家鄉的特色名菜或名小吃。
師:聽了廣東省的同學們介紹,老師又新認識了許多的美味佳肴。
3、小結廣東家鄉的美食。
我們廣東人除了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不敢吃外,其他的真的什么都吃,懂得吃美食,很自然就懂得做美食,每年中秋節,我們都愛吃的月餅就是其中一個美食,怪不得人人都說:廣式月餅,馳名天下。
我們剛才說的大都是廣東的美食,我知道有部分同學家鄉不在廣東,你們能說說你們家鄉有那些著名的美食嗎?
(二)家鄉的風土人情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美食是由于生活環境不同,風土人情不同。(板書:不同的風土人情)
1、我們中國的一些特色食品不僅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寄托了人們的良好祝愿和希望。
2、介紹四種食品的意義。(湯圓、月餅、年糕、粽子)。
三、總結:
1、了解了家鄉的美食。
2、知道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土人情。
這節我們從家鄉美食了解到了祖國各地美食是各不相同的,其實全世界的各國飲食習慣風土人情也各不相同,我們應該尊重各國、各地人民各不相同的風土人情、品嘗不同的美食。
四、小小廚藝展
是的,不同地區的人們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當然,當地的特色美食也各不相同。好,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家鄉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各地不同的風味小吃,并能用多種材料進行制作。
2、愿意與同伴協商角色,并運用不同的動作、語言、表情去表現角色,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
3、養成能在游戲中使用禮貌用語的良好習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一起了解各地風味美食、小吃。
2、了解幾種小吃的簡單制作方法,并討論替代物的使用。
3、制作各種小吃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等。
4、環境布置:美食一條街。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請幼兒向客人老師介紹“美食一條街”。
2、引導幼兒討論分工,為美食一條街的開業做準備。
(1)師:今天我們班的美食一條街又要開張了:有新疆小吃,蘭州小吃,天津小吃,還有肯德基的各種美食。你們想到哪個小吃店,制作哪種美食呢?
(2)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吃進行制作。
(3)教師巡視、指導幼兒的分組及制作情況。
3、角色游戲;美食一條街。
(1)整理制作材料,擺放各種小吃。
(2)幼兒協商分配游戲角色。
(3)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美食一條街。(鼓勵幼兒在游戲中使用禮貌用語。)
4、結束游戲。
(1)組織幼兒評價游戲情況,討論下次游戲內容。
(2)帶領幼兒整理游戲場地,收拾材料和工具。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以各種食物為主題,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將熟悉的食物以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2、鼓勵幼兒根據一次性盤子的形狀特點,在上面大膽添畫。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色彩表現力。
活動準備:
一次性盤子若干,紅、黃、藍等各種水粉顏料,繪畫筆、濕抹布、調色盤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你們平時最喜歡吃什么?請和小朋友一起來分享分享。
二、作品欣賞,教師示范
1、出示范畫
原來你們喜歡這么多的美食,老師也有喜歡吃的美食。瞧,盤子上面的美食就是老師的最愛?纯从袥]有你們愛吃的呢?
2、幼兒欣賞
提問: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你看到了什么?
在繪畫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一些什么?你認為怎樣能夠畫出不同的美食呢?用什么顏色形狀、表現不同食物?
