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學案
a、幻想國際干預,避免事態擴大 b、集中力量圍剿紅軍
c、借以削弱地方軍閥的軍事力量 d、懾于日本的軍事實力
3、九一八事變后不到半年,東北全部淪陷的重要原因是( )
a、日本關東軍偷襲 b、日本兵力多于東北的國民黨軍隊
c、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人民不支持國民黨軍隊
4、1936年,發動西安事變的兩位國民黨將領是( )
a、張學良、楊虎城 b、馮玉祥
c、 何應欽 d、張學良、何應欽
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
a、九一八事變 b、 瓦窯堡會議召開
c、“八一宣言”發表 d、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六、達標測試:
1.“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借口出兵沈陽。”這段文字描繪的是
a.七七事變 b.八一三事變 c.一二八事變 d.九一八事變
2.《松花江上》是20世紀30年代的歌曲,歌中唱到:“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歌中“那個悲慘的時候”是指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7年
3.如果以“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為主題出一期板報,應選擇下列哪一素材為好?
a.南昌起義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東北易幟
4.“兵諫仰西安,真誠促抗聯。張楊伸大義,國共繪新天。敵愾同仇切,城巍統戰堅。”這首詩贊頌的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
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國共第一次合作 d.國共兩黨共同執政
5.對西安事變及和平解決事變的正確評價是
① 是一次具有愛國意義的兵變 ② 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③ 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④ 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