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教案 > 八年級地理教案 > 氣候特征(精選14篇)

氣候特征

發布時間:2022-12-05

氣候特征(精選14篇)

氣候特征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分析的方法,明確我國優越的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培養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的有利因素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我國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對祖國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增強認識,產生自豪感。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我國突出: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這三者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教材從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季風影響我國氣候的突出表現。雨熱同期的特征是促進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同樣受惠于季風氣候,因為雨熱同期是季風氣候的明顯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反映了我國氣候要素的空間差異性和我國自然環境復雜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難點:學會分析、歸納、概括的方法。

  價值觀念、學科能力、基礎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教育契機及課內外內容聯系: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把握了我國的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特征的基礎上,總結、歸納、概括得出的結論性特征。根據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規律而劃分出不同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而它們的組合形成了復雜的氣候類型。分析這些氣候類型的特點,以雨熱同期為特征的季風氣候成為我國最顯著的氣候類型。在分析、歸納、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時,不要單純的記憶結論,而是要學生學會這個過程。同時教材還對比分析了我國與同緯度其他地區進行對比,讓學生更清楚我國氣候的獨特性。

  教法建議

  引導學生回憶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關氣候資料,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其分析逐步歸納概括,并分析這種氣候對國民經濟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讓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學會對比,切記結論性的灌輸。

  本節建議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課時安排:   計劃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我們雪線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幾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特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第四節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C和3.7°C。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C和7.3°C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紐約大7.3°C。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征: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作物生產有沒有好處?請同學們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量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數呈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點。

  〔板書〕三、 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化,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作物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探究活動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學生根據所給資料分組討論——同樣是在北緯15°-30°范圍內的西亞、北非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在上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教師提供資料,包括兩個地區的景觀圖、氣溫降水圖、洋流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表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

氣候特征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分析的方法,明確我國優越的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培養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的有利因素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我國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對祖國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增強認識,產生自豪感。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我國突出: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這三者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教材從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季風影響我國氣候的突出表現。雨熱同期的特征是促進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同樣受惠于季風氣候,因為雨熱同期是季風氣候的明顯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反映了我國氣候要素的空間差異性和我國自然環境復雜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難點:學會分析、歸納、概括的方法。

  價值觀念、學科能力、基礎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教育契機及課內外內容聯系: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把握了我國的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特征的基礎上,總結、歸納、概括得出的結論性特征。根據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規律而劃分出不同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而它們的組合形成了復雜的氣候類型。分析這些氣候類型的特點,以雨熱同期為特征的季風氣候成為我國最顯著的氣候類型。在分析、歸納、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時,不要單純的記憶結論,而是要學生學會這個過程。同時教材還對比分析了我國與同緯度其他地區進行對比,讓學生更清楚我國氣候的獨特性。

  教法建議

  引導學生回憶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關氣候資料,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其分析逐步歸納概括,并分析這種氣候對國民經濟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讓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學會對比,切記結論性的灌輸。

  本節建議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課時安排:   計劃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我們雪線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幾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特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第四節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C和3.7°C。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C和7.3°C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紐約大7.3°C。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征: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作物生產有沒有好處?請同學們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量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數呈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點。

  〔板書〕三、 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化,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作物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探究活動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學生根據所給資料分組討論——同樣是在北緯15°-30°范圍內的西亞、北非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在上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教師提供資料,包括兩個地區的景觀圖、氣溫降水圖、洋流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表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

氣候特征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分析的方法,明確我國優越的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培養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的有利因素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我國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對祖國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增強認識,產生自豪感。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我國突出: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這三者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教材從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季風影響我國氣候的突出表現。雨熱同期的特征是促進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同樣受惠于季風氣候,因為雨熱同期是季風氣候的明顯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反映了我國氣候要素的空間差異性和我國自然環境復雜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難點:學會分析、歸納、概括的方法。

