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1課 鴉片戰爭-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教學目標】
1.能說出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概況和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林則徐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
2.能歸納出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從多角度分析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的原因。
3.能正確復述出鴉片戰爭的主要經過、關天培的抗英事跡。
4.能準確說出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5.通過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對中國社會危害的分析,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
6.認識到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
7.體會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愿意向他學習。
8.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生發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2.中英《南京條約》。。
難點: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老師課前在實驗室里找到的兩朵花的標本,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花嗎?
學生觀察、回憶、回答是大煙花。
教師問學生你們是怎么認識的?
學生可能說是在“中華五千年的光碟”里或者師大地里看到的。
教師問學生誰能說說它能做什么用的?
學生思考回答經過加工可以制成藥材,這種藥材叫鴉片。
教師問學生你們知道有什么藥用價值嗎?
學生可能回答少量服用可以減輕身體疲勞;能治腹泄;能使人精神振奮。……
對同學們的表現教師給與充分肯定,然后指出鴉片是一種強調的麻醉劑,中國原來確實把它作為安神止痛的藥材使用,稱為洋藥。但鴉片含有大量的嗎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誰能談談鴉片都有什么毒副作用?
學生可能回答大量吸食對人的身體特別有害。它能使人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無精打采;鴉片很貴,使那些吸毒的人都傾家蕩產;有的人為了吸毒,甚至是殺人搶劫。……
教師總結導入新課:同學們能把鴉片的危害說得這么透。是的,鴉片確實是一種毒品。大量吸食不僅對人體有害,而且給社會帶來許多不安定的因素。然而,就在十九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為了牟取暴利,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那么,鴉片在一百六十多年前,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怎樣的痛苦回憶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相關內容--鴉片戰爭。
(點評:本部分導入,教師注意激活學生進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知識和經驗,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欲望。體現了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二、感知歷史,感悟歷史
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請同學們提出希望在本課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的走私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危害?林則徐都采取了哪些禁煙措施?虎門銷煙的經過如何?學習本課我們應該受到什么思想教育?……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整理如下:
1.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及危害;林則徐在廣州的禁煙措施;虎門銷煙。
2.能從多角度分析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的原因。
3.能被林則徐愛國主義精神所感染,愿意向他學習。
(點評:這部分的設計主要體現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課程理念,學習目標由學生自己制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這樣就使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