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第1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夏商的政治制度
夏商時期的世襲制;夏商時期基本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政治制度的影響。
夏朝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并對西周的政治制度有直接影響。
探究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以及宗法制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分析圖表
史料解讀
問題探究
我國進入階級社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
西周的分封制
武王周公的分封;分封制的基本內容。
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及作用。
分析圖表
史料解讀
問題探究
周武王廣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鞏固統治的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體現。
西周的宗法制
西周宗法制的內容。
西周宗法制的特點及其深遠影響。
分析圖表
歷史比較
問題探究
中國古代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與分封制密切相關。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重點: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難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導入新課:在中國封建社會,有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相信大家不會太陌生。那就是世襲制。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世襲制的含義,能舉出一個實例嗎?世襲制作為中國古代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的歷史可謂是淵源流長。早在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時候,世襲制就已經產生了。它和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共同組成了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主體。那么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有哪些?這些制度對我國社會又有什么深遠的影響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共同來學習中國早期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大禹治水,為民造福的故事同學們都不會陌生。那是一個兢兢業業、一心為公的大禹。由于他的德高望重,根據傳統的禪讓制,舜到了晚年,傳位于大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這時的大禹還會是以前的那個大禹嗎?請同學們觀看教科書第4頁的插圖,這是已經做了夏國王的大禹。觀察一下他的裝束、神態,你覺得這時的夏禹,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不是已經發生了某些變化?這時的大禹因為自己權勢的強大,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夏國王了。他死了以后,并沒有根據原始社會傳統的禪讓制傳位給伯益,而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就這樣,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中國社會也由“天下為公”的時代進入到了“家天下”的時代。
夏商時期,最高統治者為王,身邊輔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賜予“相”“卿”等官名,是當時最高的政務官。下面的官員可大致分為事務官(如臣、尹等)、武官(師)和史官(如卜、冊、史等)三類。在地方,夏商時期方國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賜方國首領為“侯”“伯”等,并對方國擁有一定的支配權力。如周方國的首領文王就曾被商紂王冊封為“西伯”,并賜弓矢斧鉞,賜予其征伐的權力。
二、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時間始于周武王時期。
周武王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廣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鞏固統治的需要,目的就是為了對西周境內“王”直轄區域以外的廣大地區進行有效地統治。商周時期統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也就是所謂的“國”其實很小,因此對于“王”直轄區域以外的廣大地區,周王則因循前代,用分封諸侯的辦法來加強對它們的統治。即所謂的“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