  價值觀念、學科能力、基礎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教育契機及課內外內容聯系: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把握了我國的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特征的基礎上,總結、歸納、概括得出的結論性特征。根據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規律而劃分出不同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而它們的組合形成了復雜的氣候類型。分析這些氣候類型的特點,以雨熱同期為特征的季風氣候成為我國最顯著的氣候類型。在分析、歸納、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時,不要單純的記憶結論,而是要學生學會這個過程。同時教材還對比分析了我國與同緯度其他地區進行對比,讓學生更清楚我國氣候的獨特性。

  教法建議

  引導學生回憶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關氣候資料,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其分析逐步歸納概括,并分析這種氣候對國民經濟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讓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學會對比,切記結論性的灌輸。

  本節建議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課時安排:   計劃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我們雪線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幾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特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第四節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C和3.7°C。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C和7.3°C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紐約大7.3°C。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征: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作物生產有沒有好處?請同學們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量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數呈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點。

  〔板書〕三、 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化,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作物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探究活動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學生根據所給資料分組討論——同樣是在北緯15°-30°范圍內的西亞、北非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在上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教師提供資料,包括兩個地區的景觀圖、氣溫降水圖、洋流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表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

氣候特征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分析的方法,明確我國優越的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培養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的有利因素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我國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對祖國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增強認識,產生自豪感。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我國突出: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這三者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教材從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季風影響我國氣候的突出表現。雨熱同期的特征是促進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同樣受惠于季風氣候,因為雨熱同期是季風氣候的明顯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反映了我國氣候要素的空間差異性和我國自然環境復雜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難點:學會分析、歸納、概括的方法。

  價值觀念、學科能力、基礎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教育契機及課內外內容聯系: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把握了我國的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特征的基礎上,總結、歸納、概括得出的結論性特征。根據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規律而劃分出不同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而它們的組合形成了復雜的氣候類型。分析這些氣候類型的特點,以雨熱同期為特征的季風氣候成為我國最顯著的氣候類型。在分析、歸納、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時,不要單純的記憶結論,而是要學生學會這個過程。同時教材還對比分析了我國與同緯度其他地區進行對比,讓學生更清楚我國氣候的獨特性。

  教法建議

  引導學生回憶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關氣候資料,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其分析逐步歸納概括,并分析這種氣候對國民經濟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讓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學會對比,切記結論性的灌輸。

  本節建議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課時安排:   計劃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我們雪線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幾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特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第四節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C和3.7°C。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C和7.3°C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紐約大7.3°C。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征: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作物生產有沒有好處?請同學們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量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數呈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點。

  〔板書〕三、 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化,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作物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探究活動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學生根據所給資料分組討論——同樣是在北緯15°-30°范圍內的西亞、北非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在上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教師提供資料,包括兩個地區的景觀圖、氣溫降水圖、洋流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表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

氣候特征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學會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明確我國豐富的氣候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2.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從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

  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季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待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 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和3.7℃。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和7.3℃。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北京比紐約大7.3℃。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分配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證: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有沒有好處?有什么好處?請同學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們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的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同學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 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呈現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比,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一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4)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l.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氣候特征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學會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明確我國豐富的氣候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2.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從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

  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季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待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 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和3.7℃。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和7.3℃。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北京比紐約大7.3℃。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分配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證: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有沒有好處?有什么好處?請同學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們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的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同學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 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呈現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比,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一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4)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l.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氣候特征 篇7

  第四節  氣候特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3.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4.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為1課時。四年制可安排2課時,適當增加學生討論、練習時間,所余的課時可講授選學課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季節分配上有何特點?

  (新課引入)

  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我國氣溫、溫度帶、降水和干濕地區的知識。這一節課,我們要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分析、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這種氣候特征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

  〔板書〕第四節  氣候特征

  (講授新課)

  〔讀圖提問〕掛示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讓學生閱讀地圖,回憶第一冊課本中的有關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我國位于亞洲的什么地區?

  2.從世界海陸分布看,這個地區的位置有什么特點?

  3.在海陸位置的影響下,這個地區形成了什么樣的氣候?