3、教師示范:請你們看看,老師是怎么把美食裝進盤子里的。
三、幼兒創作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展現食物的明顯特征。
2、提醒幼兒在繪畫時注意繪畫材料的擺放。
3、教師巡回指導,關注能力較弱的孩子。
4、重點指導孩子的作畫技巧。
四、作品展示
布置美食街,讓幼兒來介紹自己喜歡吃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的美食,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2、能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重點:了解家鄉的美食,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難點: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1、歌曲《美麗的藍田》
2、有關家鄉美食的圖片
3、水晶餅一盒
4、泡泡泥一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歌曲《美麗的藍田》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家鄉在藍田,家鄉不僅有美景還有很多美食。
二、基本部分:
1、結合“家鄉的美食”的圖片,引導幼兒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逐一出示美食的圖片,請幼兒討論,你吃過上面的美食嗎?是什么味道的?在哪里吃過?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吃過的美食。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3)、介紹美食背后的故事。
2、游戲“我是小導游”,幫助幼兒鞏固藍田的美食。
兒歌:(齊說)美麗的藍田我們的家,遠方的朋友請你來,我來當個小導游,帶你去吃好東西,吃什么?(領頭人)帶你們去吃神仙粉。(齊說)喲,不錯,不錯,真不錯!(師生交換,然后在交換做領頭人)
3、美食大家嘗
師:哇,我們藍田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們知道的美食外,我們家鄉還有許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說一說,F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嘗一下帶來的家鄉美食。
三、結束部分:
制作自己喜歡的美食。
活動延伸:在區角活動中鞏固家鄉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順序地、細致地觀察圖畫。
2.組織學生依據所提供的兩只老鼠的不同的食譜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增強科學用餐的意識。
重點:指導學生有順序地、細致地觀察圖畫。
難點:組織學生依據所提供的兩只老鼠的不同的食譜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增強科學用餐的意識。
關鍵:使學生了解科學用餐的基本常識。
課時:1課時
教具:教學掛圖
學具:教學掛圖
相關知識點: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我們應該科學用餐。
教學突破點: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學流程:
1.指導學生有順序地、細致地觀察圖畫。
指導學生整體地觀察圖畫,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它們在干什么?能完整地說出畫面的內容。再認真地觀察兩只老鼠,分清哪個是鼠老大,哪個是鼠老二,弄清它們的食譜有什么不同。
2.結合所給食譜和圖畫內容進行比較、討論。
到底誰是美食家呢?指導學生說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3.組織學生做情境表演。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現場的采訪,可以采訪鼠老大及鼠老二進餐時的感受。
4.教師在教學時要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同時又要恰當地指導學生由“不會說”到“會說”,用恰當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觀點。
5.在學生表達時,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傾聽,不僅在“說”上做訓練,更要在“聽”上進行訓練。
板書設計:
要科學的用餐
2.日記展示,講評。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做、買賣、吃美食的樂趣。
2.能禮貌地與人交往。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材料:教師、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廢舊物品,如泡沫、果凍瓶、掛歷紙等;膠泥、面團、小棍等。
活動提示
1.做美食。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制作自己喜歡吃的食品。教師發現并鼓勵幼兒的創新之處,讓幼兒相互交流、欣賞。
2.買賣美食。讓幼兒開設小食店,將收集和制作的食品進行買賣游戲。引導幼兒禮貌交往。
3.吃美食。幼兒在小食店品嘗各種美食,并評價食品的外形、顏色等。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介紹中國飲食文化,使學生養成熱愛家鄉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學生能客觀分析飲食習慣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4.讓學生了解飲食文化和其他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等的關系。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客觀分析飲食習慣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教學難點】
飲食習慣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導入話題
2、板書課題:中華美食名揚天下
二、活動一:“美食偵探在行動”
近三天家庭主食調查統計表:展示調查結果,小組進行統計
1、飲食習慣和物產之間的關系:出示物產分布圖,探討“飲食習慣和物產之間有何關系?”(南米北面)
2、口味歌“南甜北咸,東酸西辣”的引導步驟:a、找學生讀一讀《口味歌》。
b、通過觀察,讓學生回答“南甜北咸,東酸西辣”的口味差異。
c、學生拍手打節奏,齊讀《口味歌》加深認識。
3、拓展練習:
請學生課外查詢和搜集資料:除了地域的物產外,影響飲食習慣的形成還有哪些因素?
三、活動二:“美食嘉年華”
1、中國的八大菜系可是美食中的精髓。讓學生欣賞中國八大菜系美食圖片。
2、讓學生為中國八大菜系擬一則廣告語。
四、活動三:“中華美食故事”
1、北京烤鴨。
2、長沙臭豆腐。
五、兒歌總結,并啟發引導學生愛惜糧食。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能夠清楚地描述自己喜歡吃的美食的名稱、顏色和味道。
能夠和同伴一起分享美食。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各種各樣的美食”實拍組圖;“猜一猜”實拍組圖。
材料準備:水果拼盤。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各種各樣的美食”,引導幼兒說說美食的名稱、顏色和味道。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美食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什么?
