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課:第五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學習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美帝國主義支持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重慶談判,全面內戰爆發,轉戰陜北,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史實,使學生感知和平民主來之不易,增強學生維護和平民主的自覺性,并增強對黨的熱愛之情。
通過感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解放軍為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歷盡艱辛、英勇作戰、不畏犧牲的精神,使學生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是重慶談判,挺進大別山;三大戰役及其戰果和意義。渡江戰役和南京的解放。
難點是挺進大別山對于在兵力和武器裝備等方面占有絕對優勢的國民黨軍隊迅速失敗的原因的認識。
教學與方法
教法:講述法、談話法。
學法:討論與探究。
教學過程:教師: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這些勝利對世界和中國的政治局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那么,中國的政局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國歷史的走向將會怎樣發展呢?我們今天就學習這部分內容。由于是復習課,所以首先大家根據大屏幕的問題進行自學。
自學指導:
1、學生觀察102頁插圖《美國軍用飛機空運國民黨軍隊到內戰前線》,思考回答:
a.這幅圖反映的歷史事實是什么?
b.美國的目的是什么?
2、“萬急,延安
毛澤東先生勛鑒: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各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近切懸盼這至。”
從字面看,蔣介石“誠心誠意”,“以國家利益為重”實際上真是這樣嗎?
自學指導:3、既然阻止不了內戰的爆發,毛澤東為什么還要赴重慶談判?結果如何?
4、課本104頁《毛澤東領導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陜北》圖,思考:面對國民黨的瘋狂進攻,中共中央和解放軍如何應對?
5、為什么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的開始?
教師點撥:
1、反映的歷史事實是:抗戰勝利后,在蔣介石的要求下,美國幫助蔣介石運兵,準備進攻解放區。
美國的目的是把中國變成它的殖民地。
2、蔣介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贏得內戰的準備時間,也為了制造輿論來欺騙人民。
3、中國共產黨一貫代表人民的愿望,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民主,揭露和孤立蔣介石,毛澤東冒風險赴重慶談判,在談判桌上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有力的較量,最終達成了有利于人民的“雙十協定”,使我黨在政治上獲得了極大的主動。
4、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彭德懷,賀龍率領西北人民解放軍進行多次戰役,粉碎敵人進攻。
5、一、中共中央的英明決策
二、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
三、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
知識整理環節:
抗戰勝利后中國各方態度:國民黨:美國支持扶蔣反共繼續獨裁統治
共產黨:建立新民主主義中國和平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