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
一、 課程標準與課本內容對照
課程標準 課本內容
概述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認識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 新航路開辟的背景
探尋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與世界會合
二、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識記
《馬可.波羅行記》、尋金熱、商業危機、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迪亞士抵達非洲好望角、達伽馬直通印度、麥哲倫環球航行、地理大發現、世界市場、歐洲商貿中心的轉移
(2)理解
新航路開辟的根源和主客觀條件、歐洲航海家們的表現具有兩重性,是“非正義的進步性”、“商業革命”、“價格革命”和資本原始積累的含義
(3)運用
認識到地理大發現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學會辯證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能夠比較并正確認識東西方航海史上的壯舉、比較并正確認識新航路開辟對歐洲和亞、非、美洲造成的不同結果,感受歷史發展的對立統一
2、 過程與方法
圖表分析、引用史料、問題探究、表格歸納、地圖動態演示、史料分析、情境創設、歷史比較、討論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新航路開辟的動機,反映了資本擴張唯利是圖的實質;中國古代發明對推動世界歷史前進有重大作用
(2) 感受和學習探險家們勇于進取的開拓精神,認識當時的中國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有先進性
(3) 新航路的開辟是歷史的進步,該過程及其結果充滿血腥味和罪惡感
三、 重點和難點
重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
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
四、課前準備活動
1、閱讀本課,完成預習提綱中的相關要求。
2、到書店中買迷你型地球儀(約2元錢),在上面標出新航路開辟圖。
3、閱讀配套的彩色地圖冊中本課相關內容,上課時打開備用。
4、自己可以模擬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中的任何位,寫一篇航海日記,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航海經歷(注意:要考慮各位航海家的實際情況)
5、閱讀本單元第二節內容和高中歷史必修3中“文藝復興”的有關知識
6、上網查尋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完成相關問題的解答。
五、課堂教學設計
[活動1]請問哪位同學知道美洲的土著居民是什么人?這一名稱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活動2]這一重大事件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同學在預習與思考的基礎上完成下面的連線游戲并加以理解。
有關因素 對應的解釋
經濟根源 a、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人文主義鼓勵人們去冒險、去征服自然(有人說14-16世紀的歐洲先是發現了人,然后人又發現了世界,世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你如何理解?)
社會根源 b、在西歐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用作貨幣的黃金、白銀需求日增(向學生交待:歐洲不是黃金、白銀的豐產地)
思想根源 c、西歐社會各階層對黃金、白銀的強烈渴求(看80面圖)
商業危機 d、傳播天主教的熱情(看81面下圖)
宗教因素 e、意大利、阿拉伯商人壟斷了東西方貿易;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路(向學生交待一下“舊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