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四節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2.國共爭取“和平”的不同方針
3.北平和平談判
4.渡江戰役與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的覆滅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國共爭取“和平”的不同方針及和談的斗爭史實,培養學生學會從復雜歷史現象中抓住主要矛盾,觀察、闡釋歷史問題的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回顧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歷史,各種救國方案的實施結果,總結中國革命勝利的經驗、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現象、概括斗爭特點、總結歷史經驗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對七屆二中全會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要矛盾和社會發展的事實求是的態度及決策,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勝利。
2.通過對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史實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國民黨速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動的階級本質,而其腐朽統治則是它政治、經濟、軍事全面破產的必然結果。
3.通過對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的總結,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在革命斗爭中形成和確立的,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中國共產黨、堅持社會主義四項基本原則的教育。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保證。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2.北平談判。
3.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
(二)難點
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三)解決辦法
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時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形勢,提出問題:“中國革命形勢的變化對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影響?”“毛澤東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對今后中共領導人民革命有什么作用?”等。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指明了奪取全國勝利的方針和革命勝利后建設人民民主專政新國家的藍圖。
2.北平談判的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重慶談判的內容,通過北平談判與重慶談判的比較,了解北平談判為什么失敗而重慶談判能夠取得一些成果,認識中國共產黨以人民利益為大局。
3.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及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歷史的選擇,可由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概括的五點分別談談體會,從184d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和探索史中認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具準備
(略)
五、學生活動設計
1.閱讀法與比較法結合,由學生通過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與八七會議之比較,北平談判與重慶談判之比較,了解革命的發展和中共的方針,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2.歸納法,由學生歸納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談談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的體會,認識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堅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