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講 陸地自然資源
第19講 陸地自然資源 [考綱要求]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資源問題。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 [知識講解]一、陸地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 (1)概念:人類直接從自然環境中獲取,并用于生產、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在協調系統平衡中起核心作用。 (2)分類 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為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動力的自然資源分類 常規能源:大規模廣泛應用技術比較成熟的能源資源(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廣泛應用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核能、風能、潮汐能等)礦產資源能源資源自然資源自然環境 自然資源能源
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能源相互關系圖 (3)總體特征①陸地自然資源是有限的;②陸地自然資源的利用潛力無限; ③陸地自然資源有一定的分布規律。可再生資源受水熱條件的影響具有地帶性規律;非可再生資源——地質規律。④一個地域的自然資源組成相互聯系的整體(4)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關系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對象陸地能源資源是人類生產活動得以進行和發展的動力二、我國的自然資源(一)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占有量 (1)自然資源大國:土地面積、礦產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徑流、森林面積世界第六 (2)人均資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徑流量占1/4、森林占1/5、礦產占3/5(二)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1)水資源特點①總量豐富(年江河徑流量世界第六)②水資源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各年之間的變率大) (2)水能資源特點①蘊藏量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②地區分布不均。實際開發水能從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華東、東北、華北。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長江水系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目前,已開發的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3)水資源短缺問題及措施
緊張
原因
空間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季節、年際變化大
人口劇增,經濟發展,生產生活用水量大,浪費嚴重
水污染解決辦法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引黃入晉、南水北調)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興修水庫,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長,節約和合理用水、合理調整水價防治和治理水污染 地下水問題前面已講,這里省略。(4)水資源短缺區:①西北內陸:水資源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要節約和合理用水,保護地表水、地下水。知道塔里木河、黑河的調水。②華北地區:降水少,工農業迅速發展、人口增加,水污染、浪費嚴重。南水北調。(5)主要水電站
三峽葛州壩
二灘
龍羊峽李家峽
萬家寨
小浪底
巖灘大化
隔河巖
五強溪
湖北
四川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