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第四節中國的民族教案湘教版
課題
中國的民族
教學目標
l 知道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 l 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l 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樹立正確的民族觀 l 了解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 l 培養學生收集、歸納、分析資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 l 本節教材說明了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介紹了我國的民族構成、分布特點、各民族風土人情等知識。我國由56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占了92%,但我們不能有“大漢族”思想,各民族共同締造了新中國,因此要尊重少數民族,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在雜居、小聚居,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為建設好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奮斗 l 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對學生收集、歸納資料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難點 l 本節識記的知識點有;56個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在雜居、小聚居,主要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 l 理解的知識點有: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共同締造了新中國 l 能力的培養有;收集 、歸納、總結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教學設備與資源 l 多媒體輔助教學
師生活動
活動立意 課前氣氛渲染:視頻極具民族風光和音樂特色的葫蘆絲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 導入新課: 同學們,關于剛才大家欣賞到的影片,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嗎?你知道它是描述的什么地方哪個民族的風光和音樂的嗎?(云南傣族葫蘆絲)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有著眾多成員的一個大家庭(展示圖片中華民族全家福)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去,了解咱家的一些情況。 進入新課: 一、我國民族構成 播放視頻:《我國民族構成》放完停留在最后的畫面: 關于視頻和上圖提問:我國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民族?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哪個? 我國人口超過400萬的少數民族還有哪些?(9個,除5個自治區的主要民族外,還有4個:苗、彝、滿、土家) 二、我國民族的分布: 播放視頻:《我國民族的分布特征》民族分布圖提問: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讀圖回答 我國漢族的分布有何特征?(東部和中部) 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有何特征?(西南、西北和東北邊疆地區) 少數民族最多的是哪個地區哪個省?(西南地區云南省) 三、我國的民族政策: 各民族共同締造了新中國,因此要尊重少數民族,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四、民族風情 (一)民族樂器:視頻介紹馬頭琴、長鼓等民族樂器并欣賞馬頭琴演奏萬奔騰 (二)在民族音樂中欣賞民族服裝秀,請同學們記住各民族服裝特色,結束時進行提問,答對獎給紀念鈔。 (三)了解民族特有的節日、活動,每張圖片顯示1秒,大家挑戰一下記憶。設計連線題六組答對獎給紀念鈔。 (四)我國各民族的語言和文字 我國有多少種語言?(56種)我國有多少種文字?(30多種) (指導學生分組查找紀念鈔上使用了幾種少數民族文字。藏、蒙、壯、維4種) 五、習題:(略) 六、小結本節課內容:今天,我們初步了解了我們祖國大家庭的構成、分布等基本特征,同時,我們還詳細了解了一些民族的風情,讓我們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家園。56個民族56朵花,56個民族是一家(flash:《愛我中華》的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未曾上課先進入角色也可以用學生熟悉的別的民族別的表現形式 通過設問點明影片要說明的問題并引入教學 介紹我國民族構成,使學生首先明確概況兩個問題提醒學生要注意審題 學習通過視頻獲得知識、讀圖得出結論并快速記憶的方法這些問題視頻有介紹,圖上也能夠看出,用在視頻后根據地圖提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信息獲取意識和能力。從民族服飾、特有活動激發學生地理興趣,提問用紀念鈔獎勵后又指導學生分組查找紀念鈔上使用的民族文字,前后呼應。結束用歌聲表達民族團結、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 教學反思:1、充分利用媒體的強大功能輔助教學;民族知識借用視頻解說,形式新穎,學生接受也較快,同時,也利用視頻畫面引導學生充分讀圖分析得出結論,民族風情利用圖片和視頻,形象而且直觀。 2、學生活動充分,既有課前的收集資料過程,也有課上的表達,課堂顯得活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讓學生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3、教學語言貼近學生生活。 附板書: 第四節 中國的民族 一、民族構成 二、民族的分布 三、民族政策 四、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