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導學案
一、課程標準
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
2-2-3知道從清代到清代中國歷史版圖的變化,認識中國歷史發展的統一大勢。
2—2-4 講述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說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
2-2-7 列舉實例,展現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的歷史。
二、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第四單元《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二):“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第三課第四框。教材首先簡單介紹了蒙古帝國的興起,重點探究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鞏固統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響,最后分析元朝民族融合的原因,表現,知道元朝時民族融合達到更高,更廣的程度,理解開放與交流對人們文明進程的重要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元朝統一的過程以及對中華文明作出的貢獻。分析元朝中外交流繁盛的表現,知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思維能力、并能進行開放性的綜合評價。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思考、自主學習等方式,掌握元朝的建立、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通過歷史地圖的閱讀,逐步培養和提高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元朝對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所作出的貢獻,培養學生對通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貢獻。
教學難點:元朝時開放與交流的原因。
五、教學過程
導入:配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師: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草原,蒙古)這里生活著哪個民族?(蒙古族)
師:這個民族有什么樣的特征?()
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驍勇善戰------
幻燈片:蒙古族的簡介:蒙古族成分復雜,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大漠南北的不少古代民族如匈奴、突厥、東胡等各族后裔。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應是東胡系的室韋各部落。蒙古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善于騎射,驍勇善戰。
師:正是這樣的民族特征,蒙古人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了解這個民族是如何拓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業。(板書課題)
第一版塊:粗識蒙古帝國
幻燈片:提供蒙古帝國的疆域。
師:請仔細觀察圖片得出蒙古帝國的疆域四至?
幻燈片:東起太平洋,西至東歐平原,北達西伯利亞,南抵中國南海
師:蒙古帝國疆域空前遼闊,橫跨亞歐兩大洲。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你們認為這樣的大帝國是由哪些人開創出來的?
生: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
師:讓學生介紹成吉思汗的個人事跡。
幻燈片:成吉思汗結束蒙古族的混戰,統一蒙古的功績
師(過渡)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不斷開疆拓土,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建立了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但是蒙古帝國在1259年分裂了。
幻燈片:蒙古帝國在1259年分裂為大汗之國(后來的元朝)和四大汗國(欽察汗國、窩合臺汗國、伊利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服從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權,實際上各自為政。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建立元朝。(區別蒙古帝國與元朝)
師(過渡)元朝消滅周邊的國家,逐步完成了統一大業。
幻燈片:1218年蒙古滅西遼, 1227年滅西夏, 1234年滅金國, 1246年招降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