  4.這種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學生讀圖、回憶、思考后回答,教師應注意提示、補充、糾正。)

  [歸納]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屬東亞國家。從世界海陸分布看,東亞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這種海陸差異的影響下,使東亞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典型的地區之一。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東亞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風向隨冬夏季節變化而有規律轉換;冬季盛行偏北風(從內陸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暖熱多雨。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讀表回答〕閱讀“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一月份,我國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低22.7℃和3.7℃)

  2.七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高出3.6℃)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大26.3℃和7.3℃)

  〔歸納〕冬季,我國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國又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地區之外最暖熱的地方。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世界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這說明我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點。

  〔講述〕我國大陸性氣候特征,表現在氣溫方面,那就是氣溫變化大,不僅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也較大;表現在降水方面,則是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板書]

  〔提問〕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板書〕二、雨熱同期

  〔講述〕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外最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的熱量條件優越,即使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也能夠種植喜溫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產作物。我國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講述〕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這時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提問〕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和景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知識,思考問答。)

  〔講述〕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由于受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氣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熱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長,是我國主要的稻米產區,從而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掛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哪幾個干濕地區?

  (學生回憶第二、三節知識,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標志   〔讀圖提問〕閱讀課文“秦嶺南北”插圖,問學生:圖中反映了地形對氣候、植被的什么影響?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插圖“秦嶺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桔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冬季風南下。所以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提問〕1.舉例說明不同的溫度帶、干濕地區、植物和農作物品種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思考并回答。)

  2.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從而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2.大陸性氣候強烈

  (1)冬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低,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高,氣溫年較差大

  (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得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氣候特征 篇8

  第四節 氣候特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3.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4.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

  分析、歸納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為1課時。四年制可安排2課時,適當增加學生討論、練習時間,所余的課時可講授選學課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

  1.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季節分配上有何特點?

  (新課引入)

  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我國氣溫、溫度帶、降水和干濕地區的知識。這一節課,我們要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分析、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這種氣候特征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

  〔板書〕第四節 氣候特征

  (講授新課)

  〔讀圖提問〕掛示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讓學生閱讀地圖,回憶第一冊課本中的有關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我國位于亞洲的什么地區?

  2.從世界海陸分布看,這個地區的位置有什么特點?

  3.在海陸位置的影響下,這個地區形成了什么樣的氣候?

  4.這種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學生讀圖、回憶、思考后回答,教師應注意提示、補充、糾正。)

  [歸納]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屬東亞國家。從世界海陸分布看,東亞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這種海陸差異的影響下,使東亞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典型的地區之一。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東亞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風向隨冬夏季節變化而有規律轉換;冬季盛行偏北風(從內陸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暖熱多雨。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讀表回答〕閱讀“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一月份,我國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低22.7℃和3.7℃)

  2.七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高出3.6℃)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大26.3℃和7.3℃)

  〔歸納〕冬季,我國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國又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地區之外最暖熱的地方。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世界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這說明我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點。

  〔講述〕我國大陸性氣候特征,表現在氣溫方面,那就是氣溫變化大,不僅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也較大;表現在降水方面,則是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板書]

  〔提問〕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板書〕二、雨熱同期

  〔講述〕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外最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的熱量條件優越,即使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也能夠種植喜溫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產作物。我國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講述〕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這時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提問〕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和景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知識,思考問答。)

  〔講述〕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由于受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氣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熱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長,是我國主要的稻米產區,從而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掛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哪幾個干濕地區?

  (學生回憶第二、三節知識,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標志 〔讀圖提問〕閱讀課文“秦嶺南北”插圖,問學生:圖中反映了地形對氣候、植被的什么影響?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插圖“秦嶺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桔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冬季風南下。所以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提問〕1.舉例說明不同的溫度帶、干濕地區、植物和農作物品種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思考并回答。)

  2.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從而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2.大陸性氣候強烈

  (1)冬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低,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高,氣溫年較差大

  (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得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氣候特征 篇9

  第四節 氣候特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3.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4.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

  分析、歸納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為1課時。四年制可安排2課時,適當增加學生討論、練習時間,所余的課時可講授選學課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

  1.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季節分配上有何特點?

