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18課 解放戰爭(學案)
必修1 第17課 解放戰爭(學案)
課標要求: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包括無產階級或中國共產黨在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國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實),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知識結構:
基礎填空:
一、背景:抗戰勝利前后(兩種命運:和平民主、獨裁內戰)
二、過程
1、政治斗爭(1945.8-1946.6)
(1)原因:蔣介石為內戰做準備;毛澤東揭穿國民黨假和平的陰謀
(2)過程: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3)結果:國民黨撕毀政治協議,1946年6月發動內戰
2、軍事斗爭(1946.6-1949):
①戰略防御
全面進攻:1946年6月底,蔣介石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重點進攻:蔣介石重點進攻陜北和山東解放區
②戰略反攻:隨著敵我力量對比變化,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將戰爭引向國統區
③戰略決戰: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
④最后勝利
北平和談:1949年4月達成《國內和平協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國民政府拒簽
渡江作戰: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結束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意義
1、國內: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獨立、統一的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即將誕生。
2、國際: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勝利。它改變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
3、思想: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同步導練】
1、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c
a、和平建國,避免內戰 b、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c、解決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合法地位問題 d、保證人民權利
2、1945年8月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主要原因是( )a
a.內戰的準備工作尚未完成 b.國內輿論要求和平、反對內戰
c.中國共產黨有相當強大的力量 d.國內建設需要和平
3、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反攻的意圖是( )d
a.與敵軍進行決戰 b.解放全中國
c.徹底打破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d.由內線作戰轉向外線作戰
4、陳毅在一首詩中寫道:“江漢戰術劉鄧捷,中原重見李鄭回。陳謝揮戈下宛洛,聶楊立馬薄燕臺。”詩中反映的是( )c
a.解放軍粉碎敵人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b.解放軍粉碎敵人對山東的重點進攻
c.解放軍開展戰略反攻
d.解放軍開始進行戰略決戰
5、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把下一根白發,毛澤東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c
a、粉碎了胡宗南對延安的進攻 b、實現了挺進中原地區的計劃
c、取得了戰略性大決戰的勝利 d、攻克了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