——它是什么顏色的?
——它的味道是什么樣的?
出示組圖“猜一猜”,教師選擇其中一張圖片,描述圖片上美食的顏色和味道,請幼兒猜猜是哪種美食,并帶領幼兒用“我最喜歡吃的是,它是色的,它的`味道!钡木涫阶隹偨Y。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最喜歡的美食是哪些,現在老師說出它們的顏色和味道,你們來猜一猜吧。
——猜對了。我最喜歡吃的是,它是色的,它的味道。
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水果拼盤,請幼兒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引導幼兒用“我最喜歡吃的是,它是色的,它的味道”的句式向大家介紹,并將該水果分享給其他幼兒。
——你最喜歡哪一種水果?
——它的顏色和味道是什么樣的?
——你能完整地描述一下它的名稱、顏色和味道嗎?
溫馨提示
根據班級的幼兒數量,備足水果拼盤的水果,盡量做到種類豐富。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菠、煎”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炸”,會寫“燒、茄”等9個字,會寫“美食、紅燒”等6個詞語。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燙、焦”等字,發現偏旁“火”和“灬”的聯系。
3、能說出用“炒、爆、烤”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說說自己家鄉的美食。
教學重難點:
1、識字與寫字。
2、能說出用“炒、爆、烤"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談美食)
1.談美食:同學們,民以食為天,我們好多同學最期待的就是午餐時光,來兩張明星照。ㄕ伊咙c)采訪。(米粒哥,光盤哥)
你們最愛的美食是什么
2.播放《舌尖上的中國》片段讓學生欣賞。
看了剛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滿漢全席、各色美食,想品嘗)
3.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中國美食的世界,領略中國飲食文化的魅力。
4.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看圍讀譜,整體識字(傳菜譜)
今天吳老師來做一回“店小二”,給大家推薦本店的招牌菜。
1.出示圖片,說一說美食的名稱。呈現菜肴圖認讀7種菜名。
配制:主+配
想點這道菜的舉手。(原因)
讀出菜的美味。(喜愛)
2.相機補充植物圖片“菠菜、茄子、蘑菇、豆腐”,借助草字頭識記“菠、茄、蘑菇”4字。
3.呈現主食圖,認讀4種主食名。說一說,你最喜歡的主食是什么
相機識認“粥”“蛋”“醬”“餃”,多音字“炸”。
全意字,三種意思,腌或熬的;炸:zh、zh。
4.報菜名游戲。鞏固生字。
今天我主推了一些菜,你認識這些菜名嗎?(開火車)
。ㄟ@些美味佳肴是怎么做成的呢?)
三、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1.再讀詞語,找一找在下列詞語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漢字。(圈出來)
2.談一談你對這些制作方法的了解。
。抑杏写髲N的,或者是我班小廚的,來說說看。)
3.仔細觀察這些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漢字,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火”字旁和“灬”的字都和火有關系:做菜需要用火等等都可以)
4.小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下列的字,進一步感受“火”字旁和“灬”的字在字義上的關聯。
5.除了這些食物制作的方法,你還知道哪些 (煲、燙、煸、燜、餾、涮等)
四、拓展練習
說美食大賽。
用上我們剛剛了解的制作美食的方法來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美食?或者你能創作出哪些美食名稱?要用上今天學的詞哦。
比一比,看誰說得多。
呈現學生菜肴圖。
出示:自制菜肴。
五、抓住要點,分類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燒、烤、炒、飯、雞、鴨。
2.引導學生觀察共性,提示要點。
(1)說一說字形特點
(2)交流偏旁碧華發生了什么變化(捺變點:火——燒、烤、炒,又——雞)
。3)學生練寫,個別指導。