  (新課引入)

  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我國氣溫、溫度帶、降水和干濕地區的知識。這一節課,我們要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分析、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這種氣候特征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

  〔板書〕第四節 氣候特征

  (講授新課)

  〔讀圖提問〕掛示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讓學生閱讀地圖,回憶第一冊課本中的有關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我國位于亞洲的什么地區?

  2.從世界海陸分布看,這個地區的位置有什么特點?

  3.在海陸位置的影響下,這個地區形成了什么樣的氣候?

  4.這種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學生讀圖、回憶、思考后回答,教師應注意提示、補充、糾正。)

  [歸納]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屬東亞國家。從世界海陸分布看,東亞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這種海陸差異的影響下,使東亞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典型的地區之一。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東亞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風向隨冬夏季節變化而有規律轉換;冬季盛行偏北風(從內陸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暖熱多雨。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讀表回答〕閱讀“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一月份,我國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低22.7℃和3.7℃)

  2.七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高出3.6℃)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大26.3℃和7.3℃)

  〔歸納〕冬季,我國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國又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地區之外最暖熱的地方。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世界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這說明我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點。

  〔講述〕我國大陸性氣候特征,表現在氣溫方面,那就是氣溫變化大,不僅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也較大;表現在降水方面,則是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板書]

  〔提問〕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板書〕二、雨熱同期

  〔講述〕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外最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的熱量條件優越,即使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也能夠種植喜溫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產作物。我國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講述〕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這時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提問〕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和景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知識,思考問答。)

  〔講述〕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由于受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氣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熱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長,是我國主要的稻米產區,從而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掛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哪幾個干濕地區?

  (學生回憶第二、三節知識,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標志 〔讀圖提問〕閱讀課文“秦嶺南北”插圖,問學生:圖中反映了地形對氣候、植被的什么影響?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插圖“秦嶺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桔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冬季風南下。所以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提問〕1.舉例說明不同的溫度帶、干濕地區、植物和農作物品種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思考并回答。)

  2.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從而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2.大陸性氣候強烈

  (1)冬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低,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高,氣溫年較差大

  (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得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氣候特征 篇10

  第四節  氣候特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3.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4.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為1課時。四年制可安排2課時,適當增加學生討論、練習時間,所余的課時可講授選學課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季節分配上有何特點?

  (新課引入)

  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我國氣溫、溫度帶、降水和干濕地區的知識。這一節課,我們要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分析、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這種氣候特征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

  〔板書〕第四節  氣候特征

  (講授新課)

  〔讀圖提問〕掛示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讓學生閱讀地圖,回憶第一冊課本中的有關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我國位于亞洲的什么地區?

  2.從世界海陸分布看,這個地區的位置有什么特點?

  3.在海陸位置的影響下,這個地區形成了什么樣的氣候?

  4.這種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學生讀圖、回憶、思考后回答,教師應注意提示、補充、糾正。)

  [歸納]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屬東亞國家。從世界海陸分布看,東亞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這種海陸差異的影響下,使東亞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典型的地區之一。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東亞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風向隨冬夏季節變化而有規律轉換;冬季盛行偏北風(從內陸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暖熱多雨。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讀表回答〕閱讀“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一月份,我國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低22.7℃和3.7℃)

  2.七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高出3.6℃)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大26.3℃和7.3℃)

  〔歸納〕冬季,我國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國又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地區之外最暖熱的地方。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世界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這說明我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點。

  〔講述〕我國大陸性氣候特征,表現在氣溫方面,那就是氣溫變化大,不僅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也較大;表現在降水方面,則是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板書]

  〔提問〕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板書〕二、雨熱同期

  〔講述〕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外最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的熱量條件優越,即使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也能夠種植喜溫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產作物。我國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講述〕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這時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提問〕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和景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知識,思考問答。)

  〔講述〕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由于受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氣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熱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長,是我國主要的稻米產區,從而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掛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哪幾個干濕地區?

