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然資源教案(精選5篇)
關于自然資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的定義的分類,能夠區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2、知道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了解我國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和存在的問題。
3、知道我國水資源的嚴峻形勢,理解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教學重點】
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1、自然資源。
據圖說出自然資源的定義,重點注意自然二字。
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劃分并不是絕對的,他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常見的可再生資源有:土地,水,陽光,空氣,生物等。
常見的非可再生資源有:礦產。
結合煤和石油的分布圖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空間分布不均衡。
2、土地資源。
結合課本插圖找出土地資源的四種利用類型,總結其利用特點: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
列表總結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情況。存在的問題,要結合一些漫畫掌握。
3、水資源。
我們日常生活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水和部分地下水,而最多的水資源是冰川水。
水資源短缺的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國也非常嚴重,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時間和標志。
。ㄓ懻摚┥詈蜕a中的節水措施
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和應對措施:時間:夏秋多,冬春少,措施:修水庫。
空間: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措施:跨流域調水。
。◤娬{)要特別注意跨流域調水中的南水北調線路和意義。這是一個學習的重點
總結:本章主要講述了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和特點,重要主要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多分析一些關于環境的漫畫,做相關題目練習
【作業設計】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和解決措施。
關于自然資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什么是自然資源,有哪些主要類型;
2.知道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國情特征;
3.能正確評價我國自然資源的優勢和劣勢。
過程與方法
1.舉例說明什么是自然資源,我們在生產、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資源;
2.討論以上提到的自然資源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兩類;
3.結合課本圖文資料,談談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4.通過課本資料的數字,明確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
5.討論我國自然資源特點形成的原因:
6.討論,為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我們能夠做些什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節內容,能辯證的認識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以及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的意義,進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
本節重點
1.自然資源的分類;
2.我國的自然資源國情特征: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本節難點
樹立保護資源的意識,在生活中自覺保護資源。
教法學法
讀圖分析法、討論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一幅生活資料圖片,讓學生追本溯源,明確這些生活資料最終來自自然界。
講授新課
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一段,完成下面問題。
1.自然資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關鍵詞: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2.請同學們舉例說出你知道的自然資源:
3.判斷下列資源哪些是自然資源;水、陽光、草地、動物、森林、小麥、雷電、玉米、核桃。
二、請同學們閱讀圖3.1,回答問題。
1.上述自然資源哪一種與其它自然資源不同?
2.我們可以把自然資源分為哪兩類?(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能夠循環使用;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等,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3.舉例說明你所知道的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三、讀圖3.2和3.3,回答問題。
1.可再生資源具有什么特性?
2.可再生資源是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據圖說出你的理由;
3.根據上述內容你認為應該怎樣利用和保護資源?
四、出示我國陸地、礦產、耕地、河流年徑流量、森林等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資料,據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填寫下表
自然資源
作業: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手抄報。
關于自然資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大量的數據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自然資源數量大、種類多的特點,幫助學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過與其他國家比較,使學生了解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特點,明確我國在自然資源上面臨的嚴峻形勢;通過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我國資源短缺的現實國情,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與人地協調的觀念。
3.通過我國資源在“總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對比,培養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為后幾節的學習作了知識和價值觀的鋪墊。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數據,使學生認識到了我國自然資源的優勢和劣勢。對于"自然資源總量大"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優勢,以及造成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為在后面幾節的內容里會具體介紹。但是作為這一章最關鍵的一個概念,教材并沒有解釋,它是通過數據來體現自然資源的含義的, 教師應予以補充。
教材還通過"想一想"安排學生將我國與世界上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相對比,給學生幾個啟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緩解我國自然資源緊張的一個途徑;第二,即使總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樣也能把經濟發展好。
在教材的最后,提到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概念, 教師需要為學生解釋清楚。并且要讓學生認識到: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得不合理,同樣也會面臨無法再生的局面。
教法建議
本節的從內容上來說線索非常清楚,但這一思路決不能成為 教師教授的線索,要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數據事實將我國自然資源的現實國情分析出來。所以 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查找資料,或者 教師給學生提供大量資料,使學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之后,再提升到理性認識上。
為了明確自然資源的含義, 教師可以在介紹概念之后再舉出幾種事物,讓學生來判斷這些是否屬于資源,從而理解資源的自然屬性和社會經濟屬性。接著再讓學生辨別哪些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為后面提出解決資源緊張的措施作個鋪墊。
教學設計方案1
[新課引入]播放一段反映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的影片,或者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以及數據資料,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并以此感到自豪。
[出示相關資料]
展示資料:(投影)
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
類別
國土面積
礦產資源
耕地面積
河流年徑流量
森林面積
資源基本特征
總量居世界位次
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我國由于人口眾多,導致人均占有資源量極其稀少,人均資源不足。
[小結]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即:資源總量多,人均少。
[ 板書]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總量多,人均少
[提出問題]根據我們所了解的知識,請大家對比一下我國與日本、美國、加拿大三國在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有何差異?
