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的概況和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教案
自然資源的概況和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
一、自然資源的概況
【講授新課】
請大家看書中一組數據,你能否根據數據概括出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
【板書】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總量多、人均少,
【提問】提據以前所學過的世界地理知識,你能不能說說在自然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國與日本、美國、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區別?
【提問】中國林木資源的應用是否也有如此問題?
【講解】我國在資源利用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利用不盡合理的問題,如有些資源利用不當或管理不善,還有些資源遭到了破壞和浪費,這樣就更加重了我國資源形勢的嚴峻性。
【板書】利用不盡合理
【提問】你身邊有哪些對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現象?
【提問】我們應該用什么實際行動節約利用和保護資源呢,大家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可根據學生們的討論、倡議成立“小小環保隊”,進行檢查校內水龍頭,回收廢舊電池,垃圾分類回收等活動,也可帶領學生確定環保隊隊員、標志和活動時間等。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分析討論,大家可以得出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總量多,人均少,利用不盡合理。但是這節課我們更重要的收獲是我們確定了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去節約利用和保護資源。
礦產資源(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有關圖文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并初步學會評價其優劣。
2.使學生知道我國主要煤炭、石油、金屬礦產地的分布。
3.使學生了解我國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上存在的問題,初步學會就其問題尋求對策。
4.使學生認識到要合理開發,節約、綜合有效利用礦產資源,尋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責任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教學重點
1.我國主要礦產的分布。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3.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要合理開發,節約、綜合有效利用礦產資源,尋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責任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教學媒體
我國主要礦產資源分布掛圖,我國主要礦產資源分布投影片,中國政區底圖(學生每人一份)。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導學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自然資源的概況。那么工業發展重要的物質基礎是什么呢?(礦產資源)
【板書】二、礦產資源
【講述】礦產資源是制約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是體現一個國家國力強弱的主要標志之一。我國礦產資源的情況如何呢?
【板書】一、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
【指導讀圖】指導學生閱讀、分析三幅我國礦產資源分布圖,引導學生從宏觀上看出:煤礦、油氣田、鐵礦、有色金屬礦分布具有既廣泛又相對集中的特點;煤、石油、鐵礦北方居多;有色金屬礦南方居多。
【講述】目前在我國煤炭探明儲量中,北方占近90%,南方只占10%,全國l/2以上的鐵礦集中在遼、冀、川三省……
【學生概括】我國礦產資源分布既廣泛而又相對集中。
【板書】分布既廣泛又相對集中
【提問】我國礦產資源分布既廣泛又相對集中的特點,對于礦產資源的開采、運輸會帶來什么影響呢?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集中分布,有利于礦產資源大規模集中開采,形成全國性礦產基地;但同時,造成了不同地區間礦產資源的流通交換,加重了運輸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