。4)作業展示,評價反饋。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家鄉有名的美食,并產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2、使幼兒初步了解廣告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并激發幼兒設計廣告的興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特產實物圖(如:黃粘米果,烤豆干 ,荸薺,香芋,番薯葉子米果,倒番薯。肉圓,魚丸,板栗、紅魚、米酒、擂茶等)還有一部分真的實物
2、了解各鄉鎮的特產美食及食用方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堂。
教師:你知道我們瑞金都有哪些特產美食嗎?你都收集了哪些圖片?誰來跟大家一起介紹你收集的圖片?(請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收集的瑞金特產美食圖片)
二、介紹瑞金特產美食和食用方法。
教師:孩子們剛剛說到了許多瑞金的特產美食,誰來說說有哪些有名的特產和美食呢?它是什么地方的什么特產呢?(讓幼兒說,說對了出示相應的實物圖片)
教師:原來小朋友知道的特產和美食還真不少,可是,除了知道,你吃過嗎?怎么吃呢?(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知道的小吃和食用方法),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瑞金的紅魚,香芋,米酒,擂茶,肉圓,萬田的黃年米果,壬田的烤豆干,九堡的番薯葉子米果,仙米凍,謝坊的倒番薯干,日東的板栗,水星嶺的荸薺等非常的有名,可是,你們知道嗎?真正知道這些特產和美食的人并不多,那你們有什么辦法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這些特產和美食呢?(做廣告)
三、請幼兒學做廣告。
1、激發孩子給美食做廣告的興趣。
教師:我們瑞金有這么多好吃的,如果要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瑞金的特產和美食,就必須做廣告,其中電視廣告是效果最好,覆蓋面最廣的一種,如果讓你來給大家介紹瑞金的特產和美食,你會如何做廣告?你想給什么食物做廣告?
2、教師示范做廣告。
教師:(手拿仙米凍的圖片做廣告)想吃過神仙般的米凍嗎?請嘗瑞金仙米凍吧!
3、請幼兒思考如何做廣告。
教師:在做廣告的時候,你要說出特產和美食的好處及出產地。這樣人家才知道這是瑞金的特產美食。
4、請幼兒說說自己想的廣告詞。
四、結束活動:
教師:現在,我們的廣告做的非常好。這樣的話,我們瑞金的特產和美食就會有好多的人來吃?晌覀冃∨笥讯疾粫,所以小朋友在家里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這些制作方法,好不好?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最感興趣,他們善于觀察、模仿,在編演廣告的過程中,他們進一步感受、表現廣告的無限創意,他們的童真、童趣在創編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的主動性、參與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強;顒釉谂囵B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同時,還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也進一步提高,口語表達也得到了鍛煉。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各地特色美食,激發探究美食的興趣。
2 、知道食物有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道。
3、能根據表情判斷同伴品嘗的味道。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食物(西紅柿、辣椒、蛋糕、苦瓜),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道的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信息分享。
——請幼兒交流分享自己家鄉的美食。
二、開闊視野。
——(出示電子大書)師:我們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東西方飲食差異很大,每個地方的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吃的實物。
——師:北方的幼兒喜歡吃什么?(面食)
——師:幼兒喜歡什么?(馕)
——師:湖南的幼兒喜歡吃什么?(辣椒)
——師:云南的幼兒喜歡吃什么?(米線)
三、活動體驗。
——教師出示西紅柿、辣椒、蛋糕、苦瓜,并請個別幼兒嘗嘗,說說它們都是什么味道的。
——教師讓幼兒想象一下還有什么東西是酸、甜、苦、辣的呢?
