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后期的斗爭 教案
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部斗爭。安慶保衛戰。上海戰役。天京保衛戰。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二、思想教育目標:
太平天國英雄們威武不屈的斗爭事跡,是我們中華民族酷愛自由、富于革命傳統的生動寫照。他們的艱苦創業與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至今值得我們學習、繼承和發揚。
三、能力培養目標:
在教師指導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評價太平天國的某一歷史人物,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教學要點
一、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部斗爭
二、洪仁玕和《資政新篇》
三、太平軍抗擊中外反動軍隊
1.洪秀全提拔陳玉成、李秀成
2.太平軍痛擊“華爾洋槍隊”
3.安慶保衛戰
4.上海戰役
四、天京保衛戰
1.保衛天京的英勇戰斗
2.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天京保衛戰;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難點: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部斗爭。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板書設計
太平天國后期的斗爭
一、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的斗爭
二、洪仁玕和《資政新篇》
三、太平軍抗擊中外反動軍隊
1.洪秀全提拔陳玉成和李秀成
2.太平軍痛擊華爾“洋搶隊”
3.安慶保衛戰
4.上海戰役
四、天京保衛戰
1.保衛天京的戰斗
2.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太平天國運動前期革命形勢呈現出一種怎么的局面?促成這一局面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全盛局面,軍事上取得勝利,領導集團團結一致)
(導入 新課)
與太平天國運動前期革命形勢蓬勃發展的情況相反,太平天國后期,領導集團在政治上日益腐敗,彼此之間矛盾日益加深。終于導致了領導集團的大分裂和激烈殘殺,結果使太平天國由強盛轉入衰落。加之客觀上,外國侵略者對清朝政府的支持,中外反動勢力聯合起來共同鎮壓,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
(板書課題)太平天國后期的斗爭
(講授新課)
(板書)一、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的斗爭
太平天國前期,經過北伐西征等,統治區域不斷擴大,太平天國達到了軍事上的全盛時期。然而,也就在這時,太平天國卻在醞釀著極大的危機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洪秀全等太平天國的領導人逐漸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驕傲自滿,貪圖享受的思想日益滋長。等級制度日漸森嚴(請學生看教材中的《天王府》插圖,讓學生朗讀小字部分)正當太平天國在軍事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時候,主要領導人之間的爭權奪事日益尖銳。
洪秀全
韋昌輝
楊秀清
石達開
逼封萬歲
殺
殺
責備
猜測
出走
這一系列殘殺稱為“天京事變”,這一事變極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革命力量,太平天國運動由此從強盛轉為衰落。
(板書)二、洪仁玕和《資政新篇》
1859年冬天,洪仁玕為了振興太平天國,提出了《資政新篇》,它是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它反映了鴉片戰爭后,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發展資本主義的愿望(具體內容請同學課下閱讀)
(板書)三、太平軍抗擊中外反動軍隊
1.洪秀全提拔陳玉成和李秀成
石達開負氣出走以后,太平天國一時出現了“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危險局面(引導學生回憶馮云山和蕭朝貴的犧牲及天京事變的情況,使學生理解當時太平天國的危險局勢。)開始,洪秀全自己總理朝政。后來,經過考查,提拔了以批青年將領。1858年他大膽的提拔了陳玉成、李秀成作為軍中指揮。其中陳玉成當時僅20出頭。隨后又分封他們為英王、忠王;1859年又冊封洪仁玕為干王,令其總理朝政。這樣,太平天國新的領導集團形成了,使太平天國渡過了一時的危機。
(板書)2.太平軍痛擊華爾“洋搶隊”
陳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將領,率領太平天國繼續同清軍繼續作戰。他們穩定了天京的局勢,李秀成還率軍一度打到了上海附近,,盤踞在上海的英法侵略者,勾結地方官紳,雇傭美國人華爾組織“洋搶隊”,鎮壓太平軍的進攻。李秀成在青浦大破“洋搶隊”,取得了青浦大捷。(看《李秀成》、《華爾》插圖,請學生朗讀青浦大捷戰況的小字。)
(板書)3.安慶保衛戰
提問:太平軍西征時的主要對手是誰?(湘軍)
在太平天國后期,太平軍又出現了一個兇惡的對手,這就是李鴻章的淮軍,(請學生朗讀小字部分),為了扼殺太平天國運動,英法美等國在上海成立了反動武裝組織,還幫助運送李鴻章的淮軍到上海來,共同對抗太平軍。
1862年初,李秀成率領的太平軍再次進攻上海,太平軍戰士個個斗志昂揚,英勇抗敵連連獲得勝利。他們打死了法國總頭目,活捉“洋搶隊”副領隊,迫使侵略軍狼狽退回上海。不久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戰斗中,太平軍打死了“洋搶隊”的頭目華爾。
(板書)四、天京保衛戰
1.保衛天京的戰斗
正當李秀成率領太平軍在上海附近取得勝利的時候。1862年春,老奸巨猾的曾國藩指揮三路大軍圍攻太平軍。幾個月以后,湘軍圍攻天京。李秀成忙從上海回師救助。李秀成率太平軍同湘軍大戰40多天,終于打退了敵人,面對天京危急的形勢,李秀成曾向洪秀全提出“讓城別走”,率軍北上,以避開清軍的水師和外國侵略軍,但遭到洪秀全的拒絕。
1864年6月,在革命形勢處于非常危急的時刻,太平天國的最重要的領導人洪秀全病逝了。7月,曾國藩的湘軍攻入了天京城。太平軍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為了不把物資留給敵人,太平軍戰士把物資燒毀炸掉,許多將士堅守房屋數日,用槍炮不斷轟擊敵人,到無法再守時,寧可點燃火藥與敵人同歸于盡,也不作俘虜,為革命事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最后,太平軍的以部分犧牲,一部分突圍,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而失敗了。(讓學生閱讀洪仁玕被俘于犧牲經過的小字,并讓一名學生朗讀他的臨終遺詩。)
(板書)2.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轟轟烈烈并波及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悲慘的失敗了。請同學們想一想,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說明了什么?(討論,回答。)
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說明了農民階級不能領導革命到勝利。這是由農民階級自身的階級特性所決定的,這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觀方面的根本原因。同時,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共同絞殺,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重要客觀原因。
盡管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但是它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偉大的歷史意義,在國際上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太平天國運動自1851年爆發至1864年失敗,前后歷時14年,勢力發展到18個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它建立了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沉重的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太平天國的英烈們的光輝業績,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繼續奮斗。
(小結)太平天國運動后期,由于領導集團日益腐敗,導致了領導集團內部的嚴重分裂和激烈殘殺,這就是令人痛心的天京事變。這一事件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由盛到衰的轉折點。為了扭轉局面,洪秀全建立了新的領導核心。面對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一同向太平軍進攻的險惡形勢,李秀成,陳玉成東西征戰,但最終未能打退敵人的進攻,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說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農民階級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