  (學生回憶第二、三節知識,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標志   〔讀圖提問〕閱讀課文“秦嶺南北”插圖,問學生:圖中反映了地形對氣候、植被的什么影響?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插圖“秦嶺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桔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冬季風南下。所以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提問〕1.舉例說明不同的溫度帶、干濕地區、植物和農作物品種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思考并回答。)

  2.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從而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

  2.大陸性氣候強烈

  (1)冬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低,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高,氣溫年較差大

  (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多樣,使得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氣候特征 篇11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課時安排: 計劃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我們雪線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幾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特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第四節 氣候特征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C和3.7°C。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C和7.3°C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紐約大7.3°C。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征: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作物生產有沒有好處?請同學們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量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數呈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點。

  〔板書〕三、 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化,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作物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探究活動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學生根據所給資料分組討論——同樣是在北緯15°-30°范圍內的西亞、北非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在氣候特征上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教師提供資料,包括兩個地區的景觀圖、氣溫降水圖、洋流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表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

氣候特征 篇12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綜合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國主要的氣候特征。

  2.使學生懂得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應用)。

  教學重點

  知道我國多樣的氣候,季風氣候的典型性及其表現。

  教學難點 

  運用降水和氣溫等氣候要素分析氣候特征。

  教學方法

  討論法、發現法、探究法。

  教學媒體

  投影:“中國自東向西植被變化圖”、“中國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觀圖”、“全國氣候類型圖”、“氣候疊加示意圖”,計算機軟件:氣候的多樣性,季風氣候的顯著性,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前面學習了有關氣溫和降水的知識,通過前面學習可知:氣溫和降水將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即發生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對于某一地區而言,每一天的氣溫高低和降水多少是不同的。但是氣溫和降水在較長的時期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只要找到并了解氣溫和降水在較長時期內的變化規律,把握其中的規律性,就可以掌握某個地區的氣候特征。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氣候的特征”這一節課來研究一下怎樣分析和研究某一地區的氣候特征。

  【板書】第四節 氣候的特征

  【活動】我們在座的同學天天生活在北京,對北京的氣候有切身體會,通過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請你來描述一下北京的氣候有哪些特點(也就是說北京的氣候是什么樣的)?

  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通過同學們的描述可以知道我們一般從天氣的冷暖、降水的多少、風力的大小和多少等幾個方面來描述氣候呢。氣候的要素主要包含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雖然我們每天看天氣預報時發現今天和昨天的天氣可能有些方面不同,但我們會發現北京今年整個冬季的氣候和去年的、前年的冬季氣候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氣候是一個地區較長時間內的大氣狀況,它具有內在的規律性。

  【板書】一、氣候要素

  降水、氣溫

  二、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投影】“中國自東向西的植被變化圖”

  【提問】(1)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圖中的植被發生了那些變比?

  (2)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中國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觀圖”

  【討論】(1)看圖說出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投影】“氣候疊加示意圖”。

  【總結】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接受太陽光熱的多少是不同的,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差異顯著,同時加上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因此形成了多種溫度帶和多樣的干濕地區。因此,我國各地的氣候千差萬別,復雜多樣。

  【板書】l.氣候復雜多樣

  【投影】“全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演示軟件】比較所看到的景觀有何不同?說明什么問題?(為什么地處同一緯度的哈爾濱比法國巴黎氣溫低?同樣都瀕臨大洋,但為什么長江中下游地區比非洲北部降水豐沛?)

  【活動】處于大致相似的地理位置,為什么在我國東部與歐洲西部及非洲北部同緯度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呢?

  【小結】由于中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受到夏季風與冬季風的交替影響。受夏季風的影響,在夏季我國東部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溫高、降水多;受冬季風的影響,我國北方各地區的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低。因此形成了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特點。

  【活動】日本、韓國、朝鮮是什么氣候類型呢?與北京相比氣溫和降水有何差異?

