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教案
1960年3月在1959年6月組建的某一戰略導彈戰斗營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學校正式成立,這是中國“導彈第一營”,也是亞洲各國中最早的一支戰略導彈隊。1967年7月1日,經中共批準,一支掌握現代化尖端武器的特種部隊在中國軍隊的序列中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來總理親定:第二炮兵,后來它被世人稱作中國戰略導彈部隊。·課外拓展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軍事圖片集》各班進行交流。教學后記:第16課 朋友遍天下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過程和新中國對世界外交所作的貢獻;中美關系改善、中國外交事業重大發展的過程及其原因和表現
掌 握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的風范和貢獻;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 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日建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識圖解圖概括表達引導學生利用教材所給的四幅插圖,說明新中國積極主動的外交態度,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來在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
對比鑒別新中國和平獨立外交與舊中國屈辱外交之別
討論探索周恩來為什么能夠改變萬隆會議的航向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愛黨情感升華新中國在國際上確立起獨立自主形象,是中國共產黨人與帝國主義的干涉破壞進行了復雜斗爭的結果,表現了中國共產黨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氣度;上個世紀70年代,出現了許多國家爭取與我國建交的熱潮,證明美國原先“遏制中國”而進行外交封鎖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新局面,值得炎黃子孫引以為榮
注意修養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風范,所以能夠為國家贏得榮譽、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他的個人修養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統一大業的進展,同時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新課標第一網教學重點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形成;萬隆會議;我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美建交教學難點 中美關系的演變,中國獨立的、不結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條是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最后這兩條線索合二為一,兩者都為我國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為我國贏得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樹立了嶄新的國際形象。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課時:1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學期的相關知識:中國是怎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遭受外來侵略,腐朽的滿清政府無力還擊,被動外交,簽定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不斷地喪權辱國。)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國民黨統治時期,所面臨的“弱國無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尷尬。新中國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確立獨立自主的形象?請大家看書。(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材料分析](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戰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