——師:說一說自己喜歡吃什么味道的食物。
——師:為什么人能嘗出食物的味道?(簡單介紹味蕾的作用)
四、游戲:“嘗一嘗”。
——教師準備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水,眼罩一個或蒙眼布。
——請一個幼兒上來戴上眼罩,品嘗其中一杯水,并做相應的表情,再請在座的幼兒猜一猜他嘗到的是什么味道。請參與游戲的幼兒說一說嘗到這種味道的感受。
活動應變
活動前可以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地美食的知識、圖片。
活動延伸
1、教師和幼兒一起搜集更多不同味道的食物或飲料,請幼兒品嘗,說一說嘗到的味道。
2、開展美術活動,鼓勵幼兒想象和繪畫吃某種味道的食物的表情。
區角活動
1、美工區:鼓勵幼兒想象和繪畫吃某種味道的食物的表情。
2、科學區:投放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水,讓幼兒觀察和分別。
環境創設
主題展示區:將各個地方的食物圖片和人物圖片貼到主題區。
家園同步
請家長和幼兒分享一下自己家鄉的美食,有條件的話打印圖片帶回幼兒園分享。
隨機教育
日常進餐時,提示幼兒關注、辨別各種食物的味道。
相關鏈接
可以和幼兒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了解中國各地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完整、連貫地表述事物的主要特征。
2、通過念兒歌,引導幼兒了解家鄉各地的小吃,并說出自己知道的小吃名稱。
3、愿意在集體面前講述。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講述的興趣。
。1)出示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
。2)幼兒提取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你們吃過哪些好吃的東西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并能注意傾聽同伴的講述)
。3)激發幼兒傾聽、講述的興趣。
有一首兒歌里說了很多我們江西的小吃,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都有哪些美味的小吃。
二、通過兒歌了解家鄉的典型的小吃,并說出兒歌中的小吃的名稱。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請你仔細聽一聽兒歌中說了什么?(請幼兒自由講述聽到兒歌中的內容,教師對幼兒說到的兒歌中的小吃名稱進行重復、總結、幫助幼兒加深印象)
。2)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出示相應小吃的圖片。
讓我們再來聽聽這首兒歌,看看兒歌中的美味小吃。
引導幼兒一起看著圖片,認一認圖中的小吃,說一說他們的名稱。
請幼兒跟著老師邊看圖邊朗誦兒歌。
三、引導幼兒拓展講述內容
。1)請幼兒說說有沒有吃過兒歌中的小吃,味道怎么樣。
。2)請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家鄉的哪些小吃?味道怎樣?
四、嘗試用幼兒說出的小吃名稱對兒歌進行仿編。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學會《美麗的村莊》并能大膽、自信的演唱。
2、能夠根據《美麗的村莊》的旋律結合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來編創歌詞并能把自己的創作與同學分享。(從環境方面寫歌詞)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編創歌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 鋼琴
教學方法
學生主動參與,利用比較法、引導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展示美麗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欣賞了非常美麗的風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學們想不想高歌一曲?(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贊美美麗風光的意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展示課件)
二、新課教學
1、簡介歌曲|:這是一首優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為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曲調活潑,描繪了村莊周圍美麗的景色,表達了孩子們對家鄉無比熱愛之情。第二樂段旋律優美抒情,表達了意大利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贊美,對美好未來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3、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
4、學生自己學唱歌詞,自己體會并對歌曲作藝術處理
5、學生自唱,展示自學成果
三、課堂活動
