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全冊導學案及答案1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課程導入】
巍然屹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見證了共和國五十余年的光榮歷史。碑上所刻的八幅巨型浮雕,生動地濃縮了此前一個多世紀優秀中華兒女為實現祖國富強和民族振興而付出的充滿血與淚、劍與火的艱辛努力。你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內容是什么嗎?是誰領導了這場偉大斗爭?他為什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林則徐 虎門銷煙
中國與英國相隔非常遙遠,領土并無接壤,為什么雙方會在19世紀中期爆發激烈沖突并走向戰爭呢?在鴉片戰爭中,中國軍民奮勇殺敵、浴血抗戰,涌現出了關天培、陳化成等一大批為國捐軀的愛國將領,可鴉片戰爭最終還是以清政府的徹底失敗宣告結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呢?
“華夷抗禮靜海寺,儼然白犬丹雞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長江斷行旅”。這是描寫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簽訂的詩句。你知道這個條約的名稱和內容嗎?你知道香港與香港島的區別嗎?你想了解鴉片戰爭對中國造成的危害及其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的巨大沖擊嗎?這許許多多的問題,都需要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認真聽講和獨立思考,把它們弄明白。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通過林則徐的這兩句詩,我們可以感受到他那種為了國家民族利益而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風亮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副自勉聯則體現了林則徐個人品質中那種虛懷若谷、善于學習新知的開闊胸襟。請收集一下林則徐的有關資料并把它介紹給你的同學,好讓他們對這位民族英雄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2.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什么不將沒收來的那些鴉片簡單地用火燒掉?你能解釋他所采用的銷煙方法(見課本相關介紹)中包含的科學道理嗎?
3.根據你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參加下列小組活動。
活動一: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請以“一百六十多年前中國禁毒斗爭”為主題出一期班級板報,最好做到圖文并茂。
活動二:一些英國歷史學家認為,鴉片戰爭的爆發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閉關自守。請組織幾個對辯論感興趣的同學,通過正反方辯論賽的方式對這種觀點進行反駁。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道光帝決定禁煙的根本原因是( )
a.為了繼續推行閉關政策 b.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
c.林則徐請求嚴禁鴉片 d.維護清朝的統治
2.鴉片戰爭開始的標志是( )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則徐去廣東禁煙 b.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
c.1840年,英國艦隊侵入廣東海面 d.1840年,英軍直達天津
3.下列不屬于中國在《南京條約》中被迫開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
a.南京 b.上海 c.廣州 d.福州
4.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 )
a.中國開始遭受大規模的外來侵略 b.長期閉關鎖國的狀況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階級矛盾 d.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變化
二、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嘉慶二十一年(18XX年),嘉慶皇帝和大臣孫玉庭的一段對話。
嘉慶問:“英國是否富強?”
孫玉庭答:“彼國大于西洋諸國,因此是強國;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國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國。”