  【板書】 2.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過渡】為什么要研究氣候的特征呢?那是因為氣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響。

  【演示軟件】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

  【活動】氣候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是什么?

  【板書】三、氣候對我國的影響

  1.有利影響:物產豐富、生產地域擴大

  2.不利影響:多災害性天氣

  夏季風──洪澇、臺風

  冬季風──旱災、寒潮

  【總結】由于我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外加復雜多樣的地形,造成中國氣候具有兩大顯著的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同時,我國獨特的氣候也給我國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板書設計 

  一、氣候要素

  降水、氣溫

  二、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1.氣候復雜多樣

  2.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三、氣候對我國的影響

  1.有利影響:物產豐富、生產地域擴大

  2.不利影響:多災害性天氣

  夏季風——洪澇、臺風

  冬季風——旱災、寒潮

氣候特征 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學會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明確我國豐富的氣候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2.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從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

  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季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待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  第四節  氣候特征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 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和3.7℃。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和7.3℃。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北京比紐約大7.3℃。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分配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證: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有沒有好處?有什么好處?請同學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們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的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同學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 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呈現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征。

  【板書】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比,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一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4)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l.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氣候特征 篇14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明確我國優越的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培養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的有利因素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我國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對祖國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增強認識,產生自豪感。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我國氣候特征突出: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這三者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教材從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季風影響我國氣候的突出表現。雨熱同期的特征是促進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同樣受惠于季風氣候,因為雨熱同期是季風氣候的明顯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反映了我國氣候要素的空間差異性和我國自然環境復雜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難點:學會分析、歸納、概括氣候特征的方法。

  價值觀念、學科能力、基礎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教育契機及課內外內容聯系: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把握了我國的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特征的基礎上,總結、歸納、概括得出的結論性特征。根據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規律而劃分出不同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而它們的組合形成了復雜的氣候類型。分析這些氣候類型的特點,以雨熱同期為特征的季風氣候成為我國最顯著的氣候類型。在分析、歸納、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時,不要單純的記憶結論,而是要學生學會這個過程。同時教材還對比分析了我國與同緯度其他地區進行對比,讓學生更清楚我國氣候的獨特性。

  教法建議

  引導學生回憶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關氣候資料,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其分析逐步歸納概括氣候特征,并分析這種氣候對國民經濟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讓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學會對比,切記結論性的灌輸。

  本節建議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課時安排:   計劃授課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前幾節我們雪線了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等知識,請同學們回憶兩個問題: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有什么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布和幾節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導入  新課〕知道了我國氣溫和降水的一些特點,我國氣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歸納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第四節  氣候特征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57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C和3.7°C。

  (2)7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高26.3°C和7.3°C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紐約大7.3°C。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展示〕北京、齊齊哈爾、巴黎、紐約降水量柱狀圖。使同學們閱讀柱狀圖,比較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讀圖提問〕展示北京、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讀圖,思考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總結〕這就是我國氣候的第二個特征:雨熱同期。

  〔板書〕二、雨熱同期

  〔啟發提問〕雨熱同期。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熱量條件優越。這種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作物生產有沒有好處?請同學們思考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正如同學所說,我國優越的熱量條件,對農業生產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溫的高產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國廣大北方地區也有大面積種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的緯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啟發提問〕在高溫的夏季,也是我國降水量集中的季節,雨熱同季對農作物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農作物在高溫的季節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國高溫多雨的夏季,正適合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因此,高溫期多雨期與農作物的生長期一致,是我國氣候資源的又一大優勢。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1)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景觀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學生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內,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大多數呈沙漠和荒漠景觀。我國處于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于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熱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河湖眾多,淡水魚產量很大,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或投影片〕展示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劃分圖。

  〔復習提問〕請同學們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說說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學生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又有四個干濕地區,(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種多樣的溫度帶迭加在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上,這說明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氣候的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又一顯著特點。

