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通用2篇)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直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
2、數學思考: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中,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3、問題解決:通過使用交互式電子設備多種功能,讓學生找一找、圈一圈、說一說、畫一畫、拼一拼等動手操作、小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4、情感態度: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征,能辨別四邊形。
教學難點:對四邊形的分類,了解不同四邊形各自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激發興趣
1、師:播放學校的一段視頻,讓學生欣賞,這是什么地方?在學校平面圖中你能找出幾種平面圖形?(學生從中找一找圖形,一邊圈畫一邊匯報。)
2、師:在我們的校園中,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圖形,可見平面圖形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們共同來認識一種圖形──四邊形。
(板書課題:四邊形)
二、初步感知,發現特征
師:同學們,你們想像中的四邊形應該是什么樣的?(指名回答,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師:看,數學王國里有這么多的圖形。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圈出來。請學生上臺展示。
師:觀察,我們找出的“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匯報、互相交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結合圖形得出:四邊形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教師板書。
師:請多個學生完整地說出四邊形的特征和全班齊讀,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感知。
師:這些圖形為什么不是四邊形?
師:從信封中取出一個圖形(露出一個角)猜一猜是不是四邊形?(兩個特例)為什么是四邊形?為什么不是?你能把他變成一個四邊形嗎?(學生匯報)
生活中我們見過許多四邊形,現在又知道了四邊形的特點,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四邊形。(學生匯報)
三、動手操作,互動交流
1、學具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并說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一類(有直角);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按邊分: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四條邊不都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學生匯報)
3、畫四邊形。
請在下面的點子圖上畫出幾個不同的四邊形。說一說這些四邊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拼四邊形。
第1列和第3列的同學任取一塊七巧板,第2列和第4列的同學取一塊七巧板想辦法和1、3列同學拼成一個四邊形。
四、巧做練習,拓展延伸
1、判一判:制作闖關游戲,鞏固四邊形的知識。
2、數一數:讓學生仔細觀察所給的圖形中共有幾個四邊形。
3、走迷宮:“小猴找桃”
你能幫小猴穿過迷宮嗎?經過的路必須是四邊形!讓學生畫出小猴的行走路線,再次讓學生對四邊形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五、反思評價,升華提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問題,會正確的寫出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題
(1)、17個蘋果,每5個裝一盤,可以裝盤,還剩個。
(2)、每盒飲料4元,19元能買盒,還剩元。
看來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例5)
師:同學們,圖上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劃船
師:從圖上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
師: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點不明白,誰能幫幫老師?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師:哦,謝謝你,解釋的很清楚,你們聽明白了嗎?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師:那這里的數學問題是什么?你找到了嗎?
生:問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你找的很對,你能幫老師解釋一下這里的至少嗎?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師:哦,就是最少要租幾條船?現在誰能完整的說說這道題目?
生: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如果有6人去劃船,每條船安排1人,需要幾條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每條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師:那我們這里每條船上應該安排幾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滿,也就是坐4人
現在請你用畫一畫或者寫一寫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展示:我用了4個圓來代替4個人,共用了5條船還余兩個人。
生2展示:我用一個大圓代替一條船,直接往里面寫4,就代表坐了4人,還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豎式算的,22個人,每條船坐5人,坐了20人,還余下2人。
師:謝謝你們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解決方法!現在你們能根據她的方法來列算式嗎?
生:22÷4=5(條)……2(人)師:為什么用除法?生:因為四個四個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幾個四,所以用除法?
現在我們已經用算式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至少要租幾條船?生1:5條生2:6條
師:看來余下的2人是關鍵!那么余下的2人應該怎么辦?
生1:余下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生2:我也認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條船!
師小結: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讓你去,你樂意嗎?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條船!所以我們要用5+1=6(條)
2、運菠蘿
師:劃船劃累了,你口渴了嗎?王叔叔為我們準備了菠蘿,誰能讀一下?
生讀題。
生自由列算式!
學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師:為什么要加1?生:因為剩下的3箱還得單獨再運一次。
師小結:像這種處理余數時,給商加1,我們稱為進一法。
3、買面包
師:同學們,王叔叔還給我們準備了肉松面包?磮D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個。
師:出示問題。我拿10元錢最多能買幾個?請你列出算式并說說理由
生:10÷3=3(個)……1(元)因為剩下的1元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像這樣余數對商沒有影響,直接去掉了,我們稱為去尾法。
4、對比總結
劃船和買面包這兩種情況對余數的處理相同嗎?為什么?
生:因為劃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卻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小結:也就是這兩個是不同的實際問題,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處理余數。
三、鞏固練習
1、判斷(說明理由)
李阿姨縫制上衣,每件上衣釘7個扣子,38個扣子可以釘幾件上衣?
38÷7=5(件)……3(個)
5+1=6(件)
答:38個扣子可以釘6件上衣。
2、下面各題是選“去尾法”還是“進一法”
(1)做一張床單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幾張床單?
(2)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3、旋轉木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幾次?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生1:我知道了對余數的處理有“進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處理余數時要考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
有余數的除法
解決問題
22÷4=5(條)……2(人)
5+1=6(條)
答:至少要租6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