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太平天國的斗爭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的斗爭;洪秀全重新封王;三河鎮大捷;上海戰役;安慶保衛戰;天京保衛戰;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2.能力方面:(1)通過對太平洋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意義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歸納所學歷史知識的能力。(2)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利用注解,適當引入史學界的爭論,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運用史實論證觀點的能力。
3.態度、價值觀方面:(1)通過講述太平天國英雄們威武不屈的斗爭事跡,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道德的教育。(2)通過對天京變亂的講解,使學生認識到領導集團內部的斗爭造成太平天國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氣大傷,從而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4.學法指導方面:(1)指導學生閱讀《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原道救世歌》等節選資料,以及課后閱讀與思考的有關史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2)通過對太平天國失敗原因的教學,教會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3)引導學生將太平天國運動與19世紀中葉亞洲風暴的有關內容類比聯想,教會學生歷史知識遷移的方法。(4)讓學生整理兩節課的知識結構,教會學生從宏觀把握歷史知識的方法。(5)通過介紹太平天國運動的有關書籍,指導學生閱讀參考書的方法以及獲取參考書的途徑。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1)太平天國的防御戰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它是后期斗爭的一個重要方面,且太平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在這里是一個集中體現,重點講解這一目,有助于學生對太平天國后期斗爭的認識和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2)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這是兩課書最后的落腳點。而且,引導學生分析失敗原因和歷史意義,將有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難點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是本課的難點,特別是對農民階級局限性的分析,理論難度較大,若能以通俗的語言使學生接受,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站在理論高度看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形成一種思維模式,為以后知識的遷移打下基礎。
課堂教學設計
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出太平天國斗爭形勢示意圖。將前期幾件大事用極精練的語言標在圖上。
生:(按要求做圖)
師:(修正并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太平天國前期的斗爭。正如這條紅色上升曲線所示意的,太平天國從金田起義、永安建制、進軍武漢到定都天京,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但是,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后,天京上空風云突變。白色曲線所示意的就是太平天國斗爭形勢。這是我們今天這節所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第六節保衛太平天國的斗爭)
一、天京變亂
師: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的領導人革命進取心逐漸減退,腐朽思想開始滋生。在天京,諸王模仿封建統治者大興土木、建筑王宮。(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國天王府石舫》)從《天王府》畫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嚴和等級的森嚴;從《太平天國天王府石舫》畫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樂生活。天王身居宮中,生活奢靡;東王外出,儀仗達千人之多;北王則常販貨物以贏利。各王還通過家族、部下等關系結成派系集團,分別控制軍隊、爭權奪勢,分裂的危機愈演愈烈。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的斗爭,終于在1856年(板書)秋演化為一場大變亂。關于天京變亂的過程,初中知識和上節的課前演講都已涉及。請同學們看投影,隨老師一起來回憶。(投影:《永安封王表》復合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