對比之后,我們從日本這個國家對資源的利用政策上有什么可以學習的呢?
從分析中找到我國在資源利用上的問題:利用不盡合理
對于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讓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分析,并能認識到我們也應積極參與到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實際行動中去,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環保主義者。
關于自然資源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及其與人類關系的常識,使學生了解水的重要性;使學生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嚴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義,從而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
2.知識技能:讓全體同學充分參與整個水的教學過程,全面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3.科學品質:通過本節的學習,建立節水、愛水,愛我家園的環保意識中。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節水與防止水污染。
2.難點:節水與防止水污染。
教學用品
掛圖、小黑板、幻燈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空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空氣中的氧氣與我類有什么關系?
二、引入新課
(講解)空氣是人類和動植物生存不可少的物質基礎。還有什么物質在人類和動植物生存中所占的地位可與空氣相比呢?這是本節所要講解的另一種重要物質--水。
三、新課講授
(引入)本節主要介紹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水與式農業的關系;水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水污染的嚴重后晨及防止污染的重要意義。
(閱讀)本節 閱讀為主,然后圍繞以下問題進行發言。
(投影)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水與人類的關系及保護水源 。
2.本地區缺水情況的調 查報告。
3.水質污染的果及防止水污染的意義。
4.學校學生用水現象,包括節約和注費兩種情況。
5.《水法》的主要內容(簡介)和頒布實施的意義,節水徽記的含義。
(分析)以上1--5題可由學生閱讀完有關教材后,指定一個學生回答,其他同學作相應的補充。特別是2、4兩題,與他們日常生活、所處的環境聯系比較緊,這樣通過討論、歸納,更加增強他們節約用水的意識。第5題進行講爭時,結合"節水徽記"的掛圖,投影出示《水法》的主要內容,這樣使學生印象深刻、強烈。最后歸納總結本節的主要內容。
(小結)(小黑板出示)
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1)地球表面3/4覆蓋著水,但地球上淡水量還不到總水量的1%,而且分布十分不均勻。
(2)大氣中售有大量的水蒸氣。
(3)動植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水。
2.水與工、家業的關系
3.保護水資源
(1)淡水資源不足。
(2)淡水分布不均勻,需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水污染嚴重。
(4)淡水污染 的危害性及保護措施。
四、典例分析
例1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是
a.工業生產中"三廢"的任意排放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家業生產中化肥、家藥的使用
d.以上三項都 是
(分析)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水、廢氣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家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都會造成水污染。
如何預防:①加強對水質的監測;②工業三廢要經過處理后再排放;③農業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例2 下列預法中,正確的是
a.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b.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們的日常飲用
c.凡是無色透明的水都是能飲用的
d.工農業用水也主要是淡水
(分析)地球上的水盡管很多,但淡水量不到總量的1%,
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農業用水都主要是使用淡水。水是不能再生的,所以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是有限的。不光人們日常飲用水,工農業生產上的用水遠遠大于生活用水。無色透明的水不一定都能喝,飲用水必須經過嚴格的凈化、消毒、軟化等處理后,再經化驗有害萬分,其他指標均在規定范圍內,這樣的水才能飲用。
五、歸納小結
1.重要的是在于參與,在參與中受到教育。
2.增強節水的自覺意識。
六、作業布置
1.課后習題1、2、3。
2.課時作業設計:第一題中1-5。
七、板書設計
第一節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投影)
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水與人類的關系有水源的保護。
2.本地區缺水情況的調查。
3.水質污染的嚴重后果及防止污染的意義。
4.結合學生進行節水教育。
5.進行《水法》和"節水徽記"的教育。、
關于自然資源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知道自然資源的定義和范圍。
2、 了解自然資源的分類,知道常見的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3、 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理解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自然資源的分類
【教學用具】
地理景觀圖,中國煤礦分布圖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引入新課:觀察景觀圖,引入自然資源的講述。
2、閱讀課本52頁,找出自然資源的定義,區別資源和自然資源。
板書:一、自然資源極其類型
1、自然資源
講解: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些人工產生的東西也是資源,但是不屬于自然資源。
那么,自然資源分幾種類型呢?請同學們討論給出答案,并且結合日常生活舉幾個例子。
補充:自然資源分類的關鍵是能不能生長繁衍和循環利用,注意他們的界限不是絕對的,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資源也要注意保護,合理利用。
(轉承)我國的自然資源有什么特點呢?大家通過閱讀煤礦、石油天然氣分布圖得出結論。
板書二、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1、 總量豐富,種類多。人均占有量少
2、 空間分布不均
講解:課本54頁的表格是一個考試內容,要依據幾種自然資源的位次,說出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
總結:我國自然資源雖然總量大,但是人均少,浪費現象嚴重,因此要合理利用,注意保護。 自然資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
前提是自然界中的東西,就是天然形成的,條件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閱讀課本知道,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前者如土地、生物、氣候等,后者主要指礦產資源。
閱讀煤礦分布圖,知道我國主要的煤礦分布在北方,油田也分布在北方。得出我國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作業設計】
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