  〔板書〕三、 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讀圖思考〕請同學們讀課本第38頁4.23圖,“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和第59頁4.24圖,“秦嶺南北”,思考說明地形對氣候和植被有什么影響?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問題〕橫斷山區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生變化,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作物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氣候特征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探究活動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學生根據所給資料分組討論——同樣是在北緯15°-30°范圍內的西亞、北非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在氣候特征上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教師提供資料,包括兩個地區的景觀圖、氣溫降水圖、洋流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表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 

氣候特征(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關于課文《天氣和氣候》的教學反思(通用2篇)

    本節主要講述了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及其區別,以“當你清晨背起書包走出家門最先感受的是什么?”為切入點,用身邊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體現課改中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引導學生歸納出天氣的概念。...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精選5篇)

    [學習目標]1、扎實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及其特點。2、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會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坐標圖的判讀方法。 3、用極度熱情投入學習,全力以赴體驗學習的快樂。...

  • 氣候的威力(精選15篇)

    教學建議一、主題思想本文介紹了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并對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做了科的學分析,從而說明了南極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二、結構思路本文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

  • 氣候的威力教案(精選2篇)

    教育目標(一)知識訓練點1.了解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理解安排說明順序的依據。3.弄清文章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4.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嚴謹、周密。...

  • 天氣和氣候教案(通用6篇)

    一、教材分析:根據本節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的要求本課將重點安排在對讀圖技能的訓練,以及人地協調觀念的樹立等方面。讀圖技能的訓練主要通過氣溫垂直分布圖完成,無論是了解大氣的組成還是大氣的垂直分布,還是大氣的受熱過程都...

  • 4.1 氣候資源(精選3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在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能力目標:舉例說明或分析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對當地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 地形和氣候(通用3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1)歐洲地形特征;(2)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特征;2、理解: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成因;二、能力目標:學會分析自然環境各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教學重點:1、歐洲地形特征...

  • 氣候的威力(精選14篇)

    教學建議一、主題思想本文介紹了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并對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做了科的學分析,從而說明了南極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二、結構思路本文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

  • 第四節 氣候特征(精選8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學會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明確我國豐富的氣候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2.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 第四節 影響氣候的因素和氣候的地區差異(精選4篇)

    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了解世界各地氣候的主要差異。2.在學習影響氣候的因素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氣候成因的方法。并且進一步體會各種地理要素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

  • 世界氣候和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通用6篇)

    教學目標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能夠利用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圖,來說明氣候特征;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 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風便知雨閱讀答案

    這篇《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風便知雨》寫了短期氣候預測的意義、還以、作用等等。短期氣候預測是相對于長期氣候預測和天氣預報。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風便知雨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

  • 古氣候研究敲響氣候變暖警鐘實用文本閱讀原文及答案

    由于現有的氣候模型無法考慮長期反饋的影響,要獲得更確切的氣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徑是研究過去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對地球氣候的影響。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古氣候研究敲響氣候變暖警鐘》實用文本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

  • 氣候與季節

    教學目標知道氣候特征是一定地區的規律性天氣現象。知道季節是根據特定氣候劃分的時間段。了解四季的氣候特征。知道一些動植物的季節性變化。教學準備準備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圖片或錄象資料。...

  • 《世界氣候》的

    作者:唐玉蓮來源:哈爾濱市31中學發表時間:學設計展示唐玉蓮 哈爾濱市第三十一中學【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在以學完氣溫和降水兩個氣候組成要素基礎上,從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出發,使學生理解氣候有關知識。...

  • 八年級地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黄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 久久久www视频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牛牛 | 国产亚洲综合AA系列 | 麻豆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视频网 | 成人国产一区 |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 久久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特级毛片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九九九九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农村人伦一区二区三区的重点内容 | 特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视频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 黄a免费看 |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 一级黄色带 | 99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 |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av在线播 |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 国产在线观看第一页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字幕 | 亚州AⅤ中文Aⅴ无码Aⅴ |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 | 96精品成人无码A片观看金桔 | 韩国av自拍| 五月色夜婷婷丁香琪琪 | 99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吞精 |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 mimiai最新网址|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一区 | 麻豆播放 |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夜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