1、剛才我們學會了贊頌意大利鄉村的歌曲。其實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的美麗而有特色的。下面我們按照小組合作方式,以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安陽,按照美麗的村莊的歌詞的格式寫成歌詞,用我們剛才學唱的旋律唱出來。
2、學生分組討論,編創歌詞
3、小組或個人展示編創成果
4、師生點評
四、課堂延伸
1、小結:同學們,從我們剛才的創作及表演活動中,老師感覺到了同學們對美麗家鄉的熱愛與贊美。比如有的同學寫到了巍巍太行山,土肥水美的洹河;有的同學寫到了雄奇崢嶸的林慮山太行大峽谷、山水一色的小南海勝景;……接下來同學們再欣賞兩個畫面(播放圖片,一幅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為某旅游勝地地上隨處可見的垃圾袋、碎紙)大家看了這兩個畫面還能寫出那么好的美景嗎?還想高歌一曲嗎?(學生回答)可見,人類不好的行為導致了環境的被破壞,甚至由于環境的被破壞威脅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環境是需要每個人去維護、去愛護的,希望我們每位同學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不良習慣,愛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一起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2、作業布置:課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達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想。
《家鄉的美食》教案 篇14
主題的產生
在一次區角活動中,徐君小朋友看了一本名為《美食林》的嬰兒畫報,活動結束時,她把自己看到的《美食林》故事滔滔不絕地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講了起來,說完對我說:"黃老師,美食林的東西是不是都很好吃呀?"我笑了笑沒有回答,頓時,其它小朋友也都議論紛紛,七嘴八舌地講了起來。姚周博說:"我喜歡吃海鮮,海鮮的味道很好。"蔣張說:"我喜歡特色小吃"……此時班中只聽見孩子們在講你喜歡吃什么東西,我喜歡吃什么東西,為什么?張銘威還大膽地問我:"黃老師,你喜歡吃什么?能不能說來聽聽?"就這樣,一個關于"美食林"的創造性游戲活動,在孩子們的議論中產生了。
游戲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用多種感官、工具和方法認識我們啟東的美食、民俗風情,引發幼兒探索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2、萌發愛家鄉情感,有作為啟東人的自豪感。
3、能大膽參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游戲活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游戲進程
介紹如圖:
美食林(品嘗各種美食)↓美食林+醫院(生病了怎么辦?)↓美食林+醫院+美容院(最好可以打扮打扮)↓美食林+醫院+美容院+娛樂城(最好有個好玩的地方)
游戲內容
第一階段游戲:美食林游戲準備小朋友動手制作了各種美食:海鮮類、面食類、特色小吃……
游戲過程
1、選角色小朋友都爭著做美食林的服務員,考慮到首次游戲,服務員這個角色將直接關系到游戲進行的效果順利性,為此,我們選了黃崖程、沈文靜、陳思名三個小朋友,他們都是大膽自信的孩子,且見識多廣,語言表達能力強。
2、游戲過程第一次游戲時,孩子們異常興奮,都擁擠到買東西的窗口,部分孩子浪費食品。
第二次游戲前,對幼兒進行了指導,所以游戲好多了,3個服務員很賣勁,他們的叫賣聲、服務態度很吸引人,生意很旺。
3、游戲評價顧天益:"游戲很開心,就是人太多了,有點擠。"張疏銅:"我看見服務員罵人。"黃崖程:"他們買東西不排隊,所以我才發火的。"梁呈:"我吃多了,不消化,肚子很疼。"葉小媛:"最好有個醫院,可以請醫生幫忙。"根據幼兒提出的問題,老師建議下次增設游戲項目:醫院。增設游戲角色:維持秩序的保安,醫院工作人員。
第二階段游戲:美食林+醫院游戲準備:增加醫院里所備的基本用品。
游戲介紹:第一次游戲時,有5名幼兒同時做"醫生",其中3名幼兒沒有參加角色商量都急于搶奪玩具,這影響了另兩名正在協商的幼兒,停止協商也加入了玩具的爭奪,等人手一物后,才搬了桌椅坐下,我以病人的身份來到醫院,試圖了解他們的游戲水平。不料5名幼兒同時上來為我看病打針,最后我挨了3針,游戲評價時,我講述了自己的遭遇,請大家來評評。醫生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第二次游戲時,經過我們的指導,幼兒的游戲水平明顯提高了,開始象模象樣了。醫院的配藥醫生正在開動腦筋做一瓶水果藥,讓病人吃藥不覺得苦。
在游戲評價時,女孩子提出了最好有個美容院,可以讓我們打扮打扮。
根據幼兒提出的問題,老師建議下次增設游戲項目:美容院。增設游戲角色:美容師。
第三階段游戲:美食林+醫院+美容院游戲準備:美容院所需的基本用品。
游戲介紹:游戲時表現出性別差異,女孩子擠在美容院,忙著打扮,而大部分男孩子更樂意享受每食。
第四階段游戲:美食林+醫院+美容院+娛樂城游戲說明:由于上次游戲中發現缺少一個供幼兒閑聊、娛樂的場所,因此增設娛樂城游戲項目。
游戲介紹:游戲時我們在簡單介紹完游戲的注意點,就充當了旁觀者,小朋友有了前面的一系列游戲的鋪墊,幼兒游戲已漸入佳境,角色意識明確,自覺遵守規則,游戲語言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