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氣候特征
〔講述〕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外最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的熱量條件優越,即使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也能夠種植喜溫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產作物。我國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講述〕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這時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提問〕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和景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知識,思考問答。)
〔講述〕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由于受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氣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熱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長,是我國主要的稻米產區,從而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掛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哪幾個干濕地區?
(學生回憶第二、三節知識,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標志 〔讀圖提問〕閱讀課文“秦嶺南北”插圖,問學生:圖中反映了地形對氣候、植被的什么影響?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插圖“秦嶺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桔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冬季風南下。所以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提問〕1.舉例說明不同的溫度帶、干濕地區、植物和農作物品種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思考并回答。)
2.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從而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2.大陸性氣候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